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仙游李姓:翰墨丹青绘陇西

    仙游李姓:翰墨丹青绘陇西

      领 衔

      翰墨丹青绘陇西

    点击查看原图

      李耕作品《九鲤飞瀑》

    点击查看原图

      李霞作品《苏武牧羊》

      陇西是中华李氏的发源地,宋时成书的《百家姓》认为天下李氏的郡望的陇西。仙游李氏的渊源脉派主要有“汾阳李”、“邱阳李”、“白塘李”、“湖山李”、“龙洲李”、“山坪李”六个分支,分别迁徙自南安、莆田、安溪、同安、泉州、福州、南京、四川等地,后又有分支分派衍流到德化、永泰、永春、莆田、安溪、惠安、宁化、明溪、建阳、福清、福州等地,还有衍流到台湾、港澳和国外各地。

      支脉虽然繁多,不过提起仙游李氏,李霞、李耕几乎是仙游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两位近现代的画坛大家曾一度共同学习绘画,李霞年长李耕14岁,二人还与多位好友在福州创办福建现代史上第一个艺术团体。李霞被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吴昌硕称为“古典人物第一人”,徐悲鸿推崇李耕“其才则中原所无”。

      5月初,记者一行来到福建仙游李耕画院。“画坛上极少以画家之名命名。”李耕的孙子李柱追忆了年少时学画的情景,父亲常告诉他,“画画者,不可须臾离也,磨蹉之久,手腕油油,挥毫自然苍老”。这句祖传家训意指画画的人片刻都不能离开画布,要勤奋,要真诚,还要先学会做人。李柱告诉记者,家中五代都从事绘画事业,从高祖李泰始,就主张作画“真性情”、“静而求之”。

      李耕严谨真诚的艺术态度使其在书法、诗文、篆刻、雕塑、弦琴等各方面技艺造诣颇深,作品载入《百年中国画集》,他还把自己长期珍藏的320多幅作品献给国家。

      在采访中,李氏后代子孙对仙游画派先行者李霞的画技艺德也深感钦佩。李霞的画作历久弥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同时热爱祖国,曾在抗日战争中抱病卖画,捐款支持抗战,每遇公益事业,则慷慨解囊。

      岁月如梭,百年即逝。

      时至今日,仙游李氏中依然涌现出一大批的画家。武夷学院传媒与动漫学院党总支部副书记、副院长李亮正在把传统的国画艺术与朝阳的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挖掘传统艺术的强大文化基因。“在资讯匮乏的年代,再偏远的乡村都知道李耕、李霞之名,再加上观庙里各类道佛壁画的常年熏陶,这对我走上绘画之路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李亮认为,当时全县书画大氛围浓厚,李氏的家族小氛围也不遑多让,其80多岁的老父亲至今还在作画娱乐。

      “让传统国画事业带‘电’发展,与时下最时尚的动画、漫画、游戏等朝阳行业相结合,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无疑能够让曾经最有生命力的乡间艺术继续延续下去。”李亮说。

      诚然,我县境内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祠堂或道观、寺庙、亭台,各地遍布着二十四孝、求仙得道等故事。其中不乏名家壁画,例如枫亭镇麟山宫林肇棋壁画、榜头镇后坂村圆通寺陈仁鉴壁画以及榜头龙腾村玉新书院、榜头镇云山书院、度尾镇瑞云祠3处李耕壁画等,不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现存完好的名家壁画屈指可数。

      为了继续发扬和传承壁画文化,展示壁画艺术的美和教化功能,李耕画院院长李清达曾带着同为画家的儿子和儿媳,一家三口齐上阵,创作大型壁画。李清达说,“之所以在年近古稀之年做这件事情,为的是给下一代人留下文化财富。”

      “家贫子读书”是李门祖传家训,除了书画艺术之外,李氏子弟在历朝历代的仕途上也有卓越表现,“宋朝九及第”、“明时御史香”、“首登武榜眼”、“一门三簪花”,一时传为佳话。一代又一代的李氏子弟刻苦学习和钻研,在近现代也涌现出一大批为家乡争光的人,如爱国华侨李文涛、知名数学家李开泰、高级农艺师李汝梅,仙游李氏一族人才辈出。

