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华侨小区居民盼保护和开发红砖建筑群
50多年过去了,由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基建的华侨别墅,逐渐门庭冷落。
富有南洋风格的老别墅古朴典雅。
涵江城区闹市中心有一片上世纪50年代的老别墅群,为侨乡增添韵味。当年,居住在别墅里的都是爱国华侨,至今老涵江人还称这一带为“华侨新村”。如今,老别墅风韵犹存,却被“围困”在高楼大厦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居民们盼望政府能“老房新用”,进行保护开发。
一堵堵红墙耸立在街面上,红墙背后是一座座西洋小洋楼,透着历史积淀和时代特征。昨日,记者漫步在“华侨新村”,时光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一对穿着旗袍和马褂的新人依在一座别墅外墙上,影楼摄影师正在为他们拍摄怀旧婚纱照。别墅大门紧闭,透过铁栅门和镂空的红砖院墙可以看到里面的老建筑。50多年过去了,富有南洋风格的老别墅仍古朴典雅,前庭绿荫浓浓,后院庭院花开。别墅区街道静谧,鲜见人影,偶尔有提着菜篮子经过的老人。
已经退休的程德鲁曾是涵江区文管办主任,他告诉记者“华侨新村”的来历。原来,1956年,政府根据“允许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或建造住宅”的保护性政策,通过与海外侨胞联系并征得他们的支持后,在涵江塘北山东南侧划地120多亩,专供侨胞建造私人住宅。后来,这里被当地居民叫做“华侨新村”。
在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基建下,5排42座并列的洋楼红砖小别墅拔地而起。它们造型美观,样式新颖,别墅村辟有7条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的水泥路,周围绿树掩映,花香阵阵,为涵江增添一处难得的红砖建筑景观。
华侨新村曾先后被省、市、区评为卫生之村、绿化之村、文明之村。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林文祥、何天水、卓瑞澄等华侨曾经在北京接受过国家领导人的会见。这个侨村还走出大批教授、医师、工程师和文艺工作者。
记者了解到,现在华侨新村已经不叫“华侨新村”,而叫“华侨小区”,属于新区社区,别墅区里已经没有第一代归侨。住在别墅的林先生说,他的爷爷是归国华侨,是他家别墅的第一代主人。经过几十年时光流逝,别墅区有的人家已经搬走了,别墅几易其主。有的人家只有一两位看家护院的远房亲戚住在别墅里;有的别墅已经几年无人居住,长期荒着;有的别墅已经出租,成为幼儿园、画廊或堆放器械物品的仓库,华侨新村也已不是纯粹的归侨居住地了。随着周围高楼的建起,当年盛极一时的老别墅群渐渐门庭冷落,成为“围城”。“这些别墅都有花园庭院,融合中西风格,建筑质量牢固,见证了涵江侨乡的历史。”对于老别墅日益没落,林先生觉得很惋惜。
“老房依旧,只是环境发生了变化。”曾在新区社区担任10年支部书记的黄玉英说,由于长期没有维护,别墅区的一些道路成为破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2013年底,居住在小区的退休干部高晶、陈林琼、姚天培等牵头倡议修路,涵江区侨联、涵东街道、新区社区、小区居民踊跃捐款,筹集16多万元,给200多米长的道路重新灌上水泥,立了新路灯。
黄玉英说,别墅区的老建筑很有特色,既是涵江红砖建筑的代表,也是涵江侨乡文化的体现。她建议,政府可在保留老别墅原貌的基础上,整治和维护周边环境,把这一带规划成特色街区,让华侨小区的老别墅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华侨小区的利用,在采访中,市民们各抒己见。有市民建议,华侨小区可以以“侨”文化为主题,引入庭院咖啡、幽雅酒吧等,形成高端休闲区。市民能在这里享受紧邻繁华闹市的别样清静,挖掘老房故事,感受华侨小区积淀的建筑文化、华侨历史文化。也有市民说,可以借鉴厦门鼓浪屿的做法,利用这里的老建筑,巧妙地与艺术结合,打造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街区。华侨小区犹如世外桃源,适合文艺创作,建议在这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老建筑、艺术、旅游三者结合,打响华侨小区的知名度,让“华侨新村”重现风采。 黄凌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