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莲花灯
(一)九品莲花灯
《九品莲花灯》亦名《九莲灯》,是民间宗教“三教”中为死者超度亡灵的祭祀舞蹈。
此舞在夜间表演,地点一般选在大厅或广场。表演区称为“祭坛”,摆有十张供桌。表演者手执莲花灯绕桌而舞。莲花灯以细竹篾扎成灯胚,最初糊上锡箔纸做的片片花瓣,至今都已改成用绉纹纸,内点烛火。表演时,舞者或大圈绕交套;或慢步徐行,或疾步如飞。灯随人舞,旋转不息;朵朵莲花,烁烁闪光,似空中流霞,绚丽多次,如夏夜萤火,变幻莫测。
《九品莲花灯》的起源几乎与“三教”同时。
最早流行于莆仙一带,后由三教信徒的传播,遍及各地。凡是建有三教祠的地方,都保留着这个舞蹈。
《九品莲花灯》一般是应主家邀请才演出的,目的是为已死去的亲人超度,民间俗称“报父母恩”。表演是义务的,不取报酬,主家只要管几餐不论斋劳的家常便饭就行。
此舞世代相传,有的逐渐失传,有的删繁就简,流传至今,已不分上、中、下三品。舞蹈以丰富的队形变化为其特色。因受供桌限制,队形变化有严格的路线。
《九品莲花灯》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伴奏及演唱所用的曲牌,如《九品莲台》、《一江风》、《怨》等都是当地群众熟悉又喜爱的民间音乐,这些曲牌皆来自莆仙的“十音八乐”和莆仙戏音乐。该舞的节奏多变,而多变的节奏主要通过鼓点来体现。
此舞所用的服装也很有特色。表演者所穿戴的三教服具是创始人林兆恩亲自制定的。
《九品莲花灯》在表演形式上因场地、人数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根据祭坛的宽窄,供桌的多少和表演者的增减而变化。
《九品莲花灯》过去长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至今还有不少善于表演的民间艺人。1956年,仙游县文化馆决定对这个舞蹈进行整理加工,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九品莲花灯》的母体中,脱胎出一个新的《九莲灯》来。这样,一个古色古香而又典雅秀丽的民间舞蹈,搬上了剧院的舞台,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二) 九鲤舞
《九鲤舞》流传于莆田市黄石镇一带,原是一种带有祈福驱邪色彩的民俗表演活动,而后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寓意吉祥的节日欢庆舞蹈。
《九鲤舞》以九种精致的鱼灯为道具作舞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九条鲤鱼,而是一蛟八鱼九种水族:蛟、鳌、鳜、鲈、鳍、鲤,花鱼、金鱼。舞蹈表现“鲤鱼跳龙门”的民间传说。九鱼之中,以蛟为首,象征吉祥。
按当地习俗,逢龙年时才于元宵节舞一次《九鲤舞》。即每隔十二年才举行一次活动。但如发生严重灾情或瘟疫时,也可破例举行。此时活动的目的在于求雨、驱邪、祈求丰收等。
舞九鲤有着固定的仪式。
它的表演场所,一般选择在斜坡的开阔地,舞队由低向高处舞动,具有立体视觉,很为别致。表演者均为男性。
《九鲤舞》的渊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九鲤舞》出于隋朝,也有传说,此舞在唐末藩镇割据,百姓南迁入闽时传入福建莆田的。还有的说,此舞乃河南禹门县百姓为纪念大禹为民治水之功,编之以庆贺,后逐渐传至各地。另有一种意见,认为《九鲤舞》可能是由潮州传入莆田的。明清时,莆田人到潮州经商者甚多;明清以后,莆田人在广东,广西为官的也不少,故《九鲤舞》由潮州传入也是有可能的。
(三)祈坛舞
《祈坛舞》亦称《行坛舞》,流传于莆田市江口,涵江、黄石一带沿海乡村,是当地盛行的一种宗教祭祀舞蹈。
