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发射基地两名了不起的仙游人
李庆忠:乡音依旧情更浓
图为李庆忠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昨晚,当记者打通参与神舟十号后勤保障工作的仙游人李庆忠的电话时,他听到是家乡的仙游今报记者后,十分高兴,主动用莆仙话与记者交流,他说,好久没有听到家乡话,在外时间长了,格外思念家乡。
谈到这次参加神舟十号发射的后勤工作时,他非常谦逊地说:“我只不过是许许多多科技工作者中最为普通的一员,做了自己本分的工作。”其实,航天人,除了各系统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外,其他科研人员大多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而李庆忠这些为航天人做医疗和其他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更是藏在幕后的幕后,不太被公众所知晓。
李庆忠是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人,1984年从度尾中学毕业,考上广东第一军医大学。1989年大学毕业后参军,一直在部队医院工作。 24年当兵生涯中,他虽然每隔两年就回家探亲一次,但总是匆匆的回、急急的走,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当记者提起要到他老家采访时,李庆忠沉默了好久,他说家里只有一个嫂嫂。想到早逝的父母,李庆忠一阵伤感和遗憾。 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在人生的天平上献身国防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很难达到平衡。”父母身体不好,他没办法照顾;父母疾病缠身,他虽是医生,也没有时间为双亲治疗。2010年,他的母亲病危,他虽然昼夜兼程赶回来,但仍错失了与母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站在母亲的遗体前,他悲痛不已,既为失去亲人而痛哭,更为没能很好地为母亲尽上一份孝心而内疚。“当下我唯有更加勤奋工作,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才能弥补我愧疚之心。”
李庆忠现任513医院外科主任,负责为所有航天人包括航天员提供医疗服务。他今年47岁,但军衔已经是大校。每当有重大任务时,也是李庆忠最忙的时候,在发射倒计时的现场,他都会来到最前线的一个临时的紧急医疗室,为在关键时刻因健康状况倒下的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昨天夜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庆忠电话告诉记者这些往事时,显得十分低调。虽然手机信号有时忙音,但过会儿,他又打过来,老提着家乡的人和事。他说,最近一次回家乡,是在2012年元旦,看到家乡的马路修宽了,买车、盖房子的人多了,红木家具展厅一家挨着一家,乡亲们的就业率高了,日子过好了,他打心眼里高兴。他通过仙游今报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祝愿家乡人民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临近结束时,李庆忠详细问起了仙游今报创刊的事,他寄语今报越办越好,架起家乡与海内外游子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与记者相约来年回乡会面。
阮燕美:老家很远心很近
昨晚7点多,阮燕美娘家人依旧围在电视前,观看神十飞天的相关新闻。
本报讯(记者 蔡晨晖 文/图)6月11日晚上7点多,仙游郊尾镇阮庄村的阮燕美娘家人依旧围在电视前,观看神十飞天的相关新闻。尽管没能看到女儿的身影,但是阮燕美的父亲却觉得骄傲而满足,因为他觉得神十的成功发射中也有他女儿的一份功劳。
阮燕美是酒泉卫星发射场的一名总体网系统指挥,参与了神十发射的全程。33岁的她是郊尾镇阮庄村人。神十成功发射当晚6点多,记者来到她家中采访。
憨厚的阮燕美父亲阮建畴听说老家记者过来,特地出去扛了一箱矿泉水回家。他说,下午4点左右,他女儿在办公室里打了个电话回家,交代家人观看神十飞天直播。阮建畴说,他女儿初、高中曾在仙游一中读书,2002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从神舟四号到神舟十号,11年来,他女儿都在发射场一线工作。由于工作场地闭塞,一般两三年才能回来一两次。
阮燕美的丈夫是江苏省徐州人,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孩子5岁。阮建畴说,他女儿也经常叫他过去玩玩,可是听说那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坐火车过去来回便要花去8天,即使坐飞机来回也要4天,所以就一直没有动身。“女儿从幼儿园开始时,就非常听话,很会读书,也很孝顺、很勤劳”。
当晚,征得阮建畴的同意后,记者通过电话与阮燕美取得了联系。知道是家乡记者,原来话语不多的她便慢慢拉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看到神十成功发射,她很感动、也非常高兴,但并不特别激动,因为这么多年来她经历过类似场景已有太多次,也经历了太多感动。
酒泉基地夏天热,冬天冷,有时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而且物质匮乏,因为交通问题,自己的孩子与许多同龄人相比少了太多童年的快乐,而且见识受限。不过,尽管如此,一家子还是很有乐趣,有空时就包包饺子,喝点啤酒。多年来,阮燕美早已心态平和,适应了这种工作环境。
“选择了部队,人生的路就已经定了一大半,我们必须往前走,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一点小成绩。”目前已是技术少校的她,对于自己的未来,她充满了信心,“干任何一行,只要你爱上它,并付出热情和努力,你就一定会有收获”。郑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