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许姓:“澄江”忆苦更知足
清代匾额
仙游许氏,堂号多为澄江、高山、高阳。在郊尾镇埕边村、后沈村,枫亭镇九社村、学士村采访许氏时,记者发现了两个相同的现象。其一,他们与其他姓氏共同生活,分享一方水土,甚至同住一座祖厝。其二,时至今日,许氏子孙说起本族姓氏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许就是苦,苦就是许。
今年84岁的郊尾镇后沈村村民许良统是《高山许氏家谱》的主编,他告诉记者,许氏先祖来自泉州。在闽南语中“许”的发音与“苦”相似,因此,“苦”字是许姓的别称,“同族里的人沿用旧制喊我‘苦统’,许多人的小名里有‘苦’字,房子也叫苦厝。”许良统说。
枫亭镇学士社区的许信煌初了解今报记者采访许氏的意图时,便说“是来采访‘苦’啊。”他对许就是苦是因为闽南语发音的说法并不认可,不过他认可祖先同样来自泉州。
据《闽清世谱》记载,十一世许巽,熙宁六年癸丑科进士,知归善,县有捕民为盗者,赂郡守成其狱,公验非实,赂不行,历知滁州、漳州,所至以廉洁称,人称“耐贫先生”。贫即是苦,许氏先祖中不乏品德廉洁高尚者,然而相当一部分在世时的日子过得清贫。
《高山许氏家谱》记载,稷公第二十八世孙许永昌,常在莆仙惠及霞浦沿海一带游牧鸭群。在崇贞年间,许永昌同妻子,来到惠安后龙沿海放牧鸭群。这里的海湾,每天潮起潮落,有较多的小鱼涌进内水,是适合鸭群生活的好地方,夫妻两就在此地定居。由于这里有一株千年古榕,依山傍海,坐落在五虎石山下,许永昌一家人,常在古榕树下憩息,久而久之,此地就定名为苦树脚。后来,也因苦是许姓的别称,所以该地改名为许厝。
清顺治十八年,受难于清廷的迁海令,苦树脚许氏一族迁至郊尾镇后沈村,后来子孙分别定居在后沈、刘埔、长岭,是为高山许氏的始祖。
据了解,郊尾埕边许氏现有人口上千人,其家谱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重新编制族谱,记载家族起源,传承家风祖训,近年来,村民许伯顺和许成保义务走访本村所有宗亲,除了记录老人们对祖辈的印象传说外,还梳理和统计了本村许氏族人中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人、科级以上干部等新内容。5年多时间,许伯顺和许成保一笔一划,将走访得来的信息记录在一本简易的小册子中。然而由于经费有限,时至今日,这份承载着诸多期盼的族谱仍然无法付梓。
“但是闽清许氏在做族谱时,寻访到我们这里来,我把资料提供给他们,他们已经先将此记入族谱当中了。“许伯顺说。
尽管族谱尚未成型,不过,随着多方的走访探寻,因缘际会之下,郊尾澄江许有了许多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在解放初期,本村的许氏宗亲会担着花生、红包子、红粿、肉等物品去晋江祭拜许氏入闽祖墓。许伯顺说:“当时只知道我们祖先从泉州迁过来,具体是哪里却不知道。”
直到去年,晋江马坪前坑村的许氏宗亲根据当地流传的族谱来到郊尾镇埕边村寻找同族后裔,埕边村许氏一族这才确定了自己是从何开支而来的。今年5月8日,刚刚知晓“身世”的埕边村许氏代表启程前往晋江马坪祭祖,并在许氏纪念堂、祖墓等多地合影留念。
忆苦惜甜。在枫亭九社村,老一辈耕读传家,吃苦耐劳的好家风也传了下来。据村民许朝河介绍,现在村里人大多以做土水、种田、当兵为主,也有到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打工的,大都勤劳肯做,肯拼。
许朝河说:“我记忆很好,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起的许氏家族的事情都记得,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富大贵的人才涌现,但如今大家的日子也都还过得去,这跟许氏族人吃苦耐劳知足,应该有关系吧。”
许氏图腾
许是炎帝族一支的族称。由“言”和“午”组成。午就是玄鸟又是天干重仪。“言”代表天的使者所传达的天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巫觋用天干重仪观测太阳在中午日高天的日影晷迹的变化。以这种发明和职司为特长的氏族称为“许”。始祖伯夷,太岳裔族。许本字作橆或舞。舞阳、许昌为邑地。
寻根问祖
仙游许氏由泉州晋江、惠安迁徙而来
