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校勘稿
□陈文凤
由福建莆田三一教协会主持组织,经《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点校小组点校的,最新版本的三一教经典著作—《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已于2016年2月出版了,诚如《后记》所说的,此书的出版“为方便今人阅读……为了使这一宝贵传统文化思想继承下去”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版本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先将此版本的《点校说明》全文照抄:《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有数种版本,现严格以明万历刻本为准进行点校,书中的别字、异体字、通假字多保持原貌,标点多参照岁次乙亥(1995年)东山祖祠许道发、王易点校版。版本果真严格以明万历刻本为准进行点校吗?答案是否定的。翻开此书的423页,落款处可见“时皇明天启甲子岁初夏上浣之吉门人陈衷瑜顿首百拜谨跋”字样。486页亦有“天启壬戌岁仲秋月门人陈衷瑜录补”字样。天启年号在万历之后,中间还隔了一个泰昌。851页的《心本虚篇》的卷端,更有这样一段文字明明白白地告知读者 “明
万历刻本中无此段,民间现使用本中有此段,故暂保留。”由此可知,此版本所依据的底本肯定不是所谓的明万历刻本,那也就谈不上严格以明万历刻本为准进行点校了。
此版本用以点校的刻本甚至连天启年间都达不到。因为,第20页末尾的落款是:“时岁在甲申复月之吉门孙陈衷瑜百拜谨跋”。陈衷瑜生于明万历十七年己丑,卒于清顺治十二年乙未,此处所说的甲申只能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所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最早的梓行时间也只能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世上尚未发现所谓的明万历刻本。在第31页我们又可以看到是这样落款:“门人朱如鲁、董史、李相同命梓。”董史是三一教继卢文辉、陈衷瑜之后的三传弟子。董史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董史25岁时执贽拜三教再传弟子陈衷瑜为师。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董史承接陈衷瑜先生的遗命,主持三一教门。康熙二十七年(1688)左右,董史病逝。所以,此处落款因没有标明朱如鲁、董史、李相同命梓的具体时间,虽然不排除他们在董史入教前于甲申年同命梓的可能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刻本最迟的出版时间也不会超过康熙二十七年。
据上可知,这个刻本的梓行时间上限应在明崇祯十七年,下限应在清康熙二十七年之前 读者必须了解的是,国内已知现存最早的两套《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分别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前曾被作为明万历刻本,但学界至少已在此点校本出版之前就已推翻这种看法。不知新版的点校者是否依据这两套《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来进行点校? 故而说“现严格以明万历刻本为准进行点校。”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乃皇皇巨著,达90余万言,又是用古文写的,今人读起来多多少少有些困难,想全部读完读懂,殊属不易。作为一个一般读者,下面就我涉猎过的一少部分,并窃以为其中有错的地方,冒昧予以指出,不知对否,且就教于方家与有识之士。?点校版中有些错处是刻本中就有的,有些则是点校者点校过程中新产生的,凡属后者,皆予以指出。
第1页倒数第5行“又况精微之致尽之于《易》,政事之宜尽之于《书》,性情之正尽之于《诗》,赏罚之明尽之于《春秋》,礼乐之大尽之于《礼书》”。校勘: “《礼书》”应为“《礼记》”。据五经改。
第6页第14行“余窃惧焉,不自揣分,欲以披三门之云雾,以揭仲尼之秋阳,俾复中天,万古不夜。”
校勘:“披”应为“拨”。据词意改。
第6页倒数第2行“兆恩之所以惴惴焉而不敢自信者,以昔日汨没于邪径,几误此一生也”。
校勘: “汨”应为“汩”。参考李白的《日出入行》:“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改。
第12页第14行“《易》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又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百虑而一致。’”