      李姓图腾

    点击查看原图

      李氏图腾从远古走来,仍传递着遥远的信息。它来自上古的皋陶,皋陶是九黎氏族部落首领。古代黎是虎,又可以写作(豸+里)、狸、理,通假谐音作李。李姓图腾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李氏图腾的本意是:母子食木子的果实李子,旁边的白虎代表是皋陶后裔。

      寻根问祖

      第一个以“李”称姓的人

      关于李姓的起源,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人。

      南方李姓主要从北方播迁、发展来的。闽地汉族李姓居民大多是从中原南迁定居繁衍下来的。根据史书、方志和谱牒的有关记述考证,李氏入闽始源于唐朝,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唐初太宗时期,唐朝宗室支系(唐高祖的第二十子)李元祥一支为最早。第二个阶段始于唐初高宗时期,泉、潮间啸乱。第三阶段为唐末五代时期,李姓及皇室宗系南下。第四阶段是宋元时期,“靖康之变”及抗金义军中的李姓将士南迁。

      综观上述,仙游李氏的渊源脉派主要有“汾阳李”、“邱阳李”、“白塘李”、“湖山李”、“龙州李“、“山坪李”六个分支。其中有文字可稽的,以“汾阳李”始祖李圣于后汉乾祐戊申岁(公元948年)自南安县万安里迁徙到仙邑永福里汾阳定居开族最早。自中华始祖李利贞(约公元前1027年)起,迄今已在中华大地栖息衍传约110代、3000多年。截至20世纪末,有仙游李氏聚族而居的村落100多个,连同县外和海外的李氏人口,约6万人。

      家风家训

      传承家训  以励后人

    点击查看原图

      仙游李氏支脉繁多,各祠堂中悬挂着的楹联和珍藏的图序中有许多激励后人的诗文金句,现选取一部分以飨读者。

      《芹山春晓图序》:吾始祖为人淳朴,守信义,善积德,子子孙孙该继承祖宗贤风,教子读书,志在成才,发扬祖公宗德,忠于人民,忠于国家,扬名立世。

      《山坪宗祠楹联》:要号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

      《西利李氏宗祠楹联》:衍祖宗一派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维读维耕。

      《宗祠楹联集锦》:言寡尤、行寡悔,修身之本;视思明、听思聪,乐在其中。

      凡人优品

      痴呆老妇却是家中宠儿

    点击查看原图

      李庆侯夫妇(右一、二)

      5月10日上午,在榜头镇上坤村山坪自然村,提起村民李庆侯一家,街坊邻里总会竖起拇指,称赞他们家团结和睦,夫妻恩爱成楷模。

      年过六十的李庆侯育有一儿二女,早年是个赤脚医生。他的老婆陈阿龙贤惠、勤劳,夫妻俩锦瑟和谐,一家子生活安逸。

      2004年10月,一场车祸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欢声笑语。陈阿龙下田砍甘蔗,过马路时不慎被摩托车撞倒,脑部受到重创。经过脑部手术及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她虽保住了生命但丧失了自理能力,一日三餐饮食起居都需要人照顾。这可把从来没做过家务的李庆侯难住了。“幸好儿子儿媳懂事、孝顺,两个孙子都是他们自己带,还分精力照顾我们。”李庆侯略感欣慰地告诉记者,为了照顾他和老伴的日常饮食,儿子李智谦便在家经营诊所,儿媳王美琴平日里在镇里开店带孩子,隔三差五回来为老伴洗澡、分担家务,12年如一日,毫无怨言。为了不让儿子儿媳操心,没干过粗重活的李庆侯也学会了照顾老伴,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得心应手,“说话轻慢、态度温和、连哄带骗”,一家人渐渐总结出了这么一些诀窍,连两个孙子都学会了怎么“宠”奶奶。

      精神不佳的陈阿龙对李庆候却十分依赖,几乎寸步不离,谈话间,陈阿龙时而为丈夫挽起耷拉的袖子,时而将他的手捂在手心,六旬夫妻伉俪情深,感动着在场的人。经历了不幸,才更懂珍惜,李庆侯露着大白牙乐呵呵地说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知足常乐。”

