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莆田“七月半”(中元节、鬼节)

    莆田“七月半”(中元节、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莆仙百姓称为七月半,又叫中元节。

      据传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主管间祸福的神灵~地官来到人世考察和判定人间善恶的日子。因此,在“中元节”,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拜祭地官是尊奉神灵;祭祖是为了尽孝;普度,是为仁义。其基本内涵,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产哀思。

      据说中元节的风俗,是唐代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在旧时,每年中元节,莆仙戏(或莆仙木偶戏班)必演的传统剧目是《目连戏》(上本《傅天斗》36出、下本《目连救母》78 出,上下本《目连》共114出,据说能演出七天七夜)。考其来源,最早的当是佛经。即取材于《佛说盂兰盆经》和《佛说报恩奉公瓦经》《撰集缘经》《杂譬喻经》等佛经。

      莆仙中元节与全国一样,也是以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为主要目的。一些乡村,这个节俗也有祭祖活动。莆仙中元节前,在七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各家已先摆设祭品,恭请祖先返家,即俗称“接公妈”;一些人家,还按古时的俗例,将香案桌上的“公妈龛”打开,呈现历代祖先的牌位,以及将历代祖宗的画轴,挂在厅堂的四壁,先供奉茶点,以待十五日大祭。七月十三日,已出嫁的女子,如娘家父母双亡,或亡故一人,这一日,女儿领夫婿携儿女要回娘家哭奠“送纸”,称为“送头年纸”,祭品为果品及猪头、猪脚、金粿(用干旱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冲水过滤后,成为含碱的“金水”和糯米磨粉搅拌成浆,蒸成带金色的米粿,也有用小米磨粉拌“金水”蒸成金粿)“薄荷糕”(以上等冬米舂细、过筛、拦上白白糖、压实后,置于蒸笼中蒸制而成,同时还加上少量薄荷,故名)和纸箔;娘家收礼之后要回礼,一般要送红灯笼一对、碗十个、婴儿坐用的“车椅轿”一架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家表示添丁幸福,生活甜美。此项风俗,民间称为“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

      七月十五日主祭日,亦称“接公妈”。这一天,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在外省市工作、打工的亲人,赶回家乡,全家人聚集一堂,共祭祖先。这个时节,因为天气炎热,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各家祭品,一般以素菜、干果为主,避免食物霉变。所以,主祭品主要是金粿和薄荷糕。中元节晚上,莆仙一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孟兰会,沿海民间也有“放水灯”(用白纸叠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飘水上)的风俗。 七月十六日,各家举行“送公妈”,中元节主祭至此结束。

    ——————————————————————————————————————————————

      “七月半,公妈热”

      莆田民俗,每年农历七月半都要举行家祭,所谓“接公妈”“列代公妈总请”。莆田接公妈,绝大部分乡镇都在农历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举行,很少在十五日举行家祭。所以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都叫“七月半”。《宋史·礼志》记载:“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十三日迎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十六日送节”与莆田风俗中元节大同小异。莆田风俗十三日接公妈,不是单指阿公(爷爷)、阿妈(奶奶)而是指历代祖考妣、指历代祖公、祖妈,“考妣”指逝世的父母亲,所以成语有“如丧考妣”之词。

      关于莆田七月半习俗《莆田文史资料》载:“莆俗出嫁女子,其父母己殁或一人先殁,出嫁女子必须送礼于娘家,谓之“送纸”,第一次送纸谓之送“头年纸”。如果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所以入境而问俗,不要让亲人造成尴尬的境地。“送纸”之例至出嫁女儿逝世为止,最多至外孙一世为止,并非代代相传,但祭业指定为送纸之用者,虽历久亦送。

      “家祭”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至于说“七月半,公妈热”,一般指中元节正处于立秋处暑之间,气候炎热。所谓“立秋处暑,热死老鼠”。但是《莆田岁时记》记载:“是节焚化以纸钱为巨,焚化时,火焰上天,故俗称‘公妈热’”。

      汉语词汇丰富,词义有本义、引伸义、比喻义。“公妈热”不止指气候炎热。还可引伸解释为中元节接公妈族人“亲热”、“闹热”,也未尝不可。戴金赐

    ——————————————————————————————————————————————

      老一辈“七月半”话民俗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七月半”。祭祖行孝是我市许多乡村过节的主题。市民们是怎样过节的呢?笔者走访了涵江区民俗协会的刘金林老人。