校勘: “百虑而一致”应为“一致而百虑”。据《周易·系辞下》改。第14页倒数第4行“辞荣而归,道逄隐者,指予以心印”。
校勘: “逄”应为“逢”。据《文昌帝君阴骘文》改。
第16页第9行“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
校勘: “以”为衍字。据《论语》改。点校者出错。
第24页第14行“《易》、《诗》、《书》、《春秋》、《礼》、《乐者》,六经也。”
校勘: “《乐者》”应为“《乐》者”。据六经中只有《乐》没有《乐者》改。点校者出错。
第30页 第16行“《易》曰:‘乾知太始,坤做成物。’”
校勘:“太”应为“大”。据《周易·系辞上传》改。
第31页第9行“修命之士,惟当在于气穴图之。老子所谓‘深根固蒂’ 也。”
校勘: “蒂”应为“柢”。据《老子道德经·五十九章》改。
第55页第11行“昔后稷播时百榖,乃以始生之苗而问于尧于舜曰……”
校勘:“榖”应为“穀(谷)”。据词义改。
“第58页倒数第2行“若有其人而无其仁焉,则孔子所谓‘罔而生也幸而免’也”。
校勘: “而”应为“之”。据《论语·雍也》改。
第73页倒数第4行“林子曰:‘天地之始终也,圣人得而旦暮焉,天地之南北也,圣人得而只尺焉’”
校勘: “只”应为“咫”。据语意改。
第79页第18行“而非视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使尘之也。”
校勘: “视”应为“礼”。据《论语》及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88页第2行“先天之理,夏备之矣。先天也者,天之先也,生天生地生人,而为天之先者,先天也。故天者气也,而先天不属气,地者形也,而先天不属形。惟夏则非天非地,非气非形,微乎微乎,其不可得而名言乎!
校勘: “天”应为“地”。据整句语意改。
第138页倒数第3行《书》曰:“鲧湮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而五行之以治以汨,彝伦之以叙以斁,咸系之矣。”宗念九曰:“水一也,而曰‘汨陈其五行’者,何也?”林子曰:“……故曰:‘汨陈其五行。’”
校勘:“湮”应为“堙”。 “汨”应为“汩。据《书·洪范》改。
第139页第1行“宗念九曰:‘五行汨矣,岂无咎征之可言乎?’林子曰:‘水汨则淤而壅,壅则郁蔽而不通,其咎乃怨乃旷。水汨则走而决……’校勘: “汨”应为“汩”。据《书·洪范》改。
第144页倒数第6行“先月后月,亦可为久节之嫠妇。”
校勘:“嫠”原字为左上“牙”右上“攵”下女。据词义改。
第157页第1行“于是乃敢剽窃心身性命之余绪,心广体胖,生色晬面,以少试于贫且病者……”
校勘: “晬”应改为“睟”。 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166页倒数第3行“若请辞虽峻,区区犹有取焉,而疆而后可,不过欲以自见其微才尔。”
校勘:“疆”应为“强”,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68页“设若景丑氏执之以逄其君,孟子其将奈之何也哉?”
校勘:“逄”应为“逢”。据词义改。
第186页第3行“师曰:汝少小时,岂不诵体胖晬面之书乎?体胖由于心广,晬面本于根心。”
校勘: “晬”应为“睟”。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196页第4行“林子曰:‘君子之学贵信。信也者,信吾心之一圣人也,信吾人之一天地也,信吾心之本自美大,本自圣神也,信吾心之本自高明,本自博厚也。’”
校勘: “信吾人”应改为“信吾心”。据本段其他三个“信吾心”及下文“信吾心之一天地也,则必思所以同乎天地也。”改。
第259页第11行“羽而翼之者,伯而什。其勦袭臆说,以支而离之,决而裂之者,伯而千。”
校勘:“伯”应为“佰”。据语意改
第259页倒数第5行 “则以扶世教以淑人心,以壮维持羽翼之精神,以划支离决裂之弊衅。”
校勘: “划”应为“铲”。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264页倒数第9行“结网罟,教佃渔,养犠牲以充庖厨……”
校勘: “犠”应为“犧”,“犧”现简化为“牺”。点校者出错。第265页倒数第9行“于是百姓奉之以长号,命之曰乌号之弓,而藏其衣冠于槁陵,以故人咸传之为仙去。”
校勘: “槁”应为“桥”。据《子华子》改。
第265页倒数5行第267页第8行“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楳,有飞燕之祥而生契。”校勘: “娥”应为“娀”。 “楳”应为“禖”。据《史记·殷本纪》改。第265页“至于大挠甲子,容成盖天,茰蓲置闰,隶首算数,伶伦律吕……”
校勘:“算”应为“筭”。 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280页倒数第8行“关尹子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玄。学之狥异名,柝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校勘:“玄”应为“元”。 “柝”应为“析”。据《关尹子》改。
