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相映 归朴返真——序郑金铸《朝花夕拾》摄影艺术专集
郑金铸摄影作品集《朝花夕拾》
摄影艺术同文学艺术一样,通过作者采用各种形式反映时代特质,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生存状态,美好地展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实施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意愿,从而使受众从中受到启迪与艺术享受,达到作品预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看了郑金铸先生送来的《朝花夕拾》摄影艺术专集样稿,感触颇深。这部作品由场景再现转向情感表达。用影像诠释人文精神,生动地展现人间发生的典型人物真实生活状况与凸显的精神诉求。在这些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人物影像等作品中,作者以镜头为笔抒发真情实感,光影相映,归朴返真,融入伟大时代,讴歌平民百姓的创造性劳动,礼赞祖国的山川风光,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作品构思独特,主题突出,思想鲜明,不愧是一部撼人心魄的佳著。
这部作品分四部分。一是民俗风情,二是自然风光,三是纪实生活,四是影像记忆。
纵观整部作品,既有平民百姓的个性展示,又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职业写真。由于作者足迹几遍大江南北甚至欧亚国外,照片所表现的人物世界就风情万种:怀春的少女,蓬勃刚劲的生命体征,其乐融融的祖孙,和谐的婆媳,和睦相处的邻里大妈,人生晚年的老有所乐,相濡以沫的幸福老伴,知足常乐的老人晚景,热爱劳动的青少年以及继承发扬祖先手艺的艺人,等等。作者都以不事夸张渲染的变现手法,揭示人类生存的崇高境界。
作者系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又是我认识多年的“三栖记者”,既是新闻、摄影记者,又是著作颇丰的作家。在长期从事新闻和艺术摄影生涯里,他是不喜欢使用暗房技巧和PS手法处理摄影作品的,以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倾尽心力,殚精竭虑地从光线运用、角度选择、寓意表现、情感融入等方面都能运筹帷幄、高层建瓴。使作品纯朴无华但又美感十足,场景再现但又不失诗情画意。可以这么说,这本专集有其深刻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时代的朝气,高扬对社会的道德关怀和民生情愫,彰显了作者光明追求与理想渴望。
在对民俗和人物动态瞬间的把握等艺术功力外,作者对大好河山也情有独钟。大自然的美赋予了作者鲜活的体验。如险峰狭道交织出的峻峭之美,山林农舍组合的田园之恋,湿地茂林的飞翔之姿,拱桥亭阁的侧影之妙,乃至碧波荡漾的周艇之闲,长桥小溪的壮阔与恬适,水车小屋的幽静和情趣,都具较强的视觉美感,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作为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秘书处负责人之一,郑金铸有缘去过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采风。山区小兄妹的捣糯米糕劳作,海岛渔民的海上作业,民俗出游、踩高跷,各种民族服饰的展示,乃至节日文化,嵯峨寺庙,晨钟暮鼓,各种文化习俗都被他的镜头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作为中华妈祖文化发祥地的地市报记者,故乡钟灵毓秀的妈祖风光陶冶了他的情怀,升华了他新闻和艺术摄影的巨大功力。他不少的妈祖文化作品不时见诸报刊杂志。他以赤子之心感恩生养他的土地,那是一块文化积淀丰厚,妈祖灵光照遍全球的名邦圣地。也是孕育他文学、摄影的一片热土。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常常融入他的文学和新闻摄影作品深处,闪射出不朽的光辉。难以计数的作品给了他力量和不懈追求。他用一颗善良友爱的心去不断回报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利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为这些容易让人遗忘的角落帮其励志,帮其鼓与呼。
十年多来,郑金铸的名字是同无数面感谢锦旗和接二连三的荣誉和获奖证书联系在一起的。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摄影家(十杰)”、“福建省第五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蝉联两届“中国地市报十杰摄影记者”等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先后出版了《涵江潮》,《情系闽中》、《十年放歌》、《壶兰走笔》、《梦恋家园》、《沃土深情》、《郑金铸马运根摄影作品集》等7部个人专著。
这位一路被破格提拔的地市报高级记者、副社长壮心不已,他告诉笔者,每一次成功都只是他的起点,在人生道路上,他愿意有停靠站,但不想有终点站。
作为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秘书处的主要负责人,我祝贺郑金铸这部摄影艺术作品的正式出版,并有理由相信他将继续不断的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是为序。◎郑石明
(作者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