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一座民俗方言的富矿——《莆田民间歌谣》编后絮语

    一座民俗方言的富矿——《莆田民间歌谣》编后絮语

      □今闲

      《莆田民间歌谣》收录内容,大体上分为《俚歌篇》和《谣唱篇》二大类。《谣唱篇》中的《谜语谣》与专业的谜语著作有所区别,我们编选的取向在于反映以莆仙方言制作谜语的特色,而省略了谜语构成的一些格式要素。第三篇的《仪文篇》则指特定仪式使用的诗文,兼有歌、谣、白多种形式,戏剧特征明显。

      为了尽可能多方面反映莆仙民间歌谣的特点,我们还安排了《附录》。《附录》中的《兴化竹枝词》多是文人雅士所作,但使用的语言形式和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仍不脱“俚俗”,与本书不甚违和,故附以比参。附录还选入若干莆仙戏“韵白”及歌谣新编作品,于此或可见歌谣发展变化之端倪。

      卷末,我们还附了林春明先生从本书中采集的一批方言常用词,并与普通话词汇作了简要的比对,名之为《方言常用词例释》。此举既方便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参考。

      编辑此书过程中,获益颇丰,感慨良多。絮语如次。

      其一,热爱吾乡吾民之情日益深厚。

      “俚歌”一语,在乡村民间,多称为“唱诗”。文学之士固然有依歌唱地域或歌者身份,而分为山歌、渔歌、秧歌(田歌)诸类,但民间庶众则据内容而名其为“长工诗““无补诗”“病子诗”“媳妇子诗”,更有不管其内容而按歌唱风格而称为“乞食诗”者。总之,悉以“唱诗”一语括之。

      唱诗曾经是贫苦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是他们文化生活的全部!

      在逢年过节的民俗活动中,的确不乏“文化娱乐”的内容,诸如看戏、行傩等,但这些内容总是附带或完全的“功利”目的诉求,并没有如唱诗那样纯粹而自由。间或有十番八乐,但与“唱诗”相比,毕竟小众,属于高雅乐事。

      唱诗则是劳动大众纯粹而自由的文化生活。唱诗是他们情怀表达,自我调适,态度主张,是放松的。“唱诗唱曲唱踏摇,就唱某某许一条”中的“某某”,几乎可以代入替换他们认为合适的“许一条”,比如“陈三”“山伯”“珠客”“无补”等等。这一定式,或可认作是唱诗活动的“开场诗”或“序曲”。“早起无饭唱饭诗,衣裳穿破乞人欺”,这就已经上升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了。

      在今次编校此书中,笔者在文字上听到了往昔城乡唱诗的回声和余响,触摸到民间的智慧音符,承受到力量撞击,心弦为之震颤,爱乡之情尤加笃厚。

      其二,深切感受民俗的文化底蕴。

      本书单列《仪文篇》,集中收录了一些极具莆仙特色的礼仪诗文,包括结婚、建房、祝寿等三样人生大事。尤以婚礼仪文为最,举凡挂表德、迎亲、送孩儿、上头、安床、撒帐、闹房等环节的“赞句”,均有所载。对此类仪文字句的品读把玩,或可使读者由目视耳闻庆典现场的“知其然”,进而步入“知其所以然”的新境界,深切感受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其他各篇中,也有丰富的民俗记载。

      如《英台山伯》诗中,姑嫂以红裙“赌输”的祷告与验证、聘嫁与哭墓的礼仪、供品。山伯死后,英台对山伯“娘姐”唱道:

      “英台吩咐埋路边。妹那出嫁墓前过,备办三牲共纸钱。”

      在祭墓时“明香蜡烛点辉煌,三牲祭礼排两旁。进前连献三杯酒,拜奠义兄泪汪汪。”乃至撕心裂肺哭喊“有灵有信带妹去,无灵无信别人妻。”这段祭拜的民俗哭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在以季节月令为序进行叙述的诗中,民俗活动更是密集呈现。如《十二月占丰歌》《长年恨》《病仔诗》《单身仔诗》《鳏居诗》等。

      其三,对方言词汇进行一次总复习或大检阅。

      《莆仙民间歌谣》选录作品主要以“俚语方言”为标准,所以全书的语言“底色”即“莆仙方言”。浏览全书,可以视为对方言词汇的一次总复习,或大检阅。

      方言词汇比较集中的当属《谣唱篇》,特别是其中的《童谣》和《谜语谣》部分。

      此次收录该内容时,我等众工皆有“文献不足征”之憾。勉为其难的弥补方法是,诚恳谦虚地向博闻强识之士征询求教,现在看去颇具模样,差堪塞责。

      这类草香泥酸的“谣语”,多是有音无字的口传遗产。为保其不致失传,我们的确付出鲜为人知的劳动,以“不让一字滑过”的态度,进行斟酌定夺,但限于学力,依然不免错谬。高明的读者自可于字里行间烛见,恳请不吝赐教。

      其四,于不经意间接受历史人文的熏陶。

      黄濂起义是民国初年的大事件。据传《黄濂起义歌》乃起义亲历者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记录了这一大事件的全过程,其中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看作那特定时段的历史人文浓缩版。

      类似内容也可以在其他篇什中一观,诸如“抗倭”“陈文龙”“陈经邦”“过番”“万二乡”等。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