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莆田的官学教育
北宋在经历“庆历兴学”(1041-1048)、“熙宁、元丰兴学”(1071-1078)和“崇宁兴学”(1102-1104)等三次兴学运动之后,基本上确立了州(府、军)、县二级官办教育体系。其实,宋代莆田(时称兴化军)早在第一次兴学运动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军学和县学的二级教育网络。
据《八闽通志》卷45记载,宋咸平元年(998),兴化人方仪、陈翊等诸生带头捐资30万缗,购地于郡治东南处(今莆田第一中学校址)创办兴化军学。首建正殿,塑先圣孔子、十哲像,绘从祀于两壁。第二年,方仪与弟方能、侄方慎言三人借应举抡才之机,晋京疏请官钱30万缗,先后建起了三礼堂、御书阁等设施,至宋咸平六年(1003)军学竣工投入使用。
在此后的140多年间,兴化军学屡经扩建,到了宋绍兴十九年(1149),军学教授徐士龙向朝廷争取官钱1300万缗,改建军学校舍为东庙西学制,新建学馆、广堂、崇文阁、砻石、泮池等。后又迁设莆田县学于军学孔庙东偏,附建廪、藏、庖等房舍480余间。此时的兴化军学“制度宏伟,雄冠一时”;办学经费,“视他州为盛”;在校学子,多达数千人。其规模之大,学费之足,生员之众,即便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与当时各地官学屡兴屡废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难怪宋代人会发出“学宫壮伟,甲于闽郡”的赞叹。兴化军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集教学、督学、举试、藏书、教化于一身的文化教育中心。
官办的莆田、仙游两个县学的历史,远远早于兴化军学。史载,莆田县学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址在郡治南隅,旧称莆田县夫子庙学,开元年间(713-741)唐代名臣张九龄为夫子庙学书写匾额。莆田县学一直办到宋绍兴年间才改附于兴化军学。
而仙游县学(俗称文庙),则建于唐圣历二年至长安四年(699-704)间,是仙游古代规模最大的教育场所,学址在仙游县城西(今鲤城镇西门兜城隍庙)。宋咸平五年(1002),县尉段全迁建于县署南面(今县博物馆),有正殿、讲堂、射棚(后扩为射圃)等,学门列戟,学宫庄严。宋庆历八年(1048),学舍重修,立进士题名碑。宋乾道七年(1171),知县赵公绸扩建大成殿、尊道堂和忠告、明伦、笃志、懿文、宣德、诚意六个书斋,又建瑞英堂、六经阁、祭器库、乐器库及土地祠、庖舍等。设学官有教谕、学谕、直学和学长。宋嘉定(1208-1224)初,知县叶文炳在尊道堂后边分别建蔡(襄)公祠和叶(颙)公祠。宋宝佑三年(1255)知县赵与泌在尊道堂东侧修尊经阁,西侧建文会堂。次年在尊经阁后面建朱(熹)子祠。
兴化县学的创办则相对较迟。《福建兴化县志》记载,县学原址在兴泰里(今仙游县游洋镇),宋绍兴二年(1132)知县詹卓然建于县尉厅。后来以学地狭小,迁移于三圣堂之东,规模日益扩大,建有敷典礼堂、大成殿,议道堂、适正坊、藏书室、祭器库以及升俊、存诚、适正、时习、果行、兴贤六个斋舍。学门列戟,外为泮池,池上有桥,美轮美奂。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自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至宋德佑二年(1276),在兴化建军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重教兴学的知军、知县和尉官。他们在宦海生涯中重视地方教育,关心地方教育,扶持地方教育的种种善举,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如宋庆历八年(1048)任知军的陈执方,郡守三载,情系教育,扩建军学,增购书籍,还经常到军学为生员讲课。宋淳熙二年(1175)任知军的姚康朝,为政平易,不宽不猛。“贡院无定所,康朝忻然从之,为相地于军治之西”而建。宋淳熙五年(1178)任知军的汪作砺,因“火毁学几半”,故“尝葺军学”。宋绍熙元年(1190)任知军的赵彦励,置军学田38顷99亩,从此境内官学开始设有学田,“莆人绘其像于学宫祀焉”。宋开禧元年(1205)任知军的王居安(字资道),“尝修郡学拨废寺田十顷以佐学廪。”宋端平元年(1234)任知军的杨梦信,虽然任职时间只有一年之久,但能礼贤下士,“简淡清苦,未尝一毫妄取妄费,而独拳拳于学校。”自己捐帑钱六十万赎买学田以助学。宋嘉熙二年(1238)任知军的张友,修学校,拨废寺田租三百余斛以佐学廪;捐出积蓄二十万以赡学者,师生绘其像祀于学宫。
又如宋淳佑二年(1242)任知军的杨栋,当他得知孔子后裔有居住在涵头(今涵江区)时,便为他们建庙置田,与镇官郑雄飞一起创办涵江书院,供孔家子弟读书之用。宋景定四年(1263)任知军的徐直谅向朝廷请匾,理宗皇帝亲书“涵江书院”四个大字赐之,被刻在高2.5尺,宽11.2尺的石上。□林立 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