      刘老告诉笔者,在我市的沿海和山区,过七月半的风俗有些不同,但大体上从七月十一和十二,家家户户会预先摆设祭品,恭请祖先返家,俗称“接公妈”。有一些人家,还会按古时的俗例,将香案桌上的“公妈龛”打开,呈现出历代祖先的牌位,以及将历代祖宗的画轴,挂在厅堂的四壁,先供奉茶点,等待十五大祭。七月十三,已出嫁的女子,如娘家父母双亡,或亡故一人,这一日,女儿要备办祭品,领夫婿携儿女回娘家哭奠“送纸”,称为“送头年纸”,祭品为果品、猪头、猪脚、金粿、米糕和纸箔;娘家收礼之后要回礼,一般要送一对红灯笼、十个碗、一张婴儿坐的“坐椅轿”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家,寓意添丁幸福,生活甜美。以后每年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送纸”。因此,我市民间称此项民俗为“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

      据 刘老介绍,主祭日有些地方从七月十三就开始,也有的地方在十四、十五,称为“接公妈”。这一天,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在外工作、打工的亲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全家人聚集一堂,共祭祖先。这个时节,因为天气炎热,老百姓称之为“公妈热”, 所以每户人家祭祀的供品,一般以素菜、水果、金粿和薄荷糕为主,避免食物发霉变质。十五晚上,有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盂兰会,沿海民间也有“放水灯” 的风俗,即用白纸叠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漂水上。到了七月十六,各家在举行“送公妈”后,七月半主祭就结束了。

    ——————————————————————————————————————————————

      七月半“做节”

      莆田民间,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日,都有做祭的习俗。那么,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据考查,我市七月半做“祭”有两种祭法。一是“私祭”,一是“公祭”。

      “私祭”共四天。七月十三、十四两日是“接公妈”即接回先祖亡灵回家;十五、十六两日是“送公妈”,即送走先祖亡灵回阴间。接送仪式除上香、烧冥镪外,接时祭品用“金粿”(一种金黄色无味的米粿),“保糕”(一种白色甜味的干食物),鱼干、肉等;送时祭品用“五果六斋”。因为是在家内供祭,所以称为“家祭”。

      “公祭”是在祠庙里进行的,所以称“公祭”,俗叫“祭孤”。行祭时间是七月二十九日,善男信女协同庙祝巫观,先在庙里作道场,后由地方神祗,一般由当地城隍爷出祭孤魂野鬼。出祭时,常有热闹的仪仗队,如“八班”、“皂隶”、“使者”、“二舍”及鼓乐、香案队等,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城外亡魂收容所——莆田俗称“孤魂坛”。坛内收有客死我市的异乡孤魂,如阵亡将士,暴亡商贾,无后之名臣孝子等。行祭时同样也要上香化冥镪、纸服,供面食、干饭等。祭后,再绕道回庙,公祭即告结束。为什么要抬城隍爷去祭呢?按照宗教界的说法,认为这些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身份复杂,强弱不一,又因长期无人行祭,一旦起祭必然抢钱(冥镪)争吃,弄不好争吵起来,影响阳间安宁,所以请出城隍爷监祭,使这些孤魂野鬼各得其份,安心归宿。这么一来,阳间也就自然安宁无事了。这是一种纯粹的迷信活动,但其做法,如不忘功臣、孝子,不忘他人疾苦等,去掉其宗教育迷信色彩,这种潜意识的道德伦理观念,也还有其可取之处的,似如今天为革命烈士扫坟一样,只因其时代、对象、做法不同而已。

      上述这种“七月半”公、私祭,并非我市特有,凡是汉族聚的地方,都有这种习俗,只是其祭法,叫法不同,如有的地方叫“普度”,有的地方称“鬼节”。但不管其祭法,叫法如何,它都是专为祭鬼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考其来历据传来自远古先民的信鬼思想。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七月三十“关鬼门”。在这一个月内,除掉“天终”(正常死亡),并享有家祭的亡灵,无须出动外,所有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到处作祟,给人们带来晦气、疾病、灾难,于是便以讨好的办法,给这些鬼魂烧冥镪,供祭品,作道场,好让这些鬼魂安心归阴,免给阳间带来不幸。但因七月整月供祭,时间过长,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且又耗费巨资,于是约定俗成,定七月十五为统一的“祭日”,从此成为习俗。