第284页第3行 “三十二年癸卯,孔子言于定公曰:……”校勘: “三”应为“二”。据前有“二十年辛丑”,后有“二十八年己酉”改。
第284页第13行“岁余有隼集于陈庭而死,楉矢贯之,石弩,矢长尺有咫……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八蛮,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楉矢石弩,长尺有咫。”
校勘:“庭”应为“廷”。 “楉”应为“楛”。 “弩”应为“砮”。“八”应为“百”。 此处脱“贡”字。据《史记·孔子世家》改。第288页第16行“仲由,字子路,卞人也,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初见孔子,冠雄鸡,佩徦豚,拔剑而舞。”
校勘: “徦”应为“豭”。据《史记·孔子弟子列传》改。
第294页第12行“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仭;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求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棠行。孔子从而问之曰:‘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赍俱入,与汩俱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焉’……”
校勘: “三”应为“四”。 “求”应为“拯”。 “棠行”应为“塘下”。 “俱”应为“偕”。据《孔子观于吕梁》改。
第295页第一行“林子曰:‘与赍俱入,与汨俱出,所谓入水不溺也;随烬上下,徐行而出,所谓入火不焚也。然不溺不焚之旨,岂非以心之金刚,历万劫而不坏,道之自然,亘万古而不渝而哉?”
校勘: “与汨俱出”应为“与汩偕出”。 据《孔子观于吕梁》改。
第298页第2行“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上泰山阳至巅,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遂东游海上。”
校勘:此处脱“梁父”二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改。
第298页第14行“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堕其履邳下,故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校勘: “邳”应为“圯”。据《史记·留侯世家》改
第303页第8行“尝问之曰:‘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伐吴,灭之。寡人以为粤有三仁,何如?’促舒对曰:‘……由此言也,则粤未尝有一仁也。’ ……先是辽东庙长陵高国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槀未上……上召示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校勘:此处脱“谋”字。 “促舒”应为“仲舒”。(点校者出错) “也”应为“之”。 此处脱“高”字。 “国”应为“园。 “槀”应为“稿”。此处脱“诸”字,改正后再加标点,应为“上召示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据《汉书·董仲舒传》改。第306页第9行“上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今事有伤百姓縻费天下者,悉罢之。’”
校勘: “縻”应为“糜”。据《轮台罪己诏》改。
第312页第8行“陈蕃及周举尝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存于心矣。’太原郭泰,少逰汝南……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浥。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校勘: 此处脱“同郡”二字。 “于”应为“乎”。 “汎”应为“氿”。 “浥”应为“挹”。 “波”应为“陂”。据《资治通鉴》改。
第320页第五行“王衍之徒,皆爱重之。由是朝廷士大夫皆以浮淡为美,弛废职业。裴頠著《崇有论》,以释其蔽。”
校勘: “淡”应为“谈”。据房玄龄《王衍传》改。
第352页倒数第五行10行“清心寡欲,身其康疆,即是福田。”校勘: “疆”应为“彊(强)”。据《书·洪范》改。
