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百姓莆阳

    百姓莆阳

      参商易位,斗转星移,当历史的大门被岁月之手重重合上,我们感受到的将不再只是某个家族的荣耀,更有一代代莆田人自强不息的品格和争先恐后的风气,并最终形成了莆阳大地上蔚为大观的人文气象。

      一个关于“八闽”由来的说法是这样的:永嘉年间,具体说是公元308年起,为躲避五胡乱华的狼烟,先后有陈、林、黄、郑、詹、邱、何、胡等中原八姓衣冠士族远涉入闽,渐次点燃此间文明的灯火。

      后来,八姓入闽被史学家们公认为是历史上汉人的首次大规模迁徙。翻开历史长卷,自河洛文明诞生以来,作为华夏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便屡屡在分合破立、逐鹿问鼎的厮杀中首当其冲:前有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后有三国时期的群雄对峙,中间更夹杂着不计其数的庭变兵谏。因此,与其说这次南北交融的契机,是源自于入闽始祖的恐惧与怯弱,倒不如说是他们对战争的唾弃和对权力的厌恶;在他们身上,除去了抛家舍业的勇气和豁达,更多的是一种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出世的向往。所有种种,都为后来“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莆田现共有姓氏725种,其中前十大姓分别是陈、林、黄、郑、吴、李、张、蔡、王、刘,而詹、邱、何、胡则都排在了第21至50名之间。这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字,实则暗藏波澜:从西晋到当今,从福建到莆田,浩如尘烟的家族在时间与空间的彼此交织中,都各自推演出了怎样的命运?

      沿着324国道一路向北,过江口大桥后,会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域现象:公路右边是隶属于福清市新厝镇的桥尾村,而左边的园下村和园顶村则仍归莆田管辖。两个村子中的居民大都姓关,一座宗祠被建在了交界处。为了纪念和传承家族谱系,这里几乎所有的民居都题写有“蒲坂家声大,霞溪世泽长”的楹联,或是在大门上方高悬镌刻着“蒲坂流芳”的横额。蒲坂,即今山西省永济市,是关氏的一处郡望,霞溪则是它的堂号:郡望和堂号绘制出了一个姓氏衍派的空间坐标系。从地理上看,由于扼据莆榕要冲,关氏称得上是莆阳第一姓。

      不仅于此,在园下园顶关氏的身上,亦折射出整个莆阳最为普遍的族居生态:每个自然村几乎都有各自的望族,不少村庄更是直接以姓氏命名,如江口镇的梁厝、国欢镇的黄巷和鲤南镇的郑墓等;就姓氏本身而言,“××家声大,××世泽长”的楹联和“××流芳”的横额也早已形成了一套被广泛应用的标签范本。一般来说,被用作堂号的词语多为地名,但也有例外,一部显赫家史、一位翘楚宗亲甚至一段美谈轶事也常被冠诸“流芳”之前,如翁氏的六桂流芳、王氏的开闽流芳和蔡氏的荔谱流芳等,求同存异间,辉耀着此地璀璨的人文积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陈林半天下,郑黄满地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让白手起家的各氏先祖,在蒲草丛生的盐碱地上,纷纷培育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样的追问,常常会伴有绵延的回声,撞击在祠堂家庙的梁柱间,旷久弥清……

      四大家族中人数最多的陈姓,始于莆田首任县令陈迈。他是陈氏入闽始祖陈润的裔孙,祖籍河南固始,公元617年领泉州兵马镇守莆田,自此开启了“莆阳十八陈”的序章。后十八陈里,又以玉湖陈为最,其祖居地在今镇海街道的阔口社区;除“颍水家声大,玉湖世泽长”外,又有着另一姓氏楹联——“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二丞相即陈俊卿和陈文龙,后者更是在南宋抗元战争中英勇殉国;从陈仁到陈文龙,八太师中既有治世贤达,亦有板荡诚臣。可以说,玉湖陈的家史亦是大宋的国史,它们彼此见证,相互依存,荣辱同在,休戚与共。作为那个王朝的殉葬品,玉湖陈的辉煌直到最后一刻,亦平添了几分悲壮。

      与陈氏的显赫家声相比,莆阳林姓有过之而无不及。林茂,祖籍江苏下邳,闽林始祖林禄裔孙,公元583年由榕入莆,成为四大家族中最早定居莆田的宗氏。其后人又开宗立派,分为金紫林、阙下林和九牧林三支,以后者传播最广。九牧林,唐林披所生九子皆官至刺史,故有该称;其次子林藻更是荣登莆阳进士及第者之首。与其他姓氏不同的是,九牧林的楹联一改千篇一律的窠臼,而是沿用了宋仁宗的赐诗句“乔木盘根大,猗兰奕叶鲜”;此外,与玉湖陈异曲同工的“一门二圣人,三代五廷魁”,亦重申了妈祖文化创始人林默及三一教缔造者林兆恩的深远影响。

      到了唐朝,黄姓与郑姓先人亦相继由福州迁居莆阳。黄岸,祖籍河南固始,闽黄始祖黄允裔孙,公元761年辞桂州刺史后立户莆阳,“江夏黄氏”从此落地生根。其后人有唐末知名高僧妙应禅师,也有五代年间被誉为八闽文章初祖的黄滔,尊崇地位可见一斑。郑露、郑庄、郑淑,皆祖籍河南荥阳,闽郑始祖郑昭后裔。公元785年,从兄弟三人在莆田南湖开辟书堂,弦歌倡学,史称“南湖三先生”。而后,莆阳教育一度崛起,赢得了“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雅誉,其独步八闽的科举盛况,亦从此拉开帷幕。

      四大家族外,吴氏和李氏的递演也值得一番称道。唐朝年间,先后有祖籍河南固始的吴兴、吴祭二人入莆,前者修筑了莆田境内最早的水利工程——嗣何陂,后者则被追认为吴氏入闽始祖。李氏现为全国第一大姓,其入闽始祖李万康的后代定居莆田,开“白塘李氏”衍系,“唐室安王裔,宋朝制干家”的独特楹联,则将家族的龙脉渊源尽述无余。

      值得一提的是,今人林祖韩先生曾为城中的黄滔祠撰写了一副长联: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规正许功,闽海一时称乐土;延福世书香,甲族开东里,文章初祖,莆阳千载仰高贤。参商易位,斗转星移,当历史的大门被岁月之手重重合上,我们感受到的将不再只是某个家族的荣耀,更有一代代莆田人自强不息的品格和争先恐后的风气,并最终形成了莆阳大地上蔚为大观的人文气象。

      毋庸置疑,随着莆田的高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必有更多的人来此定居;不同地域间的文化撞击、不同人群间的交流融合,也必将重塑百姓莆阳的崭新面貌。但不变的是,它们所遗留下来的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必将继续砥砺着人们奋勇前行……郑龙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