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莲20多年真心服务群众受称赞
“莲姐,你顾不上照料自个儿坐月子的媳妇,却连着几天在医院为俺媳妇端汤端饭洗洗刷刷的,我这老太婆真不知说你什么好!”“阿婆,您老千万别这么说,您和尾妹为计划生育做了贡献,我得感谢你们还来不及呢!”
沈尾妹是村里的二女户,丈夫身体一直不好,又没有什么手艺,只能打些小工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入不敷出。去年,林太莲为她家申请了“低保”。不久前,沈尾妹突发阑尾炎住进医院,丈夫在外打工,两个女儿年纪小还要上学,婆婆年岁大了且腿脚不方便,这可难住了尾妹的婆婆。老人想起了好心肠的林太莲,太莲知道后,叫姑姑来家照料自己还在坐月子的媳妇,揣上两套换洗的衣服就往医院赶。悉心周到的伺候引得同室病友直羡慕:“尾妹,你有这么好的婆婆真是好福气!”尾妹感激地说:“莲姐不是我婆婆,她是我们村管计生的头儿呢!”
于是便有了几天前开头的对话。原来,被人们亲切叫着“莲姐”的是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的计生管理员林太莲。今年50岁的她,在计生管理员的岗位上做了20年。村里的计生“账本”她是装在心里,记在脑里: 哪家媳妇生了崽,她总会拎上些鲜蛋上门探望;谁家姑娘要出嫁,她忘不了送上《新婚青年读本》和避孕药具;哪个育龄群众要外出经商打工,她总会及时地把《婚育证明》送到对象手里;哪些计生户家里碰上挠心事,她总会隔三不隔四地帮着想法排解……林太莲心里装着育龄群众,掂着帮着计生对象,所以村里不管是上了年纪的阿婆,还是中青年育龄妇女,都亲昵地管她叫“莲姐”。
1994年,村里的计生管理员因年纪大退了位,许多人都不愿意接手计生这“天下第一难”的差事。村两委硬是把30岁的林太莲拽上。开始丈夫和公婆都不同意太莲揽这活做。太莲对他们说:“计生工作是不好做,容易‘得罪’人。但咱樟林是个有7000多人口的大村,总得有人来做这事。我就试着做一两年吧!”不经想,林太莲在村计生管理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头。村里的计生水平连年稳居全镇23个村居前五名。她用真心为村民服务,用真情为育妇做事,博得全村老少叫她“莲姐”,每当人叫她“莲姐”时,她嘴上挂着笑,心里像喝了蜜。她觉得一声“莲姐”既是对自己人品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
林太莲说“让计生户刨穷根,走富路是村干部的本份,只有计生户生活得像模像样,我们的计生国策才会更好的贯彻实施。”卢金仙是村里的二女户,自己偶尔外出打打工,做点力气活,挣些汗水钱,妻子秀华在家做农活。日子过得不宽裕。2010年,林太莲为金仙夫妇申请了2万元的“幸福工程”贷款,又让丈夫把积攒的4000元借给他们,帮着张罗租下一坎店面,做起了生意,当上了“老板”。两年的精心经营,卢金仙还了贷款还了债,还有几万元的积蓄。妻子秀华逢人就说:“多亏了莲姐当初费心费力,要不我家可能还会为油盐酱醋柴操心呢!”去年6月,黄秀华生下了第二个女儿,林太莲三番两次到秀华家叙家常,议发展,把政府对计生户的优惠政策说进秀华夫妇的心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女儿出生后三个月,卢金仙与妻子秀华一合计,乐意地做了绝育手续。
林太莲常说:“计生管理员不是‘官’重在‘管’。只要真心为计生对象做事,就会换得真情还。”2012年,12组的魏丽华生下一个男婴后不愿上环,太莲了解到她家缺少发展门路,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就找上门来,借给她3000元钱,又从村里争取到2000元的扶助金,让丽华的丈夫饲养家羊,由于羊群是放养的,专吃青草、饲料,不喂添加剂,许多买家争相抢购,这一年丽华家单喂羊纯收入近三万元,乐得夫妻俩主动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还把喂羊的技术向邻里传授。丽华说:“莲姐关心俺,就像当年我的娘。” 林翰 林文守 翁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