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6-10 栏目: 莆田文化 编辑: 莆田文化网 评论: 0 点击: 291 次
本文标签: 莆田风俗
图为木兰溪会仙河段的“扒龙船”盛会。 赵贺民 摄
仙游民间的端午节,历史悠久,俗称“五日节”,即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为节日。民间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赛龙舟)”的民谣。意味着“五日节”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具有淳朴的地方风情。
这期间,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木兰溪流域的“龙舟胜会”(俗称扒龙船)。初五下午在鲤城的虎啸潭、会仙、大坂口,榜头的溪东、龙腾、紫泽、大济、杉尾等木兰溪河段,以及枫亭的霞桥太平港,举行“扒龙船”竞赛活动,场面热闹非常,蔚为壮观。
关于仙游“扒龙船”的形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仙游人为纪念屈原表达敬意,故年年如此,相沿成习;有的说是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骚扰仙游,朝廷派来官兵与仙游人一道抵御,大胜倭寇,后来为纪念这一事件,仙游逐渐形成了端午节“扒龙船”的习俗。
初五那天,风光秀丽的木兰溪,彩旗飞舞,锣鼓喧天,龙舟竞发,两岸来自各地的观众呼声如潮,争睹这一盛况。当主持人宣布“龙舟胜会”开始的话音刚落,顿时空荡的溪面上一条条色彩斑澜的龙船精神抖擞,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犹如离弦之箭飞也似地往前冲。
每只龙船有10米长,1.5米宽,船头两边各插一面彩旗,下方悬挂两只灯,里面大多画着龙虎、龙凤对仗等等。船上齐刷刷坐着24名身强体壮的男水手,每人手执一根百余公分长的划拍。领头的水手叫“头篙”,他的撑篙动作是其他水手的标准。站在“头篙”旁边敲锣打鼓的人叫“扬锣”(含开道的意思),他按照水手们划船的动作节奏,以锣鼓声来统一水手的动作。在船首“头篙”和船尾“把向”的指挥下,只见水花拍起拍落似万马过平川,势不可挡。
气势磅礴的龙船周边,是游泳健将的天地,他们个个英姿飒爽,欲与龙船试比前进速度,在龙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巧而轻快。岸上,浓妆艳抹的姑娘们载歌载舞,演绎着各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艺节目。一时间,莆仙戏曲、现代歌曲伴着兴化特色的十音八乐声,在水面回荡。 唐伟 张力 文/图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扒龙船” 演绎淳朴民俗风情 仙游“五日节”传承独特地方元素
====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13-11-01 09:36
2013-11-01 09:33
2013-11-01 09:32
2013-11-01 09:31
2013-10-31 09:23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1-2013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 莆田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