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陈元焕: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陈元焕:村民心中的“当家人”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能够做到不为名所累,甚至自掏腰包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并把一门心思全扑在工作上,真是难能可贵,陈元焕便是这样一位备受干群称道的村党支部书记。

      5年前,在外打拼的陈元焕应乡亲及上级的邀请,毅然回乡担任东庄镇营边村党支部书记。为不负众望,他通过一番深入的调查了解,与村两委一班人一起精心描绘营边村的美好蓝图,并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的原则,与广大干群一道掀起了建设“美丽、文明、和谐、平安”的新营边的热潮。

      为了不断完善营边小学的办学条件,他一边带头捐款26万元,一边发动乡贤参与,在他的带动下,共筹资104万元,全部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花钱办教育值得!

      营边村常年在外经商、打工的人很多,留守家乡的大多是老人、小孩,为了解除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打拼,他组织村两委筹措资金创办了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练歌房,举办居家日间照料中心。每年重阳节,陈元焕还要自掏腰包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送慰问品等,让老人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此举得到了在外乡亲的高度赞赏和如潮好评。

      谈及陈元焕的尊老爱老,一组村民陈玉池老人更是赞不绝口。有一次,老人在家下楼时,不慎一脚踩空跌倒在地,当他得悉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救护车,亲自把老人送到医院救治,之后,一边与老人的家人联系,一边找护工侍候。由于及时救治,老人不久便康复出院,为此,老人一家人打心眼里感谢他这个救命恩人。

      村里的埔尾街古池墩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这一文物得以完好的保护并发挥应有的作用,他通过多方努力,筹集了280多万元,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其建成休闲公园。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们健身的场所。每天早晚,都有人来这里,或谈天说地,或打拳跳舞。

      为保一方平安,他筹集33万元,在全村重点部位安装了116个视频探头,增强了治安防控能力,让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村里还在主干村道安装了路灯、进行管网改造等,使群众出行、生活更方便更安全。

      为了节约用地,移风易俗,他带领全体干群,举全村之力,耗资500多万元,建起了营边公墓区和骨灰堂,如今已正式投入使用。

      5年来,营边村的沧桑巨变,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为此,营边村曾先后被评为“全市文明示范村”、“秀屿区计生示范村”,并连续五年被评为“秀屿区征兵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获得“秀屿劳模”、“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福建人”等荣誉称号。晚报记者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