第352页当你看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文字:“九年辛酉太史上言麟德历寖疏,日食屡不效。帝召一行禅师,更造新历。奉诏推数立术以应之,撰开元大衍历。……汉之洛下闳造太初历……而行师造太衍……”时,也许也会一时不明白,特别是第一句更容易让人糊涂。我们都知道,凡是书名都应该加书名号,以上这一段恰恰少了四个书名号。相信如加上书名号标成“九年辛酉,太史上言《麟德历》寖疏,日食屡不效。帝召一行禅师,更造新历。奉诏推数立术以应之,撰《开元大衍历》。……汉之洛下闳造《太初历》……而行师造《太衍》”后就容易读懂了。笔者注:《麟德历》、《开元大衍历》、《太初历》、《太衍》(即《开元大衍历》)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历书。古书没有书名号,点校者不加书名号,现代读者不易读懂。
第353页第6行“老彭为大夫,伯阳为柱史,宁封为陶正,方回为闾士,吕望为太师,仇生仕于殷,马丹宦于晋,范公霸越而浮海,琴高执笏于宋康,常生降志于执鞭,庄生藏器于小吏”。
校勘: “宦”应为“官”。 “浮”应改为“泛”。 “生”应为“公”。据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改。
第359页“一身无聊,方自叹息,忽然梦觉,髯者饭犹未熟,倏然笑曰:‘黄粮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校勘: “粮”应为“粱”。据《枕中记》改。
第369页倒数第5行“自是译经润文,降麻入御矣。”
校勘:“麻”应为“庥”。据刻改。点校者出错。
第383页第12行“又如丁翁黄婆之名,婴儿姹女之号,折为黑白,分为青黄。”
校勘: “折”应为“拆”。据《丹基归一论》改。
第390页第8行“但当时既不领略,后来又不深思,遂成蹉过,姑负此翁耳……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然当时亲灸之时,贪听讲论,又……”。校勘: “姑”应为“辜”。 “灸”应为“炙”。据词意改。
第406页第3行和第8行“兆浩”应为“兆诰”。
校勘:三教先生林兆恩的堂弟名叫林兆诰。点校者出错。
第426页倒数第三行“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莫非尔极。’”
校勘: “粒我蒸民。莫非尔极”应为“立我烝民。莫菲尔极。”据《诗经·思文》改。
第458页倒数第6行“仁义礼智之根根于心,自然而晬面。孟子又曰:‘……则其所以生色晬面。’”
校勘: “晬”应为“睟”。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459页第5行“潘生曰:‘孟子何言?’何氏子曰:‘根心而晬面也。’……晬面之明验也,然非特晬面之为然也。”
校勘: “晬”应为“睟”。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6行“甚至刑名权利者,援之以文其奸。纵横押阖者,藉之以逞其譎。”校勘:“押”应为“捭”。据词义改。
第490页“泰史氏始为擘破洪濛,而以其虚空中一点真阳,以胎天生天,而天开于子也。”
校勘:“洪濛”应为“鸿蒙”。据词义改。
第571页第10行“纯阴榖之气,重浊而沉于地,其字从气从米……以坤元榖实之气,升而出之……”
校勘:“榖”应为“穀(谷)”。据词义改。
第580页倒数第3行“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知常容,容乃公。
校勘:此处脱“凶”字。点校者漏字出错。
第588页“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校勘:此处脱“道者,”二字。据王弼本、河上公本、《老子解》增补。
第611页 “夫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校勘:此处脱“德,”字。据王弼本、河上公本、《老子解》增补。
第623页“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校勘:此处脱“圣人”二字。据王弼本、河上公本、《老子解》增补。
(笔者按:《道德经》有许多种版本,内文并不完全一致。经比对王弼本、河上公本、苏澈《老子解》等,都与林龙江先生所采用的底本不符。所以只对588页、611页和623页三处缺字予以增补,这两处缺字是以上三本都有的。)
第593页倒数第3行“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矣,大军之后,必有年。
校勘:此处脱“凶”字。点校者漏字出错。
第613页倒数第9行“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
校勘: 此处脱“(血+夋)”字。点校者漏字出错。笔者注:“(血+夋)”是“朘”的异体字,即阴茎。
第621页第2行“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拱壁,合拱之壁……”
校勘: “壁”应为“璧”。点校者出错。
第634页倒数第2行“林子曰:‘夫陆象山者,其呦呦于梵宇之下乎?而朱晦庵,则思欲悉〔口舀〕鹿之皮毛肉骨而之矣。’”校勘: “则思欲悉〔口舀〕鹿之皮毛肉骨而之矣。”应为“则思欲悉鹿之皮毛肉骨而啗之矣。’”点校者出错。
