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陈可大创建南门桥
陈可大(1092-1179),字齐贤,仙游功建里(今鲤城镇城内街)人,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官至朝散大夫,累赠中大夫。
陈可大为官多方,无不以清廉恤民遍施德政闻名。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他赴任广东潮州教授,即在当地大办学校,招收生员入学,为振兴教育事业不遗余力。
北宋宣和七年(1125),陈可大转任福建漳州工曹兼右狱推勘,主管刑事。他秉公执法,明察是非,不纵不枉。当时有五名罪犯为求轻判,曾暗地托人行贿。他铁面坚拒,查明罪行后即依法判以重刑。后来,龙岩县有七名囚犯以“强盗”之名被判死罪,他闻其鸣冤叫屈,遂及时复查。当断其确属无辜后,毅然改判无罪释放。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陈可大调任长乐知县兼县尉。在任八年,他积极兴修水利,兴建多处陂塘灌溉农田;并致力兴办学校,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县民感其德政,特地建立“陈公齐贤碑”纪念他。
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陈可大升任广东肇庆知府。当时肇庆端溪以盛产石砚闻名,官吏们借进贡朝廷之名,肆意加收巴结权贵,民众不堪重负。陈可大一上任,就深入调查革除弊政,决定以旧旗库石裁制样式相同的石砚进贡朝廷,而废弃加收,民负大减。除了遍施德政恤民外,他还采取得力措施,想方设法除去当地多方祸害,让百姓安居乐业。据史载,陈可大调离肇庆任上时,一如当初到任时的轻车简从,两袖清风。当地民众无不感念其清廉恤民,在他离去后纷纷自发集资,竟为其建起生祠,以世代供奉膜拜。
南宋绍兴八年(1138),陈可大返回家乡仙游,其性不变,屡屡带头兴办公益事业,热心造福桑梓。如慷慨捐巨资,主持建造仙溪桥(今仙游城关南门桥),大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后又捐家资,发动同族、友人重建县学(今仙游县城内文庙);而余款则用来购买35亩田地作“学田”,每年将其所收租粮专供县学费用,义行善举,誉满乡里。
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陈可大以八十八岁高寿安然辞世。
仙游南门桥又名升仙桥、仙谿桥,位于城关南桥街。桥长171米,18个桥墩为船形,桥高12.6米,桥面宽4米,全部用大石条铺筑,两旁石砌栏杆。桥南端立两尊披甲戴盔手执长剑的“桥头将军”。建桥时虎啸潭至五帝庙,水底两边溪岸全部用大松木和大石条铺垫,以防洪水冲毁。
这个浩大工程系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由仙邑飞钱陈门之子、广东肇庆府太守陈可大倡建,其兄可行、可久捐献巨资,花二年时间方建成。据说当时桥工多达360余人,单每天伙食和运费开支就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乐善好施的财团支撑,没有和睦团结的家庭内助支持,没有当地民众艰苦奋斗,大桥建成便是一场空话。
清乾隆《飞钱陈氏族谱》记载:“可大祖父宋珍善士,始积功累仁,广置祭田,备修南桥,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兴建。可大父亲汝器奉直大夫,母亲有德夫人朱氏,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仍未酬其志。直至可大公,‘始酬双阐’之素志而建成。”由此可见,大桥建成不单是可大三兄弟功劳,而且是全家三代男女老幼同心协力结果。其中,朱氏威信更是可嘉。在“飞钱妈”一家带动下,邑里乡亲父老、开明绅士纷纷投入建桥工程。
木兰溪上游的仙游鲤城地段溪面阔,水流急,潭多又深,给挖桥基带来很大困难。春夏江水滔滔无法进行,只好选择在严冬季节。当桥址勘定后,桥工们不顾天寒地冻,纷纷跳进溪里开挖,18个桥墩基同时进行。转眼到翌年酷暑,太阳火球般炙烤着大地,桥工们奋力兴建,汗流浃背,个个口干舌燥,有的人还昏过去。传说当时观音菩萨云游到此,目睹这般情景,便化为老妪带女人们端来一碗碗绿豆汤,予众解渴。日复一日,300多桥工力气倍增,直至竣工观音菩萨才化身而去。后来人们为纪念她的善举,在桥头建观音亭奉祀。历代香火不断。前几年公路拓宽,这座亭拆迁到新的柳坑街养心阁楼上。后人还在柳坑建“可大祠”,立碑纪念大桥倡建者陈可大。
大桥建成后,历代曾多次遭洪水损毁,当地民众均奋力修复重建。现存的南门桥为清代所建,保持宋代风格。民国17年(1928)又在原石板桥面上铺筑水泥钢筋混凝土,改为公路桥。随着水路运输业发展,山区杉竹可直达南门桥下,莆田的小船也可开到桥下码头,运出仙游土特产,运进工业品和肥料,日装卸量达38吨。有力促进城乡和莆仙之间经贸发展。1973年城关大桥建成后,该桥才改为人行桥。1980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御史林兰友曾作诗赞颂: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涉,童叟颂丰功。 (陈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