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与郑和下西洋
□林劲松
马克思说:“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25页)妈祖信仰是迷信,还是科学,长期以来说不清。在今天,我想借介绍郑和下西洋全过程的机会,结合说一下自己体会。
据记载,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麓,建宁路旁,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利回国后,为感谢天妃保佑海上平安,奏请朝廷批准。1409年,明成祖朱棣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天妃”,赐额“弘仁普济天妃宫”,并亲自撰写天妃宫碑,碑文为天妃歌功颂德。 郑和将海神天妃作为他的精神支柱,在以后的六次下西洋出航之前及归航之后,都要专程到天妃宫祭拜妈祖。天妃宫构建之初,为当时妈祖庙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建筑群。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这是一段有关妈祖信仰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
妈祖信仰与郑和下西洋之所以关系这样密切,首先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做皇帝后,认真贯彻执行明太祖朱元璋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吴晗先生《朱元璋传》说:“朱元璋接受了元代用兵海外失败的经验,打定主意,不向海洋发展。要子孙遵循大陆政策,特别在《皇明祖训》中郑重告戒说: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偶,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指蒙古)与中国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那时的东洋是日本、菲律宾等国,西洋则是现在的印度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使命是让中国和西洋各国建立和平友好外交关系,发展经济文化交流。这是因为这一带称得上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地带,有着和中国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这里不仅是中国物产的广大销售市场,而且是中国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桑、麻、棉种植越来越多,明朝后期,中国开始进口粮食,东南亚成为了中国的大粮仓,海外华侨成为了运粮回国供应的主力军。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明成祖高瞻远瞩,比建文帝高明。建文做皇帝,不知天不知地,不知当务之急,而且偏听偏信,反而对几个叔王不放心。而明成祖却是相反,把郑和下西洋当做头等大事,认认真真去做。所以,他两个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斗争。
其次,妈祖不仅是海神,而且是和平发展之神。创业难,守业更难。妈祖十八岁时(978年)莆田归宋,次年,兴化军诞生,段鹏出任兴化知军以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贤良港码头终于青春焕发,重操旧业,港里村因码头而跃为繁华的商埠,成为了莆田首富。在那时,妈祖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家乡的建设,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开辟做出了谁也不可替代的贡献。她的事业成功了,事迹传开了,妈祖信仰又变成了兴化军三县人民共同的信仰。结果导致兴化军三贤县士农工商全面发展,名列福建甚至全国前列,称得上是历史奇迹。这个成就来之不易,妈祖也就成为了最受人尊敬的神。
1141年,宋金战争结束。15年后,面对国内外敌人亡宋之心不死,挑起新的宋金战争危险性越来越严重,宋高宗及时出台妈祖封号,一讲诚信,二讲惠民,三讲光明正大,四讲应急能力,通过妈祖信仰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共同起来与有害于和平协议运行行为进行坚决的拼命的斗争。这就叫做妈祖封号立奇功,协议运行有保证。这是妈祖出任和平发展之神的开始。2021-7-2莆田文化网发表的《妈祖封号立奇功 协议运行有保证》做了详细介绍。
到了明初,在郑和下西洋中,明成祖之所以那么重视充分发挥妈祖信仰的作用,一是从宋高宗起,妈祖开始成为和平发展之神,妈祖封号“灵惠昭应”具有号召力,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这个历史经验,值得吸取;二是因为东南亚地区,西洋地区,中国华侨多,妈祖信仰在这些地方广为传播,成为了各国人民共同的和平发展之神;郑和下西洋一行所奉行正是去那里跟各国国王共同商量和平发展大事情,有共同的语言。所以,明成祖决心大,出动几个师兵力,来做这件事;三是因为统一全国、全军思想的需要。永乐七年(1409),新的妈祖封号终于出台,“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天妃”,用新的妈祖封号来坚定全国全军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决心,举起保家卫国反侵略大旗,“护国庇民”高于一切。
据长乐天妃宫《天妃灵济之记》说:“一、永乐三年(1405)统率舟师至古里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
“一、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这些记载说明,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要带领几个师兵力出去,是因为历史使命非凡,一要到处宣传大明王朝和平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二要为那里人民排忧解难,把海寇消灭;三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锡兰山国,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生擒以后带回来,交给明成祖亲自处理。在那时,新的妈祖封号已经出台,明成祖说到做到,经过一番谈心活动以后,国王心悦诚服,对大明王朝和平外交赞叹不已。在那时,中国不仅没有占领西洋一寸土地,而且还无微不至地关心那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世界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所以,郑和下西洋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世界人民和平进步事业负责任精神。
其三,主动而又积极开辟世界市场,硕果累累。
明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夺得政权后,重视发展经济作物和扶植工商业。他曾下令, 有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田 多的照比例递增。多种者减轻税收,不种者则予以惩罚:不种木棉 者,交棉布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桑者,交绢一匹。 洪武二十七年即 1394 年,工部下文,要求各地方官教民植棉法, 并规定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洪武实录》卷二三二)。第 二年,朱元璋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的枣 桑果树,一律不起科(《洪武实录》卷二四三)。朱元璋这样抓的结 果,势必把农业纳入商品经济轨道之中。
对于工商业,他征收了较 轻的税,如商税仅是“三十取一”。对于工匠服役制度,明初施行 改革,“住坐”匠每年三分之一、轮班匠每年十二分之一时间到官 府服役,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一改革为那些“有饶于财者” 提供了众多的能工巧匠,初步解决了他们创办各类手工工场所需要 的骨干力量。这些政策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明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那时作为明初都城的南京,它所起的作用,绝不是封建 时代所含有的政治中心的观念范围,它所处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自己 在新的时期所负的历史使命。由于临近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棉织业中 心松江,南京成了这两个中心的“转运站”。两个中心把产品运到 这里后,又把各地输送来的原料从南京运回去。因为使命非凡,所 以南京城十分繁荣。发展的结果,是城市人口的激增。
自从新的生产方式形成以后,对于奔走四方、吃苦耐劳的经商 者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既可以成为这一新生产方式 的传播者,又可以成为它的实践者。据历史记载,明初的屯田除军 屯、民屯,还有商屯。部分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在山西、陕西等地 雇人垦荒种植。
凡此种种说明,为了继往开来,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采用和平友好的方法去巩固和发展世界市场的战略性决策,让中国和西洋各国社会经济首先得到显著发展。所以,明成祖既主动而又积极开辟世界市场,认真做西洋的政治思想工作,获得成功,硕果累累。
在中国历史上,从明朝开始,郑和下西洋成为了中国人对这次和平外交美好的回忆。《明史》说:“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明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郑和传》)
以上是郑和下西洋的简单介绍。妈祖信仰之所以会起那么大作用,也就一清二楚了。明成祖妈祖封号,完完全全是对妈祖信仰内涵高度概括,符合妈祖本人客观实际,所以妈祖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科学。宋高宗妈祖封号“灵惠昭应”,称赞妈祖是宋初四有人才,符合妈祖的客观实际,她本是个这样人才;明成祖妈祖封号“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天妃”,同样符合客观历史实际,因为妈祖是个全面发展十全十美的优秀人才。郑和下西洋则是一次妈祖信仰的亲身实践,严峻考验。全军将士不仅坚持“护国庇民”高于一切;而且本领大,“妙灵昭应”,样样俱全;在行动上,还做到了“弘仁普济”,为中国和世界广大人民做好事,26年如一日,出色完成了历史使命,硕果累累。
正因为如此,所以,想解开妈祖信仰与郑和下西洋之谜,明成祖妈祖封号是关键。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