面对第635页倒数第三3行的“岂圣人之会道也,乃贵于无知与?其曰‘默而识悉音之’,又曰‘吾无隐乎尔。’”中的“默而识悉音之”,又有几个人读的明白?还有面对638页开头第一段的“林子曰:‘默而识悉音之,学而不厌’者,学也。”是否同样摸不着头脑?经查《论语》原文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样看来“悉音”似乎是衍文。后来读到第656页第12行的“默而识之识悉音(“识悉音”为小一号的字)”,才恍然大悟,原来 “悉音”是对“识”字在此处发音的注解。此处的“识”现代读zhì,“悉”应是古音。“悉音”本该用小号字,把“悉音”放大成一样的字号后,不糊涂也得糊涂了。由此可见,字体该大就大该小就小,一点也马虎不得。注:点校者出错,没把字体缩小。
第647页倒数第9行“林子曰:‘根心者一也而生色,而晬面。’”校勘: “晬”应为“睟”。 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668页第4行“孟子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岂非所谓真消息者在也”。
校勘: “晬”应为“睟”。 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685页第4行“敬敬敬,出门使民,当主一而无适,齐坐尸立,惟俨然而若思。”
校勘: “齐坐尸立”应为“尸坐斋立”。据《礼记·曲礼》及三十册《敬辞》中的“尸坐斋立”改。(笔者注:“齐(齊)”通假“斋(齋)”。)
第708页倒数第5行“林子曰:‘余尝譬之树榖然,善其种子而藏之……然心榖种也,不有乎所谓树之之地邪?’”
校勘:“榖”应为“穀(谷)”。据词义改。
第709页第一行“林子曰:‘善农者,知有榖之种子,而去其蠹也已矣’”
校勘:“榖”应为“穀”。据词义改。
“第724页第14行“但当时既不领略,后来又不深思,遂成蹉过,姑负此翁耳……至今若存亡,无一的实见处,孤负教育之意。”
校勘: “姑”应为“辜”。 据词意改。此处脱“若”字。“若”字系点校者遗漏,据底本改。
第728页第4行“知者遇之”
校勘:“遇”应为“过”。点校者出错。
第733页倒数第3行“又曰:‘心如榖种,仁则其生之性……’”
校勘:“榖” 应为“穀”。据词义改。
第753页等3行“设若景丑氏执之以逄其君,孟子其将奈之何也哉?”
校勘:“逄”应为“逢”。据词义改。
第765页“程子亦谓之榖种,故果中之仁,榖中之种者,几希也。”
校勘: “榖”应为“穀”。据词义改。
第774页倒数第8行“林子曰:‘譬匹夫怀壁,而心在于壁焉,惟恐盗也得窃而有之矣。”
校勘:“壁”应为“璧”。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775页倒数第二行林子曰:“乃我之真去处,《易》所谓‘殊途而同归’ 者,同归于此也;‘百虑而一致’ 者,一致于此也。”
校勘: “殊途而同归”应为“同归而殊途”。 “百虑而一致”应为“一致而百虑”。据《周易·系辞下》改。
第781页第5行“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孟子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此言心,乃孔子氏所谓中心之心也。夫仁义礼智即根于心矣,而生色晬面,乃其诚中形外,而为根心之征也……而根心晬面,子又何疑焉?”
校勘: “晬”应为“睟”。 据《孟子·尽心上》改。第795页倒数第10行“孟子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粹然见于面,盎于背。’岂非所谓真消息者在邪?”
校勘: “粹”应为“睟”。 据《孟子·尽心上》改。
第838页第11行“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仭;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求之,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于棠行。孔子从而问之曰:‘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赍俱入,与汨俱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校勘: “三”应为“四”。 “求”应为“拯”。 “披”应为“被”。 “棠行”应为“塘下”。 “与汨俱出”应为“与汩偕出”。据《孔子观于吕梁》改。
第838页最后一行“林子曰:‘与赍俱入,与汨偕出,所谓入水不濡也;随烬上下,徐行而出,所谓入火不灼也。然不濡不灼之旨,岂非以心之金刚,历万劫而不坏,道之自然,亘万古而不渝而哉?”
校勘: “汨”应为“汩”。 据《孔子观于吕梁》改。校勘: “与汨俱出”应为“与汩偕出”。 据《孔子观于吕梁》改。
第839页第6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其綮之未尝,况大軱乎?”