许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关于许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姜姓,为神农炎帝的后裔。《姓源·韵谱》称:“许,姜姓,出炎帝裔孙、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周武王封伯夷的后裔文叔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市),称许文叔。其后人以国名许为姓,尊文叔为得姓始祖。这一支许氏在历史上称为“正宗许”。二是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裔。远古时期,炎帝后裔部落酋长许由率众耕种于河南许昌,故称许地。西周时期,被封许国。许由是尧舜时的高士贤人,后人以祖名为氏。
许氏入闽时间早在唐总章二年(669年)。朱维干《福建史稿》载:唐岭南行军总管陈政,统率府兵5000多人入闽。宣威将军许陶,字克甫,作为副将,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其子许天正,官前锋将辅佐陈元光平惠、潮乱。许天正官任泉潮团练副使,落籍福建,被尊为闽、粤、台始祖。明清时期,莆田许姓向外播迁,不仅向省内县市播迁,也像海外播迁。现在台湾台北市、高雄市、屏东县许姓,亦有从莆田迁徙去的。
据仙游《鲤城镇志》载:唐乾符五年许氏入闽,五代时徙居仙游来苏里(今钟山镇)呜和溪泉头。明末,京都太守许虎彪从钟山呜和迁居功建里西门(今鲤城镇洪桥街)许巷,开基番衍。据有关族谱记载,郊尾埕边许氏与枫亭九社许氏先祖由元末明初从晋江马坪迁来。郊尾后沈许氏先祖叫孔嘉公,原籍惠安许厝,清康熙元年(1662年)迁来仙游锦峰。
家风家训
许氏家训
凡为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
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勤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敬、事亲必尽孝、祀祖先必不失、巡祖墓切不废、居官必廉慎、宗族必和睦,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近声色、毋溺货利、毋亲丧不葬、毋细行不矜、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官府,营私召怨、毋奸盗刁诈,饮慱斗讼、毋坏名丧节,灾已辱先,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劝诲之,不改者与众绝之,不许入祠堂,以绵诗礼仁厚之泽敬之,戒之毋忘。
传家之宝
旗杆石承载着众多回忆
许厝前的旗杆石
在郊尾镇埕边村,规模不大的许氏祖厝看起来并不起眼,然而,当你来到这座老祖厝,不仅能看到悬挂着的乾隆年间(1787年)的“贡元”匾牌,还能发现,两对伫立在老祖厝大埕前的旗杆石,似在向世人追诉着老厝曾经的辉煌。
记者看到,祠前树立的旗杆石至今尚保留尚好,高约1.2米,宽约0.3米,共有两对四块,每对的间隔约0.3米。可惜的是,旗杆石上的石刻图案花纹及字样因年代久远,已逐渐消磨殆尽,无从辨认。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虽然常常在旗杆石附近玩耍,但是大人们不允许他们破坏或者在上面刻画,这在当地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岁月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和它留下不解情谊。
据传,在明、清科举时代,凡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门口竖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夹辅旗杆的记功石,俗称“石夹”,也有人称“旗杆墩”。旗杆石上刻有姓名、科举功名及年代。用来竖大旗的旗杆石则被认为是古代进士、举人的“荣誉证书”。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旗杆石早已超越了光宗耀祖的意义,成为古代科举文化的丰碑。
采访手记
朴素传家与时代同步
人们常说,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必有其赖以立国的优良传统;一个世代昌隆的门第,也必有其赖以持家的家训。只有找到文化之根、精神之魂,家风才可能获得支撑其不断传承的巨大力量。
在“仙游百家姓”对许氏的走访中,郊尾镇埕边村许伯顺无疑是许氏优良家风的一个缩影。
悠悠家风传古今,在采访中,许伯顺不止一次提到了“无论身处何时,一定要把艰苦朴素的作风延续下去”。回忆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孩童天天捡拾柴火,父母终日与土地为伴,许伯顺已深深将艰苦朴素生活作风烙在心间。而今,依托于良好家风的影响,许伯顺的四个子女事业有成、各有建树,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
