滒淖与淖糜
老家莆田南洋平原上的习俗,每天三餐都吃稀饭。旧时难得在每月初二和十六“做牙”,晚饭能够吃上干饭。稀饭,莆仙方言称为“饮糜”,“饮”读如“庵”上声;糜,《康熙字典》靡为切,又忙皮切。“糜”读音似莆仙白话的“门”。《说文解字》说最早是黄帝教人们做糜。《释名》糜,煮米使糜烂也。
糜,莆仙又音同麻。莆仙人们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你食(吃)糜未?”糜有稠有稀。福建方言学者们说稠的糜叫“洘糜(音麻)”;稀的糜叫“漖糜”。查阅《康熙字典》:“洘,音考,干也。”漖,音教,引用《玉篇》:“水也。”按照《玉篇》和其他古代字书的通行体例,凡是释义为“水”或“水也”的,都是河流名字。又如:《玉篇·水部》溯,水也。《说文解字》:“浊,水。出齐郡厉妫(音归)山。”
糜里有很多水分,而“洘”字义为干,与“糜”意思相矛盾,说“洘糜”似乎不合理。“漖”与莆仙方言说稀饭的声音相同,但“漖”是水名,其意思不得而知,是否能够说“漖糜”,只能存疑。而且,我们无法找到“洘糜”和“漖糜”的任何书证。两者作为记音当然是可以的。莆仙方言号称古汉语的活化石,实际上是名副其实的。绝大多数的莆仙字词都能够在古汉语文本里,尤其是在先秦和两汉的文本里找到书证。
南宋诗人陆游《龟堂独坐遣闷诗》:“食有淖糜犹足饱,衣存短褐(hè,粗布衣服)未全贫。”又,《秋雨》:“常有淖糜支旦暮,一毫宁复少年心?”淖,《说文解字》:“泥也。从水卓声。奴教切。”《康熙字典》:“音闹。”《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意思是说,前面有烂泥,人们都往左右两边避开泥淖。
福建山区有淖田,田里有很深的烂泥,人们称之为“nàn田”。这个nàn,其实是“烂”字。福建很多地方方言里,声母l和n分不清。可是,“淖”字怎么会放在“糜”字之前呢?
唐初的颜师古注《汉书》说:“鬻(音育,又音周,俗作粥),淖糜也。”《国语辞典》:“淖糜,糜烂的粥。”“淖糜”到底是稠的还是稀的?宋·钱勰《赠秦少游》诗:“西邻为禄无多少,稀薄才堪作淖糜。”“稀薄”二字双关,既指禄,亦指淖糜。从“糜烂”二字,我们也可以猜出应该是稀的。“淖”字奴教切,这一个“教”音,与莆仙方言说稀粥的声音相同,会不会也暗示是稀的糜?
《礼记·檀弓·饘粥疏》厚曰饘(zhān),希(稀)曰粥。《尔雅·释言》鬻(俗作粥),糜也。《注》淖糜。《尔雅注疏》然则餬、饘、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这几句释文有点绕。意思是说,饘(或称为糜)是稠的,淖糜(也称为鬻、粥)是稀的。
“淖糜”词义算对得上,而很稀的稀饭,莆仙方言发音似“教教(音告)”。可是“淖糜”的读音与莆仙方言的“教”糜在声音上还是有相当的不同。等一等,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字,既与淖有关,也与糜有关。《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甚淖而滒,甚纤而微。”
滒gē,《说文解字》:“多汁也。从水哥声。读若哥。古俄切。”东汉经学家高诱:“滒亦淖也。夫饘粥多瀋(沈,汁)者谓滒。”《淮南子·兵略训》:“道之浸洽,滒淖纤微,无所不在。”纤与微近义,滒与淖也应该近义。淖是稀的意思,滒谓多汁,自然也是稀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意是:天地之道,浸淫弥漫,无论多么稀薄微细,是无所不在的。
滒淖,作稀薄之意,也许是莆仙方言“教教”的音和义之渊薮?也许您会说“滒”字读阴平,而“教”字为去声,两字声调并不相同。莆仙方言很多字的声调与《康熙字典》里所引用的古代字书注音并不相同。如龚,《唐韵》俱容切《集韵》居容切,音恭。而莆音龚读如广。又,俱,《唐韵》举朱切《集韵》《韵会》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莆音俱却是读去声,音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滒,《说文解字》音哥,阴平。但是南方方言,也包括莆仙方言,滒还有阳平音,读如娥,《广韵》就收录了滒作稠黏的意思。糜煮得“娥娥”,这糜仍然还是多汁,只是多了黏性,稠并无“干”的意思。莆仙方言里说“洘糜”,表示糜中水分比通常的要少些,可能是假借“洘”字,也可能是槀或别的什么字。槀,《康熙字典》音考,干鱼曰槀鱼,祭祀用品,莆仙方言说鱼槀。
“娥娥”的“娥”,还有可能是“胶(膠)”字。《康熙字典》古肴切,居肴切,音交。《说文解字》胶:“昵也。作之以皮。昵(莆仙音kí),黏也。”也有可能是“和”字,因为“和”字上古音系的拟音是gol。以上这些文字或许可以供方言研究者们参考或批判。
《汉书》里有一个涉及“淖糜”的记载:汉文帝元年三月皇帝下圣旨:老人没有布帛就穿不暖;没有肉就吃不饱。现在是一年开头的时候,须经常派人慰问老人和儿童。没有布帛酒肉赐给老幼,将何以使天下子孙孝养其双亲?朕今天听官员奏禀说,应当接受粥供应的人(北宋《册府元龟》注:粥,淖糜也。给米使为糜粥也),有人供以陈年旧粟。这难道能称为养老吗?现在朕命令建立制度,让有司责成各县各道:年龄八十以上的赐米每人每月一石(担),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岁以上的另赐布帛二匹,棉絮三斤。所赐之物及应当供给的粥米,县长和道长亲自送达。办事不力者予以责罚。
莆仙记音词“漖糜”,正字应为“滒糜”。厚,胡口切。上声。不薄也。又,醲也。“厚”字上古匣母字,与“溪母(即声母为k)”音通义同。根据东汉郑玄的《礼记·檀弓·饘粥》注疏,“厚曰饘”,莆仙方言的记音词“洘糜”正字应为“厚糜”。(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