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周瑛妙喻为政之道

    周瑛妙喻为政之道

      明代莆田县人周瑛,是古代莆阳名臣之佼佼者。周瑛字梁石,号翠渠,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进士,历官广德(今安徽广德)知州、南京礼部郎中,抚州(今江西抚州)知府、镇远(今贵州镇远)知州,四川参政、四川右布政使(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等职。居官清正廉慎,视民如伤(极言体恤民众之深),所到之处,皆有善绩。知广德州时以善政闻名,明宪宗赐敕旌表其优异政绩,百姓亦为其建立生祠以志功德。周瑛学识渊博,天文地理,造化物理,究心体索,尤精于理学;多才多艺,诗书琴画、词曲律吕、史志字学,皆有文名。可谓集政治、哲学、文艺、史学为一身,一位政学兼优的儒官。

      周瑛居官长达三十春秋,具有部省州府多层次政历,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对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成为其传世文集《翠渠摘稿》(下称《摘稿》)的一个中心话题,深刻而全面。议论政理,提纲挈领,切中要害。又因擅长文学,故所论生动形象,时有妙喻。其思想火花,并不因时空流逝而熄灭,反而闪耀真理光辉。其论政之说,不少于今仍予人启迪。

      谈医论政

      《摘稿》《医隐记》一文,论述与余姚(今浙江余姚市)名医吕克正谈论医道始末。成化七年(1471)夏,周瑛奉诏出知广德州。到任后,以人为本,关心民瘼。念州县无人传习医学,遂开设医局,借以延请医师,培训子弟,以挽救州里遭疫病夭亡者。

      余姚名医吕克正,凭借其高明的医道医术应约而来。周瑛问其医道,克正曰:“为医之道,博大精深矣!难以口舌争辩清楚的。请允许我以州之政务作比喻吧。先生掌一州之政,必先创制立法,明确执政之体制法式、大政方针,用以考定纪纲(法度、准则)。同时选贤任能,分理庶务(各项政务),以备佐助、驱使之用。用医学语言说,‘脉’好比纪纲;‘药’好比用人也。故此,吾为医,不是先视病状,而是先视脉。”

      吕克正详述人体脉络构成及其行走规律,称自己对《医经》“八脉”之说昼夜考察思考,识知脉络源流出入与气血循环情状,故诊病有的放矢,辨证施治。凡五脏病(脾、肺、肾、肝、心)则审察阳脉;五腑病(胃、胆、大小肠、膀胱)则审察阴脉;脏腑皆病则阴阳脉交审。或攻其表,或攻其里;或治其上,或治其下;抗(高亢)者抑(抑制)之,沉(低微)者举(提升)之;数(快速)者缓之,迟者疾之;不实实(实者不予充实),不虚虚,不损不足,不补有余。

      最后,他强调指出:“因此,吾视病并非泛然无所指向,治病亦非妄然投剂(下药)试验病人。心里责怪世上为医者,往往不先视脉而先视病。病人之脉已病了,而身体却一时无恙,便告众人曰:‘这病不用医治。’以致一朝发病而身死,真是可悲啊!”

      周瑛闻之,曰:“你的论说,大概亦是医国(治国)之道吧!治国者,必先正纪纲以立基本,然后择贤材以备佐使,故社稷奠安,天下无事。先生所言‘脉己病而身无恙’者,不就是  宋、元末世吗?所言‘一朝病作而身毙’,不就是南宋端宗航海南走,弃城败北吗?”周瑛情不自禁赞叹:“妙啊!先生所言,正是医国之道呀。先生为何不出山做官?我将荐举先生呢!”不意吕克正应道:“楩楠郁森(大树茂盛),斧斤聚矣(指被人砍伐);牺牲文绣(纯色牲畜长花纹),汤镬具矣(指被人烹杀。整句寓“人怕出名猪怕壮”之意)。吾利吾乡(为故乡谋求利益),吾何有做官之念呢!”遂乘舟东归。周瑛叹道:“好一个有本领的隐士也!”

      古云:“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意即上等医师,首先是医治国家,其次才是治疗病人。古代常以医国喻治国,为国除患祛弊。吕克正以州政治道譬喻、阐述其医道,切中治道之命穴,其一套辨证施治医术,不啻政治家的高明治政艺术。周瑛此文,借同吕氏谈论医道,进而引伸、升华为医国之道,即对治理国家政务的看法。认为:治国者必先正纪纲,以立基本(制定法则与大政方针),同时善择贤材以备佐使,以使国家安定,太平无事。作为史家的周瑛,又以南宋末代王朝亡国的史实,证明:倘若国家命脉已病,却偏安于一时无恙,一朝病发,其国必亡。显示其深刻的政治见解,故可将此文视为治国论之佳作。

      周瑛正纪纲、择贤材之论,并非一时灵感突发,而是其一贯的政治主张。正如其一首送友人诗中所云:“披肝苦为纲常谋。”其文集的其他文章亦时有所论。如致书吏部尚书王恕时指出:“瑛闻之,举纲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政事纲领,君心是也。”建言协和朝中元老,专以涵养君心为务,使国君对国家之安危、治乱,朝政之得失、邪正等大政方针有所察见,如此则“邪人自不敢近,弊政自不复作,天下之事皆可渐而理矣。”并尖锐地指出:“若不先于此,而只就事论事,是为台谏之职,非大臣之体(体式,范式)也。”(《摘稿》卷五《上王冢宰书》) 。在致书邑人、四川巡抚彭韶时,亦直言不讳地指出:“今日居官,宜认题目。所谓巡抚者,盖巡而抚之也。其意在于使官得以安其信(诚信),民得以安其业,相与以成治功。巡抚宜提大纲,凡政事有关于大计,宜为处分,使民去危就安。若一应词讼,宜付有司,使自为之。”(《摘稿》卷五《寄彭从吾书》)均体现其抓纲治国的思想,显示其雄才大略与驾驭全局的能力。 (未完待续)(阮其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