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再创伟业——闽中地下党的八个亮点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今天,中共莆田市委召开大会,隆重纪念闽中地下党第一个支部成立85周年。我作为闽中地下党的一位老战士,回忆起那如火如荼的烽火岁月,心潮澎湃。闽中党组织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在长达24年的革命斗争中,前赴后继,百折不挠,顽强斗争,创造了光辉的革命业绩,有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值得后人传扬歌颂。我今天在这里撷取其中的八个亮点,与大家一起共同缅怀先烈,赞颂为革命无私奉献的伟大的闽中人民。
亮点之一:
闽中是福建最早建立的三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并直属党中央
根据党史资料记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莆田、仙游一批在外求学的进步青年先后加入青年团和党组织,成长为第一批莆仙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成为莆田早期革命骨干。与此同时,闽中的福州、泉州各地,也都有一些知识青年在外地参加党组织。
1925年底,莆田籍中共党员陈国柱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离校前,党中央派袁孟冰指示他“回莆进行建立地下党的工作,直接和中央发生联系”。陈国柱回莆田后,应聘在哲理中学任教,他利用教国文课和社会课之机,组织新读书社,介绍进步书籍,吸收学生参加阅读,讨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民主革命理论,宣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主义思想。1926年2月,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书记陈国柱,组织委员陈天章,宣传委员陈德来,直属党中央领导。同年6月,陈国柱决定把已经加入青年团组织的成员全部转为中共党员,正式成立中共莆田支部。当时莆田是闽中地区除福州、泉州两市外唯一有高级中学的县城,所以,仙游、永春、德化等县来莆求学的学生在莆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些县的第一批党员。
1926年12月5日《中央局报告(十、十一月份)》中有关党的组织状况指出:“福建有组织的三县,福州地委和莆田支部是属中央管,厦门是属粤区管。”莆田是福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
亮点之二:
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创建南方第十五块游击区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国民党宪兵破坏。由于叛徒出卖,莆仙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同年9月,莆田党团负责干部召开联席会议,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整编游击队,并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较薄弱的常太开辟新的活动据点,开展游击斗争。
1935年5月,莆田、福清两个中心县委取得联系,联合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为特委书记,统一领导福清、长乐、莆田、仙游、永泰等闽中各县的斗争,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统一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结束了两个中心县委各自为战、孤立无援的局面,壮大了武装力量,扩大游击区域,使北起乌龙江畔的峡南,南至惠安县北部约150公里的福厦公路干线两侧地区成为闽中红军游击队驰骋的战场。在闽中特委统一领导下,莆田、福清两支游击队以各自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在敌后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活动,打土豪、攻民团、杀恶霸,互相配合,彼此呼应,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有效地箝制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大了闽中工农游击队的影响。
游击队频频主动出击,使敌人大为震惊,多次调动兵力对游击根据地进行“清剿”。闽中党组织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又没有正规红军部队参战的情况下,依靠群众,坚持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先后开辟了以常太上外坑、漈川、金竹坑为中心的莆仙边游击根据地,以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永边游击根据地和以山溪、宁里、旗插安为中心的莆永边游击根据地,游击区域从莆田、福清一直影响扩大到仙游、永泰、闽侯、惠安等县。
1936年底,闽中特委与中共南临委接上组织关系。1937年6月,厦门工委将晋南工委划归闽中工委领导,李刚同志担任闽中工委委员,负责领导泉州、晋(江)南(安)一带的党的工作。1937年8月,闽中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至此,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渡过了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成功创建了闽中游击区,使之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之一而载入史册。
亮点之三:
闽中实现国共和谈,游击队编入新四军
