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泉州是妈祖信仰重要发祥地

    泉州是妈祖信仰重要发祥地

      妈祖信仰,源于福建,对妈祖的崇拜最先从航海者开始,后逐渐向省外乃至国外传播。泉州市文史专家黄炳元研究认为,妈祖之成为海神,和泉州有极大的关系,没有泉州的海外交通与泉州人的海外移民,妈祖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神■,传向世界。

      泉州天后宫见证

      信仰传播

      两宋时期,泉州地处东南沿海,陆海交通便捷,经济迅速发展。泉州作为海港城市迅速兴起,海外交通贸易扩大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泉州天后宫正是在宋政府的重视下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兴建的。天后宫供奉的祀神就是湄洲林默娘,也称为妈祖。泉州天后宫及周围成了海内外商客的集散处,航海者和客商在此开展各种海事活动,非常活跃。妈祖崇拜成为客商和航海者经商和航运的精神支柱。同时神像被带上船舶,过海建宫立庙,供奉天妃,有的连建宫的建筑材料,也从泉州海运而去。

      沿海居民普信妈祖

      在古代泉州,每个社区都奉祀神明以求平安。就泉州城区来说,古时分为三十六铺,九十余境,每铺每境都有主祀神明和配祀神明,如泉州天后宫主祀妈祖,配神就有四十余种。全城各种神明有上千种,真有十步一小庙,百步一大庙之盛境。不论是沿海还是山区,有水的地方都有妈祖奉祀。

      泉州港为东南良港,海岸线曲折,多避风港口,范围广阔,东临大洋,便于商船出入,向有“三湾十二港”之称。宋代,港湾为防外患,多设寨城建庙,奉祀妈祖、关帝、王爷,以求神明帮助抗击外侵和讨海安顺。泉州人则依托天然良港的优势,从事海运、海商、海产、海盐,向大海找出路。因此沿海居民普遍信仰妈祖,仅深沪一湾的妈祖庙就近十所。

      “妈祖信俗”由泉至台

      明清期间,大量民众移居台湾。明天启四年(1624年)至清亡(1911年)共287年,共出现三次移台高潮,均为泉州人所率领,同时移居台湾者中泉州人数量最多。

      明末,泉州人郑芝龙和澄海人颜思齐,率领漳泉两府的居民开发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居住条件稳定下来。

      康熙年间,晋江人施琅率军数万,分兵三路统一台湾,出发地分别为莆田平海、泉州围头、漳州东山。出发前,三路大军分别在各妈祖庙举行祭奠。施琅是泉州人,在泉州天后宫举行祭海。《泉州府志》载:施琅“师出于此(泉州天后宫),神有助顺功”,此后还有很多神话故事流传。第三次向台湾移民的高潮,规模最大,随之在台湾兴建妈祖庙也达到高潮。《台湾府志》载,清代有据可查的台湾妈祖庙就有310座,目前已发展到2000余座。台湾有百分八十以上的汉族居民信仰妈祖,同时也影响着台湾少数民族崇拜妈祖。

      妈祖信仰对台湾开发,在客观上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生产水平较低和生活水准不高的时期,民间信仰对当时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都起着鼓舞或推动作用。因此,妈祖成了台湾移民的守护神。妈祖亦由海神变为万能神,在民间形成信仰热潮。

      发祥地地位

      得到元、明朝廷认定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大船数百,小船无数”的世界上通商贸易的集散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居民、水手、船主、内外商人和卖劳力者到国外谋生的都要到天后宫膜拜妈祖,已成为常例。在泉州对妈祖普遍信仰的影响下,舶主开航之前,必先到天后宫请尊木雕妈祖或妈祖令旗、香火包、神牌、压胜钱等上船奉祀,小船设神龛,大船上甚至筑一间专用小堂,朝夕行香,求得一帆风顺,平安赐福。每到一岸或目的地,都要把妈祖神像请上岸祭拜,有的随即建庙奉祀。元朝帝王,在蕃人云集的泉州港多次御祭天妃,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兼福建道市舶司提举蒲师文(其父蒲寿庚,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册封妈祖为护国明着天妃,诏书虔诚祈求。从祭文内容看,元朝统治者已把泉州港视为我国对外交通贸易大港,因此对泉州妈祖加以颂扬,认定泉州庙为“闽南始发祥”的地位。

      明成祖为发展对外关系,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亚非三十余国,掀起信奉妈祖的高潮。郑和每次从福建出发下西洋,都要祭祀妈祖,并曾代表皇帝来泉州致祭天妃。由于历代官员对妈祖晋封的祭祀,使妈祖信仰更加深入人心。明清时期,随着华人移居国外的规模逐渐扩大,妈祖信仰也在海外随之影响到民间世俗,凡华人足迹所到之地,便有妈祖信仰的传播。泉州晚报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