      采访手记

      姓氏,永恒的血脉传承

    点击查看原图

      老人在诵读古楹联

      寻访李氏入仙的足迹,我们找到了汾阳李氏尚芬祠,一座被视为仙游李氏最早建立的祠堂。该祠堂原位于西苑乡凤山村汾阳自然村,后因为修建水库,随着村里570多位李氏族人一起搬迁至鲤南镇横塘村汾阳新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姓氏将人群区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家族,举族聚居。祠堂作为姓氏文化的象征,代表了永恒的血脉传承。即使因为无法抗拒的原因举族搬迁,后代子孙也不曾遗忘和放弃它。李氏尚芬祠堂被原地拆解、异地重组,跟随着子孙后代的历史机遇,迁徙着,繁衍着,传承着。大堂立柱、瓦片瓦当、木门竹椅……几经风霜的姓氏故事依附在祠堂古物上走出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山西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中有几句台词引人哲思:“有的时候,我突然想知道,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他们在哪里?他们会为了生下我殚精竭虑吗?在我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吗……”对先祖的遥思和怀念总是情不自禁,可能在突然发现父母的白色发际和深刻皱纹时,可能在笑看儿孙的明眸皓齿时,也可能在独自品尝深夜时。姓氏与生俱来,血脉永恒相随。

      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氏不仅关乎名字,更是代代相传的血脉因缘和文化徽章。时常有不远千里万里前来祠堂寻根认族的宗亲,这种深藏在血脉之中的家族认同感正是中华文化、民族血缘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因此,关注姓氏文化、研究姓氏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宗亲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一方面可以增强血脉的纽带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加速社会经济建设。

      传家之宝

      汾阳祠堂“原味”搬迁

    点击查看原图

      汾阳李尚芬祠堂

      5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鲤南镇横塘村汾阳新村,一排排整齐的移民楼房映入眼帘,各幢楼房前绿树掩映,生机盎然。

      二十年前,因九仙溪水利建设项目的需要,原凤山乡前县村汾阳自然村数百名村民根据政府安排,搬迁到鲤南镇横塘村,和村民们一起搬迁的还有汾阳李氏祠堂。

      汾阳李氏祠堂建于后汉乾祐年间(公元947年—950年),由汾阳李氏所建,用于纪念功勋卓越的唐、金时期大将军李尚芬。

      “那时,为了搬迁和重建祠堂,李氏后人争相出钱出力,在每个拆下的文物上标注记号,绘制图纸。几十趟地往返于鲤南镇、西苑乡之间。”村民李金仙告诉记者,现在的宗祠规模基本上是按照原先凤山原汾阳李氏祠堂的大小重新建造,祠堂依旧保留着原有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风格,并且祠堂中的砖瓦、石头、大梁、梁柱等都是凤山原汾阳李氏祠堂拆下的。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这些移民们早已融入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对新祠堂的重视却不曾改变。几年来,这里增添了健身器材、十音八乐、桌椅等,被打造成为汾阳李氏子孙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每逢节庆日,村民们便会齐聚一堂,鼓乐笙箫欢庆。当下,村民们希望李氏族人能够前来认祖归宗,将新祠堂修整得更加完善。

      三进祠堂“豪气”仍存

    点击查看原图

      宝峰村李氏祠堂

      坐落于盖尾镇宝峰村的李氏祠堂,占地约5亩,坐北朝南,鳞次栉比,各座有别。周围民房簇拥,鸡鸣狗吠声交织。

      祠堂南北主座共三进。第一进正门前的九级台阶与造型大气的石门框,衬托出祠堂的庄严古朴。门墙两侧是宽大厚实的石方柱,门旁摆放着一张长约1.5米,宽0.3米的长木凳,历经数百年仍完好,供人夏天乘坐纳凉。

      祠堂门第上刻有“白塘家声大,陇西世泽长。”“玉阶九级赐祯祥,明堂三座呈瑞气。”两幅对联。据祠堂门前石刻记载,卓垅李氏始祖十二公系伯玉公十三代后裔。于嘉靖初年,即公元1550年间,开科本村择地立业。建有明堂三座九落,俗称“卓垅三座厝九级台阶。”

      如今两侧旧日厢房大多已被翻建,所剩不多,祠堂仍颇为宽敞,足见当年祖祠规格之高。据祠堂周边的李氏后裔介绍,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人来人往,闾阎扑地,里巷遍布,好不热闹。此时祠堂虽然寂静肃穆,但是数百年来,祖上努力进取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使李氏后人依然团结一致,再创卓越。今报记者  林群  余立凡  黄剑普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