1937年6月,中共闽中工委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按照中共南临委指示,把闽中工农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同年8月12日,闽中工委以义勇军指挥部的名义致函莆田驻军和国民党地方当局,发出和谈倡议。在国民党莆田县党部礼堂,双方代表先后举行了三轮正式谈判,于8月26日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7年10月,按照谈判协议,刘突军率游击队从莆田庄边开赴莆田城南锦亭寺接受点编,游击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独立大队,大队长刘突军,副大队长杨采衡,全队200多人编为2个中队。1938年3月,国民党军政当局将刘突军等人暗害,并制造了震惊八闽的“泉州事变”,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游击队全体指战员以合作抗日协议为武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闽粤赣省委获悉情况后,分别致电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请求将闽中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经新四军军部、驻福州办事处多方交涉,国民党当局不得不答应交还被缴的全部武器,把独立大队编归新四军。5月,闽中红军游击队约200人,由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介绍,开赴皖南军部报到,新四军军长叶挺、参谋长张云逸先后接见了杨采衡、吴德标、金贯一、雷光熙、翁鸿镗五位领导干部,游击队编入军部直属特务营第二连建制。
亮点之四:
闽中健儿坚持抗日,取得长乐琅尾港大捷
抗日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在福建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闽中沿海这个福建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上,坚持领导抗日游击武装在敌占区和敌后广泛开展抗日斗争,直到1945年5月日军撤出福建沿海地区,所取得的战绩在福建人民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1年4月,日军首次入侵闽中沿海地区,占领了福清、长乐、连江等县和莆田沿海部分岛屿。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和闽中地区的形势和特点,中共闽南特委决定运用地下党员刘润世被国民党省保安处委任为长乐县游击总队长的有利条件,把福(清)长(乐)抗日游击大队并入长乐县游击总队,以取得合法地位开展抗日斗争。随后,福清、闽侯、莆田、平潭等地的抗日武装也加入了抗日游击总队,并组成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长乐抗日游击总队”,由刘润世任总队长,广泛开展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游击战争,取得了突出的战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乐琅尾港伏击战。
1941年8月4日,日军马(尾)营(前)地区司令官田中岛中佐率日军100多名分乘2艘汽艇从营前前往玉田蕉岭视察工事。长乐抗日游击总队挑选48名熟悉地形又机智善战的游击队员组成“敢死队”,分成3个战斗小组,由林宝荣带领,埋伏在琅尾港南岸的桔林里袭击敌艇。当天傍晚,当敌艇返回时驶进游击队的伏击圈,敢死队员用机枪、步枪猛烈射击,船上的日军乱作一团。游击队趁势冲出桔林,把几十颗手榴弹一齐投向敌艇,敌舱被炸后,艇身搁浅倾斜。时值初潮,水浅泥深,艇内的日兵纷纷跳水,全都陷入泥中,成了“活靶子”,被一一歼灭。当此后驶来的另一艘敌艇登陆救援时,游击队已安全转移。此役击沉日艇一艘,击毙田中岛中佐、分队长村野等日军官兵42人,游击队无一伤亡。这次伏击战是福建抗日游击战中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战,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和参战人员受到福建省委和华中局的表彰。许多爱国华侨从海外发寄慰问表示祝贺。同时,“长乐抗日游击总队”也受省保安司令部的表彰。长乐光复后,刘润世因抗日有功,被国民党正式委任为长乐县县长。
同年9月3日,日军从长乐县城撤退,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兵分两路直插县城,迅速光复了长乐县城。全县人民欢欣鼓舞,盛赞抗日游击队的卓著战绩。
亮点之五:
闽中游击队独立解放平潭城
1949年4月下旬,平潭人民游击支队由闽中支队司令部领导,把支队改称大队。按照闽中支队司令部的指示,平潭游击大队于5月6日攻打平潭县城。5月5日午夜,经过挑选的117名游击队员,从玉屿出发,奔袭县城敌驻地。国民党的县自卫队、接兵连和盐兵队除被击毙者外,全部投降。游击队缴获机枪9挺、步枪200多支、手榴弹5000多枚、子弹5万余发,俘虏国民党县长郑叔平和警察局长游澄清等40余人,解放了平潭县城。11日,国民党军队被游击队赶出了平潭岛,逃往白犬岛,平潭全境解放。
5月13日,经闽中地工委批准,平潭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高飞任县长,县人民政府下辖10个乡人民政府。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福建境内第一个由地方游击队自己解放而建立的县级人民政权,充分显示了人民游击武装的战斗声威。平潭县党组织和游击大队在岚岛上行使人民政权达50多天。直到7月3日,从江浙溃退入闽的国民党第七十三、七十四军所部为使平潭作为逃窜台湾的跳板,集结兵力近万人强占平潭岛。平潭游击大队奉命主动撤出平潭。
亮点之六:
闽中泉州地下党成功组织泉州劫狱
1947年,闽中地下党按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泉州地区公开发动游击战争,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打击,许多同志不幸牺牲,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一批党员骨干先后被捕,关押在泉州监狱。为营救被关押的战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曾多次派人通过各种关系前往泉州监狱探狱,经过近半年的侦察了解,摸清监狱的地形、通道、号房分布情况,以及监狱附近敌人的武装守备情况。
1948年6月28日晚,在中共闽中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下,张尚楚、颜嘉祥、许昔丛、吕清河四位勇士从晋江内坑后山村出发,在许东汉、史其敏等人的配合下,于当晚7点多开始了劫狱行动。他们仅靠“一架竹梯”、“两发子弹”,安全地营救出闽中地下党的施能鹤、傅维葵,闽西南系统党组织的王新整、林泗泰和因“羊枣事件”被捕的党员霍劲波等5位领导骨干。这是继陶铸同志领导的厦门劫狱之后,党组织的又一次在福建的城市中心成功的武装劫狱行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致使国民党晋江县长被撤职,泉州专员被调换,看守长丢官坐牢,极大振奋了革命同志和人民对敌斗争的决心。
亮点之七:
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成效显著
