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埭头镇石城村建设“幸福家园”侧记

    埭头镇石城村建设“幸福家园”侧记

    点击查看原图  

    鸟瞰石城新貌。

      笔者近日来到了花园式的生态渔港——埭头石城,但见道路两旁长着许多芒果树和大榕树,山上也长满了各种花草树木。登上山上公园,整个石城村尽收眼底,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绿化带穿梭其间,好一幅滨海新城的多彩图景。

      “我们正加快群众住房确权发证工作,盘活固定资产,让石城人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前头。”石城村党支部书记林炳东说。人多地少的石城人既向海要效益,又向海外拓展空间,凭借劳务输出、水产养殖、海洋运输、组建经济实体等模式,全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美好家园,为石城的“幸福家园”建设写下最新最美的注解。

      完善设施 建设美丽家园

      莆田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实施,为城乡发展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石城作为我市首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之一,开发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石城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完善设施,共修建水泥村道20多条,总长度达15公里,实现全村路灯建设的全覆盖。建设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的自来水厂1座,建成防波堤和一级渔港,已完成6.5公里海岸线的护岸堤、环岛路建设和渔业生产专用码头、船坞等建设。

      在推进石城滨海宜居小区建设进程中,拆旧建新成为一个突破口。在“幸福家园”建设中,石城以“空心房”、危旧房、石板房整治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旧村改造和示范区建设。同时按照新型社区标准,坚持“一户一宅”原则,逐步实现自然村向新型社区转变。

      为构建和谐宜居家园,石城村投资1500多万元,修建4.3公里长的石城环岛公路,并完善路灯、绿化等配套项目,打造石城观光旅游走廊;投资300万元,对总长2.5公里长的渔港路进行立体整治,提升石城形象。投资1000多万元,完善公园、学校、幼儿园、文体中心、卫生服务所、社区服务中心、公交停靠站、银行网点、社区超市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逐渐开始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如今,石城山绿化面积1600亩,村道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海岸防护林造林300亩,建设村部绿化广场、公墓区绿化带、滨海防护林等一批绿化景点,绿化率达51%。

      多点开花 壮大经济实力

      石城是我市重点侨村之一,劳务出口已成为该村稳定的产业,常年保持700多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劳务输出为石城村群众带来第一桶金。

      三面临海的石城,如何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养殖,成为摆在石城村两委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他们多方取经、论证,开始引进鲍鱼养殖。养殖试验成功之后,大规模发展鲍鱼养殖业,全村共有500多人参与鲍鱼养殖。2006年建成并投产的谊来鲍鱼制品有限公司系国内首家鲍鱼加工罐头出口外资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石城的鲍鱼产业已走出了一条“专业合作社+联合体+农户”的养殖模式,形成集育苗、养殖、贸易、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养殖资产总值达到2.5亿,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

      石城通过经济合作社把村民的闲散资金积聚起来,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成立公司,投资近亿元,全民参股,购置4艘运输船,总吨位2.8万吨,由村干部和行业能人共同管理,年收入达6000万元以上。随着石城一级渔港建成投入使用,石城作为莆田沿海地区船只往来及渔货集散中心口岸的地位已更加突出。

      石城村创新发展机制,探索出“村办经济实体+农户”的全新发展模式,把个体户构成有组织、有规模的经济实体。36个鲍鱼养殖联合体,有300多农户参股,4艘运输船有440个股份组成,全民参股的高涨热情产生了“规模效应”,走出了一条“水产兴村、企业强村、劳务富村、渔港壮村”的致富路。

      富而思进 绘就绚丽蓝图

      石城变富了,石城变美了。然而,石城人并不安于现状,而是在谋划着新地发展蓝图,努力把石城半岛建成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

      在推进幸福家园建设进程中,石城以建设新型城乡为目标,配套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村庄社会管理,把石城村建设成为集“渔港、产业、新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滨海旅游名“城”,打造“中国渔村看石城”名片。为此,石城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荒岛开发上,投资3.6亿元,规划在石城东部海域构筑三帆屿防波堤,形成5000亩的水产养殖区,扩大鲍鱼养殖规模,增加海参等珍贵鱼种的多样化养殖。

      石城还积极推进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现代渔村旅游经济,将石城发展的总体形象定位为“生态休闲渔村、宁静度假港湾”。目前,石城已着手进行护岸堤、环岛路、绿化带、休闲文化设施、滨海度假村和假日酒店建设,结合本村实际推出休闲渔业、乡村旅游、滨海度假等观光项目,主要发展渔村小吃、渔家小住、游艇基地、海滨浴场、岛屿观光、垂钓、冲浪运动等,努力打造滨海生态型的度假观光旅游胜地。  唐群英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