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陈峤开创仙游科举先河
□游心华
根据唐代国家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界於今县西北十五里,置清源县。天宝元年(742年),移至今理,改名曰仙游县。”仙游置县后,多少文人士子朝思暮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鲤跃龙门,金榜题名。
经历了整整189个春秋,唐文德元年(888年),仙游县破天荒诞生了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陈峤,他以一甲第二名(又称榜眼)的优异成绩名列皇榜。一人得道,百里沾光。陈峤出生的农庄叫后坂,因为他率先蟾宫折桂,开创仙游科甲新纪元,他的家乡后坂荣膺“坂头”“榜头”(寓意榜首)盛誉,乡里随之得名“折桂里”。
但由于年代久远,宋宝祐五年丁巳(1257年)的《仙溪志》和明朝的《仙游县志》在《选举志》里竟把这位天之骄子遗漏了。县志称:“唐重进士科, 莆始于林藻、欧阳詹, 仙游始于陈乘(乾宁元年894)、杨在尧、陈光乂(陈乘弟)。”显然陈峤的名字被排除在选举志外,幸好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重修《仙游县志》时作了补充和修正,挽回了这一缺失,让陈峤重登选举志。
仙游县志卷之二十九·选举志载:“陈峤,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戊申薛贻矩榜,官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按:陈峤世居折桂里后坂,子孙登进士者十余人,有绣衣坊在。”同时,还加了按语:“唐·郭《志》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归仁绍榜列郑淑为进士。按:淑与露、庄,梁、陈间入莆,官别驾。自梁至唐咸通,历四百余年,郭特因其家谱而书之,失之不考已不待言。且归仁绍榜系十年,而郭书元年,尤为无据。至陈峤为仙人林《志》‘坊表’中明系之,而郭又遗之,今《志》为陈峤开科,从其实也。”由此可见,陈峤进士及第比陈乘(乾宁元年894)早六年,是仙游史上名副其实的首位进士,也是兴化军(莆田、仙游、兴化三县)陈姓孕育的第一位进士。
且看民国时期的《仙游乡土地理志》是如何记载这一事件:“科第始于陈峤,仙邑自唐代开科,人文蔚起,冠于八闽。陈峤,在唐僖宗文德元年戊申,登状元薛贻矩榜,且子孙登进士者十余人。后,此邑人士,或经济著于庆历,或忠谠闻于元祐,皆掇巍科后先辉映,至今载于邑乘,称为乡贤焉。”
另据方志载:陈峤,字延封。先祖迈,唐初为莆田县令,因家于莆,峤有兄弟九人,皆力儒学,峤其长也,峤弱冠能文,与许龟图、黄彦修居莆田北岩精舍(今广化寺)五年、复居北平山读书。光启四年登进士,莆自贞元中(791年)林藻冠东南科第,十年后许稷继之,其后词人亹亶,若陈厚庆、陈泛、陈黯、林颢、许温、林速、许龟图、黄彦修、许超,林郁俱以梦笔之词,盖金之学,但半生随计而未取进士,因旷乎百年。至峤,始追林、许之后,自是徐寅、黄滔、翁承赞起而继之。峤第进士,初授京兆府参军。王审知帅闽,征峤为大从事,进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年七十余卒。
《八闽通志》“仙游山川篇”对此也作了如下记载:“九仙山南有候坂高平山,唐陈峤世居焉,东有仙迹石(圆通岩胜迹)”。同书《莆田山川》载:“福平山在兴教里,侍御史陈峤基在焉”。陈峤祖上原居莆田县城郊延寿村,后裔有“十八陈”,其中的一支后迁入仙游候峰(今榜头镇后坂山)。陈峤因出身书香门第,家声显赫,使他的身世更加具有神奇色彩。其实,他这个进士实属来之不易,曾经三考三落,直到63岁才得遂青云之志,可谓“大器晚成”。陈峤历尽三十一载辛酸苦楚,终于名动京师,官京兆郡参军。司空王审知主闽,委以大任,授予大从事、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升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辅佐审知治闽,益贤其参画。相传直到古稀之后方才完成洞房花烛,陈峤晚娶本是个人小事,却被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揽进书里,一时传为笑谈。冯梦龙在《古今谭概》写道:闽人陈峤,六旬余始获一名(进士)。还乡聚儒家女,一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卺之夕,文士咸集,悉赋催妆诗,咸有“生荑”(枯木逢春)之讽,峤亦自成一章,其末曰:“彭祖尚闻年八百,陈峤犹是小孩儿。”座客皆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