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胜利后,闽中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对待起义的方针政策,不失时机地加紧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前后策动闽中各县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投诚32起5200多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国民党三二五师的策反工作。
三二五师是国民党当局为确保泉厦退路于1949年1月组建的一支新部队,师长吕省吾,副师长陈言廉,全师约2000人。泉州中心县委领导认为这支部队官兵大多是本地人,在国民党政权处于全面崩溃的形势下,将其分化瓦解或争取其投诚起义是完全有可能的。经过周密的调查,中心县委领导选定副师长陈言廉做策反对象。中心县委先通过关系从香港寄毛泽东著作和有关文件给陈,以启发其觉悟;继又通过熟人牵线,直接与陈取得联系。7月底,陈派人到安海镇前埔与泉州团队领导人具体商谈起义事宜,此后开始积极准备。8月19日凌晨,军长沈向奎向陈言廉传达国防部命令该师留泉余部立即撤往厦门。陈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起义。他一面派人通知泉州团队请求配合,一面以执行军部命令为掩护,命令部队集中到安海龙山寺。当晚,陈所部约1000人枪正式宣布起义,并以“闽南地区起义司令部”的名义致电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播发起义宣言。第三二五师部分官兵起义,震撼了闽西南国民党残部,带动了晋江、南安、同安等地国民党部分地方武装的起义。9月21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二六一团,陈被任命为团长,参加了解放福建永安、大田、明溪等县和清剿闽西南国民党残匪的战斗,战绩显著,受到中央军委嘉奖。
国民党五十师阵前起义也是闽中地下党策划实施的。1949年6月,国民党在福州召开军事会议,要求死守福州。福州北郊大、小北岭是国民党军队阻止人民解放军攻克福州城的重要屏障,而守军是国民党独立50师少将参谋长兼第149团团长陈盘庚部。陈盘庚是南安人,在解放福州战役打响之前,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将陈盘庚胞弟陈忠夏从台湾召回南安工委工作,让陈忠夏写信策反陈盘庚。陈盘庚正在寻求救国出路,欣然接受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的指示。1949年8月17日,解放福州战役打响后,陈盘庚命令149团在阵前起义。这一行动对十兵团顺利解放福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闽中党组织还为策动香港招商局的“海辽号”货轮起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兼厦门工委书记刘双恩利用与“海辽号”船长方枕流的朋友关系,长期做对方思想工作,促其起义投诚。1949年9月19日,“海辽号”奉命启航往汕头运兵,航行途中,方枕流率全体船员宣布起义,把船掉头驶向公海,历经9天9夜,于28日胜利抵达大连港,完成了党交给的“成为新中国成立时挂上新国旗的第一艘轮船”的光荣使命。方枕流荣立特等功。毛泽东得知“海辽号”起义成功,于10月24日特致电全体起义船员,予以嘉勉。人民币1953年版的5分纸币上的轮船图案就是“海辽号”货轮。
亮点之八:
闽中支队是全省建制比较完善的游击武装
1948年9月12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正规军、非正规军150多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1949年2月,经闽浙赣省委批准,在莆田大洋成立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属人民解放军序列。司令部下设秘书处、参谋部、政治部、供给部。至6月份,领导机关进一步健全,各部属下又设职能科室。7月5日,司令部正式颁布了《组织规程》和《办事细则》两个文件。《组织规程》规定了闽中支队的组织设置和职责范围,公布了各科室的负责人名单。
针对闽中支队所属各县游击队原来没有正式的建制序列、部队番号也比较混乱的情况,支队司令部决定分期分批调集各县游击武装骨干到大洋集训、整编。到6月底,整编基本完成,于是司令部领导决定以闽中支队参谋部发出第一号指示,公布支队所属县、区游击武装整编结果,即各县游击武装统一改编为大队,大队之下设中队(少数特殊的区乡武装也称中队),并任命了各县区武装的领导人。闽中支队泉州团队也相继建立了军事参谋机构、政治工作部门和后勤供给机关。至7月,闽中支队司令部所辖的游击武装力量经整编,有正规编制6000人枪,编外武装力量2万人,斗争区域北起闽清、福州,南至同安、厦门近20个市县。闽中支队机关组织如此健全、武装建制如此完善在当时全省还是少有的,这表明了闽中人民游击武装的成长与壮大,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闽中准备了条件。
以上说的几个亮点是闽中地下党组织成立以来,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取得的几件在全国和全省产生较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无数闽中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浴血奋斗,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生命。2009年8月,省委召开中共闽浙赣边区、闽粤赣边区、长江支队和南下服务团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我受闽浙赣老同志委托在大会上讲话。我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我感受最深的一条体会,就是要始终坚持革命信念。革命的理想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有了这种精神支柱,我们才能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为之奋斗。有了这种精神支柱,我们才能身处逆境而荣辱不惊,忠心向党,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经受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才能不论身居何位,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才能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挥余热,反哺人民,造福桑梓。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我党的历史,艰辛曲折伟大辉煌,展望我党未来,任重道远前途光明。希望大家牢记党的历史,牢记党的宗旨,在新时期尤其在建设海西经济区之际,更进一步发扬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再创伟业。
谢谢大家!
许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