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志略》与《枫亭志》
枫亭旧时称为连江,自汉时何氏九仙结枫为亭而得名,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置设枫亭馆以后,烟火万家,荔荫十里,景物独甲。为官司往来之区,鱼盐辐辏之地,日臻繁盛矣。枫亭然遐陬古驿,究非大邑通郡,自汉时至元代,相距一千四百余年间,并无史志记载,后人何从考其文物声名之盛。
元代才子林亨(枫亭麟山人),出仕之前,曾以力作《螺江风物赋》先声夺人,对古代枫亭的人文景观,海陆商运,以及蔬菜、海鲜、荔枝、荸荠、蔗糖、海盐等项生产和销售都有生动详细的描述,其文学和史料的价值很高,全文1992字。但此赋竟寥寥数语,无法窥视其历史全貌。
明末清初郑得来,字光雨,号墨愚(枫亭霞街人),岁贡出身。自幼就对枫亭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甚感兴趣,积极搜集有关枫亭历史资料加以记录或抄写。后来对《仙溪志》和《螺江风物赋》等史乘逐一加以认真探究,对文里的一些讹传之说加以考证,并作好摘录笔记。
郑得来到了不惑之年,染患眼疾,遂忘情仕进,虽家道贫寒,仍安闲度日,著书自娱,长年博览史册,因无志书记载枫亭风土民情,深感遗憾,遂产生要编写枫亭史志的想法。
为了编纂枫亭志书,郑得来深入乡间,寻访耆宿,搜集散失于民间的史料,历时三载光阴,编缀成《连江里志略》一书,为清康熙九年(1670)编纂的《仙游县志》提供诸多翔实资料。《连江里志略》全书分为四卷,以枫亭驿站为枢纽,由驿左到驿右,再东折西下,按道路走向,因地及人,又及其人事迹编写,宛如一篇绝妙的散文,不下数万言。读之者不必履其地,觉枫中之山川奇胜宛在眼前;诵君谟(蔡襄)、倦飞(陈迁)、砥庵(林兰友)三先生之仕宦。奏疏、序记、诗文,恍若神游其世,亲见其人,快孰甚焉!他如节义孝友,隐逸名流,以及草木鸟兽,皆考证有据,悉登载无遗,以备付梓。是枫亭当时一部较为完整的史书。
岁月无情,历史沧桑,四十余年后,郑得来的侄孙郑天章稔知先叔得来辑有手抄《连江里志略》一书,可是遗稿散失,无复副本。天章为继承先叔先世遗书,而四索竟不可得,方知稿本为蔡姓所得,不惜重金购回,昼夜手录,补其残缺,并为书写再版序言,于康熙五十四年(1711)刊行问世。尔后,分别于康熙六十年(1721),雍正六年(1728)由仙游枫溪后学进士薛天玉和仙游知县尚系闳为其补增两序,再版时汇集该书之首。
该志问世近百年中,又有一人为枫亭志书而奔波搜集,他就是林有融,名涌,字季潮,号朗如,枫亭兰友街人。嘉庆廿四年(1819)举人。道光二年(1822)宗师何仙槎视学山东,他被招入幕襄校,后掌教建溪书院,因知府被人馋贿夺位休官,有融亦辞馆返回故里五十多年。在家庐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以著述自娱。他深知国有史,省郡州县有志书。枫亭虽是海陬僻壤,但自汉代何氏九仙结枫为亭以来,代有忠贤志士,烈女节妇,孝人逸士不绝于世,实为地灵人杰之所钟,故不得不作志之。
林有融为了编纂好枫亭志书,在《螺江风物赋》和《连江里志略》两部志书的基础上,又搜集很多史料,并参阅《福建通志》、《仙游县志》等史乘。按普通志书体例,进行补充 ,改写润色,汇成志书,易名《枫亭志》于道光廿五年(1845)问世。其内容分为地理、人物、列传、艺文、事类、续编计八卷,近10万字,成为枫亭第一部志书,是研究枫亭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1999年,枫亭镇人民政府组织人员,新编《枫亭志》出版。新志分划为6卷37章143节,全书约55万字。卷帙浩繁,意新语工。它辑录经纬要求,汇集古今精华,全面系统地反映枫亭历史和现状,称得上是一部地方小百科全书。 (吴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