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田城

    莆田城

      莆田自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县,并未建城.。唐末,因割据日剧,社会混乱,曾动议筑因“罗城”,计划的规模相当宏大:南自南门外南寺(现广化寺)路口,西至龟纹岭,但计划并未实施。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治从游洋移设莆田。兴化军知军段鹏始修莆田城,内筑周长2里又310步的“子城”,以护官署衙门。同时创建的“古谯楼”就是兴化军子城的城门和门楼。外筑土城,以护城区居民。

      宋宣和三年(1221年),再次筑城,城周长7里又83步,墙高1.5丈,基厚7.5尺,改土墙为砖砌,并引北河水为护城河,通东南再接西南壕沟。辟五个城门,东称望海,西号肃清,南叫望仙,北为拱辰,东北名宁真,各个城门都有城楼。

      宋绍定初年,城墙年久失修,墙倾盗起,民深受其害。邑人陈宓倡仪再修城垣。绍定三年(1230年),知军曾用虎率民众建成周长1298.8丈,高1.8丈的石砌城墙,当时为福建三座名城之一,俗称“铜延平(今南平)、铁邵武、石莆田”。

      此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同知关保、明洪武三年(1370年)指挥李春都对莆田城稍作修缮。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防倭寇侵犯,城内驻军日增,指挥程升“奏请辟城”,于是越护城河,跨乌石山,把城围拓宽到11里又143步,墙高2.4丈,厚1.6丈,全部用石砌筑,并建堞2962垛,窝铺49座,敌楼27座,废弃东北的守真门,留原四城门。新设两水关,东关可通舟船,西关只供流水。扩护城濠,左起乌石山下,右通下磨溪,全长1772丈,濠宽2.6丈,深2丈。城西北依乌石山(今东岩山)开凿旱濠,长593丈,宽2.6丈,深2丈。城化七年(1471年)巡抚张宣、知府潘琴又对护城濠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修浚。

      嘉靖年间,倭患更剧。嘉靖四十一年,倭寇曾一度攻陷城池。事后,巡抚谭纶与总兵戚继光协同在城外西北筑墙高7尺的城防,北门到西水关筑土墙450丈,西水关至西门筑石墙634.5丈,并添筑敌楼6座,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罗城”。

      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徐执策因城腰墙过高,立守不便,在堞上筑建副阶,以利防御。

      明万历九年(1581年),知府陆通霄吸取了“ 壬戌之变”倭寇攻城的教训(当时因城跨乌石山山腰,城外高于城内,倭寇由此攻入城内),奏请扩城,把乌石山高处围入城内,拓西北城墙85.5丈,墙高2丈,宽1丈,增建敌楼一座,堞182垛,分门二座,这就是历史上的“重城”。

      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先后对莆田城进行多次修葺。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爆发,知县徐承禧率民众修缮城楼,积极进行反侵略准备。

      民国十七年(1928年),莆田公路局修筑江口至枫亭段公路,路经城厢,拆南北两处城墙以通车。南系现在莆田汽车站,俗称“五城门”;北在今九五医院北面胜利路口,俗称“六城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轰炸频繁,城厢居民疏散出城受阻,坚城乃失其效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第三战区命令撤除沿海十二县城墙,莆田城从1939年8月开始到次年3月,全部拆除。

      现在莆田城厢的环城公路基本上沿用旧城墙的地基进行修筑,城墙城楼都已拆除,只留下古谯楼作为莆田子城(内城)的历史见证。

      莆田城虽已拆除,仅存于史志中,但她在生活中的痕迹仍随处可见。至今,人们称莆田城区为“城里”,称莆田城区人为“城里人”。莆田汽车站俗称南门车站。“六城门”有城涵汽车停靠站,其牌曰“六城门”等。戴永阳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