校勘: “枝”应为“技”。据《庄子·养生主》改。
第899页倒数第4行“敬敬敬,出门使民,当主一而无适,斋坐尸立,惟俨然而若思。”
校勘: “斋坐尸立”应为“尸坐斋立”。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第910页第6行“能知花鸟元无著,不尽鸿濛总自然。”
校勘:“濛”应为“蒙”。据词义改。
第913页第12行“生生每不穷,一气自鸿濛。”
校勘:“濛”应为“蒙”。据词义改。
第938页第2行“莫籍见闻谈孔子须从心性识宣尼”
校勘:“籍”应为“藉(借)”。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942页第3行“广大此胸襟,俯抑海山云日”
校勘:“抑”应为“仰”。 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966页东行“老彭为大夫,伯阳为柱史,宁封为陶正,方回为闾士,吕望为太师,仇生仕于殷,马丹宦于晋,范公霸越而浮海,瑟(疑为琴)高执笏于宋康,常生降志于执鞭,庄生藏器于小吏”。
校勘: “宦”应为“官”。 “浮”应改为“泛”。 “瑟”应为“琴”。 “生”应为“公”。据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改。第1008页第12行“余窃惧焉,不自揣分,欲以披三门之云雾,以揭仲尼之秋阳,俾复中天,万古不夜。”
校勘: “披”应为“拨”。据词意改。第1036页第9行“到处全然谊谨慎,丝毫念起丧天真。”
校勘: “处”应为“此”。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038页第5行“今乃借物以明之。譬之乂口然,实其中则张,虚其中则驰,而窍之能张能驰,一复如是……张三峰曰:‘又尝譬人之阳物然,能刚能柔,能张能驰也’……”
校勘: “驰”应为“弛”。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041页最后1行“林子问道,上阳子曰……”。
校勘: “子”应为“生”。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059页第9行“用是海内荐绅学士,以及蒸庶,靡不闻风慕效……”
校勘:“蒸”应为“烝”。据词义改。
第1075页第2行“岩花红绿间,轻风动修竹。隔林僬子歌,半是神仙曲。”
校勘 “僬”应为“樵”。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第1085页倒数第5行“丹成驾鹤乘风去,莫是蓬莱刘海澹。”校勘: “澹”应为“蟾”。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092页倒数第7行“宝剑雌和雄,双虹骇鬼神。雄鸣五狱风,雌吸天河水。”
校勘: “狱”应为“嶽(岳)”。据底本改,点校者出错。
第1097页第7行 “彩袖欣开七襄筵”。
校勘:书中的“襄”这个字不是印刷体,是手写体,印成“衮”字中间的“厶”换成“土”这么一个字。据词意改,点校者出错。
第1097页第12行 “钟山佳气浮龙脈(脉)。”
校勘:书中的“脈”这个字不是印刷体,是手写体,印成“胍”字左偏旁不变,右边的“瓜”少掉“丶”这么一个字。点校者出错。
第1097页最后1行鸿濛既剖判,天包灵秘开“
校勘: “濛”应为“蒙”。据词义改。
如同“寗封”与“宁封”一样用字不统一的问题,其他地方也存在。如“籖”与“签”,在94页共有四个“掣籖”与一个“掣签”(笔者注:底本用的都是“籖”。)又如“縣”与 “悬”,在122页既有“縣棺”又有“悬棺”(笔者注:“縣”可通假“悬”,底本用的是“縣”。) 再如915页的“罐”和“礶”,一处是“提罐偷盗”,一处是“夜提铁礶”(笔者注:底本用的都是“礶”。)既然是点校本,似这样在同一段落中同样的词不与底本保持一致,却分别使用不同的字,没有遵照《点校说明》所说的“书中的别字、异体字、通假字多保持原貌”那样去做,实在不应该,只余遗憾。再说一下标点,问题也不少,比如第6页的《非三教小引》共约300字,其标点符号与1008页的同样文字的标点符号,竟然有十一处不同,实在令人吃惊。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地方也有,只不过没有这么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