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城古时“四城门”传奇
仙游本名清源镇,唐圣历二年(699年),周武后当皇帝时,始设县名曰:清源县,属武荣州(今南安市丰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亦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泉州为清源郡,别驾赵颐正以县名同郡非便,考九仙故事,逐改为仙游县,沿用迄今。县署设在大蜚山南五里即谢岭之地(今县公安局处)。至1968年8月迁到西门兜县委大院内,占地3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其余为绿化带,现有巨木参天。
唐代,仙游县城无城墙,依负山带溪的地理优势防护。《八闽通志》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知县陈致一创筑(城墙),以御山寇,寇退竞不克成。乾道中(1165年-1173年),知县赵公绸建四门:东曰九仙、西曰甘泽、南曰流庆、北曰横翔。”以后四城门毁与重建的时间不一,但都有详细记载:嘉定十一年(1218年)知县许伯诩重建北门,改名“横德”,陈谠书;嘉熙三年(1239年),知县黄清叟重建西门,改名“元台”,郑性之书;淳佑三年(1243年),知县蔡次传重建南门,改名“登俊”,潘昉书;宝佑四年(1256年),知县赵汝催重建东门,改名“朝京”,吴叔告书。
明正德元年(1506年),郑纪向巡按御史韩廉申请,拨银2400两,重新筑城墙。三年后知府张巅支库银千余两,用于土墙包砖加固,前后六年竣工。嘉靖二年至八年(1523年-1529年),知县肖宏鲁认为土墙包砖乃权宜之策,难御外犯,奏请朝廷拨款筑起石城墙,并建炮台,使城垣周长达3285米,高1.5米,炮台32处。同时,四城门重新命名:东宾曦、西爱晓、南迎薰、北拱极。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知县徐观复增高东门城墙变成城楼,又改名朝京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抗清部队进攻仙游城,用地雷炸毁城垛几百个。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修葺城墙长达3636米,高7.2米,炮台12座,城垛1312个,同时还建四城门楼和城外3米宽的马路,城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城门以铁皮包裹。城内有东街、西街、南街形成。特别是东街为仙城第一街,因为这里地势平坦,起盖店屋早,更优势迎宾馆设在东门,官员来往频繁。民国十三年后,城墙和城门逐渐毁成平地。回忆当年,坚固的城墙对保卫人民安居乐业和防御外侵,特别是嘉靖年间抗倭战斗中,仙游县城能守住50多天,待戚继光部队来时取得胜利,起了极大作用。 (陈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