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的禅
进入仲冬的龟山,似乎被醉人的绿所凝固。这里没有市井的喧嚣和世俗的浮躁,只给人以静谧和肃穆的美感。走进龟山,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世界。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龟山因为有无了禅师开创的禅宗文化才成为一方远近闻名的丛林。如果说,龟山文化有什么特色的话,由唐代无了禅师开创的龟山的禅文化堪称八闽一绝。
无了祖师在出家之前,系莆田黄石一姓沈的农家子,大概是天生就具有的佛缘,无了七岁时由其父带往壶山白重院参佛时,便喜欢了寺庙那种充满禅意的氛围,父亲无奈,只好让其在白重院当童子。无了禅师在白重院当了十一年童子后,入闽中名刹灵岩寺剃度为僧。为了寻求僧家的终极证悟,无了后来辞别莆山闽水,入江西马祖道一法门,向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问法。后又入江西百丈山受戒百丈怀海倡道的“农禅合一”的清规,学成后回莆田创龟山禅院。在长达八十年的薰修中,无了给人留下了他的全身舍利(俗称“肉身”)。唐代僧人在圆寂后,能留下全身舍利的,在南宗禅林中,只有广东的惠能、上海的无际和龟山的无了。
无了禅师能够做到以身证法,肉身不灭,魂灵不灭,走向涅槃,可说是大彻大悟了。他在修持八十年后,在示化前,为后人留下了他自制的一首诗偈,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无了对禅的诠译:
八十年来辨西东,如今不要白头翁。
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
无来无去兼无住,了却本来自性空。
无来无往,无住无了,其性本空,这是无了对人生的顿悟,从无了的诗偈中,我读出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纪,无了对人生灵魂的追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永远也无法理解的。
人生如何才能永生?这还是一个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先哲孔夫子就感到人生短暂,他坐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由于感叹人的生命的无常,先哲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人的生命能得到永生?但要做到永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就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精神不朽。因此,古人提出了人生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命题。要做到立功、立德、对一般人来说读何容易!因此,只有立言这一途,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故古人在临终之前,都希望留下足以流传千古的“立言”。前述无了禅师的诗偈就印证了这一点。南宋爱国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在戎马倥偬中写下一万多首诗词,临终时,仍不忘立下:“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示儿》诗。
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想到了如何使自己的精神永生。而要做到永生,除了“立言”这一途外,还有就是对宗教的追求。记得西方有位先哲把人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为生存层次,即追求食色原欲的满足;二为精神层次,即从事艺术创作;三为灵魂层次,即对宗教的信仰。西方先哲关于人生三层次的高论,有人却把其说成是弘一法师的发明。其实,这一哲学命题,不是弘一法师率先提出的,但从弘一法师的身上,人生的三个层次却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弘一法师年轻时,在风花雪月中消磨岁月。在灯火阑珊处,他开始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至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和诗人。在极尽繁华后,他却毅然归隐山林,成为一代高僧。
禅宗以人的灵魂升华追求不朽。我国读书人则把“立言”作为不朽的事业追求。而无了禅师则做到了肉体和魂灵的不朽。
是的,无了是不朽的。他屹立于龟山寺的全身舍利,至今还受到千千万万信众的膜拜就是一个明证。
无了禅师的灵魂和真身不朽,还有这样的一段插曲,据杨美煊先生在《龟洋古刹》一书中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文革”中,有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冲进寺中。以为无了的真身是用于骗人的迷信伎俩,便对无了的真身下手,当红卫兵打碎无了的肉身后,里面却露出了金黄的全身舍利,红卫兵见后纷纷仓皇逃离现场,其中有一红卫兵趁半夜无人时悄悄溜到无了禅师的全身舍利前,向其跪拜请罪,此后,这位红卫兵每年都晋寺朝拜无了,并最后皈依佛门。
不管是我国先哲提出的人生三不朽或西方先哲提出的人生三层次,都充分说明了古人对生命的价值并非一味地看重锦衣玉食或花前月下。在他们的魂灵世界,则有着凡人所无法理解的追求。而这种对人生灵魂升华的不懈追求,对世风日下、失去道德底线的今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警示。而无了以他一生的践行去追求他的魂灵的永生,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现实的意义。
从这一点出发,无了的真身是永存的,魂灵是永生的。朱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