有人说,艰苦朴素已经过时了。人们对于朴素生活往往持有一种偏颇的认识,误以为它是对贫穷的鼓励和赞美。然而事实上,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孝敬、勤俭、艰苦、朴素、真诚等风尚,永远不会过时。家风的形成,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烙印。对于今人来说,当然不可能再回到“裤子打补丁,下乡睡地铺”的时代,因为,传承好家风、好传统,并非是要接受过苦日子、脱离时代的真空教育,而恰恰是紧扣时代脉搏、注入时代内涵的家教,及其良好的家风,才依然是伴我们前行的风向标。
当下,家风是一个很“热”的词语。今天我们谈家风,没有世易时移的陌生感,因为家风仍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而传承好家风、好传统。在当今物质横飞的年代,艰苦朴素依然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好的习惯才能愈久弥坚,真正行久致远。
凡人优品
幸福年代“艰苦朴素风”
在郊尾镇埕边村,有这样一个家庭,老父亲是退休教师,孩子们也事业有成,一家相处和谐。“幸福年代也要坚持艰苦朴素地生活、奋斗,我一直这样教育儿子,儿子也是这样教育下一代的。这就是我们的家风。”73岁的许伯顺如是说道。
许伯顺的大儿子许启兴在部队任要职,二儿子许东兴为市级医院主任医师,三儿子许新兴为某中学副校长。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在埕边村屈指可数。许伯顺自己则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他告诉记者,在38年为人师长的教学生涯中,他教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欣慰和自豪。
“脚踏实地,细节影响成败。”对学生如此,对三儿一女他同样严格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才,还要守孝道、懂俭朴。由于老伴在家务农,家里的大部分花销都靠许伯顺微薄的教书收入来维持,为此他也没有少做农活。
孩子们很懂事,从小就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他们知道父亲的不易和辛劳,主动帮忙做家务、下田地干农活,让父母能够多休息片刻。许伯顺说,不偏不倚,三个儿子他都只打过一次,有时候适当的严厉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
“现在孩子们都有出息,我也放心了。我希望他们今后也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把这一家风传承下去。”许伯顺笑道。
枫亭游灯“舞龙第一人”
许阿三故居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亭游灯活动中,舞龙舞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枫亭镇兰友社区至今流传着游灯舞龙第一人许鸿禧的故事。
许鸿禧,1921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乡里人称他许阿三。学士社区年过半百的老人几乎见过或者听过许阿三,“聪明人”“讲话人”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如今,学士老街上仍保留着一座清末许阿三故居,因年久失修现已无人居住。虽然历经岁月冲刷及革命年代的风霜,但三层高度、欧式造型、雕梁画栋、汉白玉建筑等见证了它曾经的辉煌,大门正中间的“广源布行”,曾是红极一时的四个字。
许阿三家境殷实,父亲及兄弟是该布行老板,他自己则是一名厨师。清咸丰年间。当时驻在枫亭的“湖南勇”(即湘军),在观看元宵游灯之后,认为枫亭游灯没有舞龙舞狮是美中不足。于是,就教枫亭学士街许鸿禧等人制作龙和狮,并教习舞龙、舞狮的技艺,让他们掌握舞龙、舞狮的十八般技艺。因许鸿禧聪明好学,技艺过人又热心传帮带,被称为“舞龙第一人”。
此后,舞龙、舞狮成为枫亭元宵游灯的最后一项节目,也是点睛之笔。舞龙舞狮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仍有舞龙8项技巧,即潜龙奋起、翻肚、脱鳞、化马、拧肩、穿尾翻头、龙门阵等;舞狮则留下7项技巧:出洞、伸腰擦痒、哺乳、带子过溪、三进三退戏珠吐雾(高难度动作、龙狮朝天)等。
:今报记者 林群 黄剑普 余立凡 陈慧贞 实习生 陈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