      上述这种行祭有史可查的,则起于道教的“三元节”。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载:“正月、七月、十月之望(十五日)为三元节,则自元魏始。”什么叫“三元”呢?道书《云笈七谶》载:“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从道家的观点看,“天、地、水”是世间万物的主宰者,于是加以神化,并给它们定名设职,称天为“天官紫微大帝”,正月十五日诞辰;地为“地官清虚大帝”,七月十五日诞辰;水为“水官洞阴大帝”,十月十五日诞辰。天官职司“赐福”,地官职司“赦罪”,水官职司“解厄”。由于三官都出生于“十五日”,所以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为“三元”。后人纪念三官的诞辰,于是形成节日,称“三元节”。上述所谈,中元地官职司“赦罪”,诞辰日会来凡间,考察阴间阳间之善恶,然后决定赦罪的程度,于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人们在七月十五日做祭,以烧冥镪、供祭品、作道场的办法,来讨好地官的欢心,免得地官糊涂办事,为害生灵,这便是七月半做“祭”的真正由来。后来,这一道教活动,受到佛教的影响,使这一敬祭地官的迷信活动加上佛教的超度内容,便称之为“盂兰盆会”。佛教僧众,于四月十五日“结制”时,在寺中诵经念咒,持续九十日,到七月十五日,才算功德圆满而“解制”。据佛教宣称,民众若在“解制”这天修供,可以添寿造福,于是民众便备办百味五果,来供养佛陀僧众,以此来解救七世父母在阴所受之苦,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从此渐成节日,称“盂兰盆会”。会间,除上香供祭外,还要作道场,演“目莲杂剧”,因时间都是七月十五,于是原始的七月半祭鬼习俗,加上了道教的“祭地官”习俗最后又加上了佛教的“盂兰盆会”,“七月半”做“祭”活动,便成了道释混合的一种特殊的宗教习俗活动。    (杨祖煌)

    ——————————————————————————————————————————————

      中元鬼节叙孝道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俗也称“七月半”、“鬼节”。鬼节在莆仙人眼中是个大节日,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均可举行。当天早上,家家户户要备上祭品祭祖。具体是在供桌上用红纸书写“历代公妈宗亲”,另加各个祖宗姓氏香位,然后要烧香、跪拜,给已故的祖先们烧“银纸”、“纸钱”。“鬼节”看似迷信,实际上反映的是莆仙人“溯本追源”、“敬祖睦宗”的美德。

      莆俗讲:“十三、十四,挑来挑去”。就是鬼节的前两天,每家出嫁女儿要把祭品挑回娘家参与祭祀(女人娘家父、母去世的这是一定要举行的一个仪式),这叫“送纸”。出嫁女儿挑祭品回娘家祭祖,而嫂嫂、弟媳也要挑祭品回娘家,所以叫“挑来挑去”。

      鬼节的祭品有两样非常独特。一是“冥衣”,它是用色纸剪成衣裤状,贴在一大张白纸上,还有帽子、鞋子,这叫“冥衣”,是给已故的祖辈、父辈享用的。“冥衣”制式男女不同,一般男款不带花,为男式汉装、帽子、靴。女款为女式汉装,不带帽,花式女鞋。另一件祭品是“金粿”,莆仙人把碱制的东西称“金”,又因“金粿”成品后颜色金黄,所以称“金粿”。“金粿” ,就是把糯米磨成粉,加食用碱,蒸成一大块,食用时由于粘度大,不能用刀切,会粘在刀上,只能用线割。“金粿”本身不加糖,吃的时候要沾糖、糖水或蜂蜜,微甜糯软别有风味,也是一种风味小吃。

      祭祀祖先在我国由来已久,皇家有祭“太庙”,平民百姓有家祭。陆游诗说“家祭无忘告乃翁”,这说明宋代家祭已经存在。(程德鲁)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