过去莆田一带宗教观念特别浓厚,各姓宗教均在自己的村落建有祠堂,《祈坛舞》就是宗教在祠堂举行祭祀活动时跳的舞蹈。
《祈坛舞》现在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或宗族举行祭祖仪式时,于祠堂前的广场上表演。
《祈坛舞》音乐伴奏简单,仅用大鼓、大锣反复演奏,锣鼓点也不复杂,但伴随着舞蹈的队形变化,时缓时急,时强时弱,对比强烈,加上铜铃中细沙发出的沙沙声与之混响,使舞蹈显出一种独特的气氛。
《祈坛舞》原是道士于观前神坛上表演的道教舞蹈。这种用舞蹈布道的方式,往往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便慢慢地把道场中这种舞蹈形式吸收和运用到宗族祭祖等活动中,并长期保留下来。至今当地仍可见到《祈坛舞》的演出。《祈坛舞》这个名字出因为当不初是在神坛上表演而起,沿袭至今。
(四)走雨
《走雨》亦称《伞舞》,原系莆仙戏《拜月亭瑞兰走雨》中表现瑞兰母女冒雨赶路的一段表演 。因其舞蹈性强,动作柔美,极富特色,故成为莆仙戏艺术精华的一部分而代代相传,一些老艺人亦以此选段作折子戏演出。以后逐渐由戏曲流向民间。
考其渊源,始自宋元时期的莆仙戏传统剧目《拜月亭》、该剧叙述了战乱年代,书生蒋世隆与妹蒋玉莲失散,而少女王瑞兰也与父母失散,后王瑞兰与蒋世隆相遇并结为夫妇的故事。同一题材的戏剧,有元代关汉卿所著《闺怨佳人拜月亭》,施惠所著《王瑞兰闺怨拜亭》,以及后经明人改编易名的《幽闺记》等。现莆仙戏仍完整保留《拜月亭》全本剧目。
流传于民间《瑞兰走雨》多在喜庆节日时表演 ,瑞兰属闺门旦,手持一把雨伞,瑞兰母属老旦。舞蹈动作皆源自莆仙戏传统动作。其中的“蝶步”、“车肩”、“伞花”等动作很有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现今流传 的《瑞兰走雨》,据当地才能艺人黄宝珍讲述,乃系名艺人陈金标(1921—1982)所传授。陈金标自幼进“新汉官”戏班落棚学艺,拜名旦黄训为师,《瑞兰走雨》是他的拿手戏。1959年,由他首次运用莆仙戏动作,将《瑞兰走雨》改编为五女表演的《伞舞》,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优秀创作奖。同年,福建省民间歌舞团特邀陈金标为导演,与孙培德一起编排《走雨》,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演,荣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创作奖。本篇记录的是原来的《瑞兰走雨》。
(五)簪花轿
《簪花轿》主要流传于仙游枫亭镇一带,原来叫“跳神轿”。是师公为驱邪逐鬼而举行的仪式舞蹈。因此活动时间和表演形式都带的一定的宗教色彩。表演日期,必须到当地的道观“观应堂”抽签卜卦,由卦意确定;演出地点则必须是在座北朝南的“妙应堂”大门口广场,那里地上有用条石铺成的八卦,中间是用鹅蛋石组成的阴阳之象“太极图”。
这种形式于清末从道观传入民间,虽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但抽签问卦、烧香礼拜等仪式都已减免。在民间活动时,演出场地不拘,在任何广场、庭院均可,只需在表演区骨画个八卦 图形就行;神轿的轿顶也改为扎一朵硕大原牡丹花做装饰,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喜气盈门。牡丹花恰似女子头顶插的簪花,所以,民间艺人就将此舞取名为《簪花轿》。
《簪花轿》的道具有麻蛇和簪花轿。麻蛇用苎麻辫而成,长近三尺,其状如蛇。
舞蹈音乐比较简单,用乐器大面锣一面(俗称”大金”),五尺长低音唢呐一把(俗称“唢呐”)进行伴奏,简易而有气氛。乐曲共有两段,交替反复,伴奏中随着舞蹈的情绪,以轻重、缓急、大小的变化,形成不同效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