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蓝溪捣月》石刻的由来

    《蓝溪捣月》石刻的由来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里人著名国画家林肇棋,倡导重修蓝麓桥(今改名学土台斗桥)。动工后的一个下午,在溪流南侧挖到一块近似三角形的绿豆色石,平滑耀月,石的总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厘米。据父老相传,系是端明殿大学士蔡襄之母亲卢氏夫人夜间寻月的洗衣石。肇棋先生喜得绿宝瑰石,亲笔撰写文与诗并精心镌刻,书以“蓝溪捣月”四个大字撰文:“父老相传蔡端明母卢太君未字时寻月捣衣于此,甲寅夏日重修蓝麓桥,堤增一扶梯径长九仞,勒诸施者名,并题怀古一石云:‘陈庐圆畔蓝溪头,古月还留一勺湫,蔡母捣衣声已渺,何妨涤砚溯前流。’”落款为颐道人两个图印章。石刻草书笔力雄健。时人赞“石头、文、诗、书法、刻工”五绝。这块《蓝溪捣月》石刻一直镶嵌在学士社区新店自然村“会龙境”土地庙里的墙壁上,供各方游人参观欣赏。村人为了防盗,将庙门两边用铁栏杆并铁门加固,由专人负责加锁管理。东海镇东沙蔡襄纪念馆的理事们曾经多次欲以高价购置搬到蔡襄纪念馆内陈列,却都被新店村民谢绝。蔡家后裔子孙常将此绿宝瑰石的文与诗摄照作为纪念,仙游县文物馆也只能依样塑雕陈列。

      何谓蓝岭与蓝麓桥,它同蔡襄的母亲卢夫人寻月捣衣有何关系呢?

      蓝岭,位于登科山南岭,俗称南岭头,相传北宋天圣年间,有一位姓蓝的塾师,才华出众,满腹经纶,但是怀才不遇,屡次不第,只好执教生涯,在南岭头设帐授徒讲学,惠北及枫亭一带贫苦的农家子弟,慕名来此求学就读。时值蔡襄的父亲蔡秀,因操劳过度,累成疾病,无钱请医救治,终于病逝,只有入土归安,葬于枫亭九社蔡坑村王厝后山。蔡襄的母亲卢太郡,欣闻南岭头学馆的蓝老师饱学多才,教育教学有方。馆地又紧靠娘家陈庐园不足半里路程。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为了望子成龙,只好含泪地离家出走,从儿子出生地的连江里青泽亭卧牛山(今枫亭九社村),带着俩兄弟(蔡襄、蔡高)寄居陈卢园外祖母家。卢夫人是个贤慧的良母,勤劳俭朴,忠厚的农家妇女,当蔡襄俩兄弟第一天上学馆求学就读的时候,只有各穿一套节日喜庆没有补钉又整洁的衣服,常是白天穿、夜间洗,一更换了就要马上用竹篮装了拿到邻近蓝麓桥下去漂洗。连夜烘干了,留第二天给俩兄弟再穿上去学馆求学读书。

      一天,仙游县尉凌景阳游览会元寺塔斗山天中万寿塔,途经会心书院,亲眼见到蔡襄小小年纪能写出一首极富哲理的诗句: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塔斗山植松》仅以四句二十八字,向世人说明一条真理;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今日“塔高松矮”,他日“松高塔低”,客观世界非一日不变。凌县尉对蔡襄、蔡高俩兄弟的聪明灵敏,便给讲授经书。凌县尉任期满后,为使其兄弟继续读书,亲自送他们进兴化军学校就读。宋天圣八年(1030),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宋景祐元年(1034),蔡高登进土第。后来卢太郡被宋仁宗封为太郡郡君,赐凤冠霞帔。宋治平三年(1066),卢夫人因病求医治疗无效,归逝于杭州,享年九十二岁。蔡襄扶柩运回枫亭九社蔡坑王厝山后与父亲蔡秀合葬。蔡襄在故里守制之年,为了纪念这位博学多才,杰出的蓝恩师的启蒙之功,经周边的里人拥护赞同,将蓝老师设帐授徒讲学的南岭,号名为“蓝岭”,其境曰“兴龙境”,时人为怀念蓝老师辛勤育苗,撰写一对楹联,上联是“兴业建勋蓝出色;”下联是“龙行虎歩岭留名。”这对楹联,民国初期军伐混战,路经蓝岭,庙宇烧毁,楹联从此也消失无存。

      蓝麓桥位在登科山南岭脚北侧今学士社区新店,跨七宝街两自然村,古称“坑边桥,”南岭号叫“蓝岭”后又叫“蓝麓桥”,民国时期至今改称为“台斗桥”。当霞桥没有架建桥梁之前,它是福厦必经之要道,它的溪水发源于天马山脉隶属仙游县连江里古院龙天寺门前的一坑垅俗称水头白的“鲤鱼跃龙门,”其坑水潺潺流入霞桥港,成为溪海会流,它的上游曾是古驿道上通省、郡、府,下通泉、漳。坑边有一座驿舍,其时人们叫它后垅驿厝里。随时势交通道路的演变,路改下游蓝麓桥为要道。中游于1958年由学士社区干群修建一座名曰“田中水库”。库水灌溉学士全境上、下两洋的农田作物。

      林肇棋(1859—1930)年,号颐道人,连江里学士社区新店自然村人。自幼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兄又早逝,由寡嫂苏氏培养成才。肇棋在困境中。矢志习画,年轻时已显出才华所作的山水画法自然,墨分五色,气象万千。他擅长翎毛画,绘《龙》《虎》《猴》《鹿》甚为传神。成名于清光绪年间,驰骋画坛,与李霞、李耕先后齐名,成为东南画派主要代表之一。其传世作品有龙、虎、猴、鹿和山水花鸟,“名鸣于世”诗、书、画有金石艺术俱工,誉满八闽,家藏遗墨因遭兵燹,今已无存。零星作品散失海内外,已甚难得,枫亭麟山宫墙壁画是肇其的真迹,现存遗墨有19幅及四大金刚天王等国画均绘于清末年(1909),画面上留有肇棋的落款颐道人,或篮麓笔名。在学士社区园坪兴盛庙和惠北东吴村的尼姑庵里,也有林肇棋落款的墙壁画。有的收藏在县文物馆,也有他的现存书法古刻,除《蓝溪捣月》重修《太平桥碑记》和塔斗脚下“虞峰晚眺”,等均是林肇棋书定并亲自镌刻的。肇棋的作画收入常用作公益事,如独资整修天中万寿塔,朱子祠和蓝麓桥等。他的长女儿林兰英是台湾省女画家之一。1958年,林兰英寄回四幅画作品参加仙游县举办的“纪念蔡襄暨仙游书画展览会”,获得较高评价。 杨盛仁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