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墩神女祠变化与临安妈祖庙
□林劲松
2021年5月进入历代妈祖封号研究以后,到了今天,我才恍然大悟,1150年圣墩神女祠的变化,和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以后创建妈祖庙息息相关。
李福生先生在《李富与圣墩顺济庙》中说,《白塘洋尾李氏族谱》 中有一篇我国最早记载妈祖生平圣迹演化与圣墩立庙赐额的文献 资料:廖鹏飞撰记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十一日的《圣墩祖 庙重建顺济庙记》。这篇撰记对朝廷赐额“顺济”的历史背景、庙 址、奉祠等,均有十分明确的描写。重点记载圣墩赐额二十七年后, 李富承继父志,不但捐资重建宏伟华丽的顺济祖庙同时,力排众议, 毅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新的位置调 整,彻底改变了“湄洲神女”百年以来一直处于低微的传统位置, 从而把妈祖推向郡城木兰溪流域,促进妈祖信仰在内陆的传播。(莆 田文化网 2020-3-23)
又说:“李富扩建圣墩顺济庙的同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 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位置调整,移原祀西侧的妈祖像于正中, 把原祀的王者像移于左,原祀于左的白面郎移于右。妈祖从偏殿配 享神成为正殿主神,这是妈祖信仰的一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妈祖的信仰力度,为推动妈祖信仰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里,廖鹏飞聪明一世,却没有把圣墩神女祠神主发生变化的原因说明清楚,李富那时力排众议,也就变成是轻举妄动。这正是糊涂一时。
据历史记载,1138年宋朝后期定都临安(今杭州);1141年签订宋金协议,长达15年战争终于结束了,让南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之后,为了确保和平和发展这两件大事顺利进行,宋高宗在临安创建妈祖庙,号召全国都来学习妈祖优秀品质。从1155年开始,高宗先后出台三个妈祖封号,即“崇福夫人”、“灵惠夫人”和“灵惠昭应夫人”。在这里,宋高宗充分肯定了妈祖建功立业“四有”精神。“灵”是称赞妈祖爱祖国,爱人民,爱读书,理论联系实际;“惠”是称赞妈祖把自己的学识无私奉献给家乡的经济建设,为贤良港运行,为莆郡士农工商不断发展,做出大贡献 ;“昭”是肯定妈祖做人正派,讲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应”则是应急、应变能力强。这是妈祖开始出任和平和发展之神的历史见证。
有比较才能鉴别。李富让妈祖出任圣墩神女祠神主,这事发生在1150年,显然与战后临安妈祖庙创建息息相关,那是李富“紧跟”当今皇帝的具体表现。只有这个理由,他才能以理服人,最终让圣墩神女祠面貌焕然一新。否则,他就是权力再大,也移动不了。这是因为这座宫庙好好的,见证了湄洲墩港口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百多年。庆历年间(1041-1048),妈祖金身开始进驻该庙,到1150年,刚好一百多年。庆历新政“厚农桑”,重视发展经济,兴化军开始在这里设镇,进行港口经济管理。从此,这里经济健康发展,到了12世纪初期,终于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著名港口,1123年宋徽宗为圣墩神女祠赐额“顺济”,证明了这一点。你说,廖鹏飞有没有糊涂一时?写《记》时要是和临安妈祖庙创建联系起来研究,不是就万无一失了?
拙作《妈祖文化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说:“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下诏敇赐宁海圣墩神女祠‘顺济’庙额,圣墩神女祠也改称‘顺济庙’。27年后,该庙重建,特奏名进士廖鹏飞,在《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所记述的关于妈祖救给事中路允迪的事迹,我们今天一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人为编造的,是在开历史玩笑。这是因为人死了不会显灵,妈祖离开人世后,也不能例外。这是21世纪绝大多数人基本认识。我们今天研究妈祖文化,就要旗帜鲜明,对迷信行为零容忍。只有这样做了,我们在历史研中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去粗取精。
“廖鹏飞的《记》有糟粕,有精华,去掉糟粕以后,精华也就展现了,一是妈祖进驻湄洲墩庙历史悠久;二是妈祖政治地位升级,出任该庙神主。”(莆田文化网2020-8-26)
与此同时,从中还可以清楚看出,妈祖文化被人异化,始于宋朝后期,廖鹏飞的《记》称得上是个典型:妈祖是“航海保护神”这个称号,始于廖鹏飞的“发明”。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今天终于把历史上异化妈祖文化的代表人物找出来了。
综上所述,历史研究有时就有点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到了妈祖封号研究阶段,什么疑难杂症都会得到根治,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下子云消雾散,无不有了明确的答案。这说明,妈祖封号研究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