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黄景中:下岗工人的传奇艺术人生

    黄景中:下岗工人的传奇艺术人生

     

    点击查看原图

      当记者在书法家黄景中的引领下跨进他家大门时,扑面而来的是学生们从书房传来的叽叽喳喳的讨论声,看来这里热闹得很。寻声望去,看到不大的书房中竟有七八个学生,这些学生年龄跨度很大。黄 老师介绍,其中有几个是自己亲手挑的好苗子,才刚上小学,几个则是他现在任职的莆田学院艺术系美 教班的学生,拿了毕业习作来请教恩师的。

      窗明几净,午后的暖阳照进他家的大客厅,我们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聊开了。

      下笨功夫,专做“吃力不讨好”之事……

      现任莆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黄景中,是我市屈指可数的几位中国书协会员之一。他平日的工作,是 给莆田学院艺术系的大学生教授书法。他是莆田为数不多的能写篆书的书家之一,而他的篆书功力更是 莆田乃至福建首屈一指的。他的作品10多次入选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曾经连续两届荣获中国书法家 协会主办的书法行业最高奖“兰亭奖”的入展。2007年5月14日至16日,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 市人大书画院、市书协在三清殿联合为他举办了“黄景中书法篆刻展”,展出了他的楷书、行书、篆书 、隶书作品60幅,篆刻作品50方。“作品诸体兼备,形式多样,章法严谨,结体规范,书法以小篆、金 文为主,篆刻具有秦、汉、明、清印风”,这是展会主办方对黄景中艺术水平的评价。

      古人说:篆讲间架,隶精笔力。篆书为汉字书法的一种字体,包括大篆和小篆,古老得仅次于甲骨文和 金文。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流变,小篆已难识认,大篆更不易辨别。因此,对于普遍熟悉并使用楷字的 现代人和书法家来说,要记住每一个篆字的写法,熟练地驾驭篆书,绝非易事。对很多书家来说,如果 要完成一幅稍具规模的篆书作品,查工具书是获得字形的最主要手段。而此类工具书五花八门且时有错 讹,错字的出现便在所难免,更何况还有许多查不到的字。这样看来,写篆书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 事,或许这就是篆书作者比写其他书体的作者少的最重要原因吧。

      然而黄景中偏偏迷上了篆书,他下的是“笨”功夫。1954年出生的他,从事书法、篆刻的学习、教学与 创作已30余年,别人写篆书要翻字典,他却是信手拈来,因为字典已被他背熟。精通“六书”法则的他 ,每遇到生僻字,还能临时“造”一个字出来。我们仅从他已出版的多部作品集和数不清的奖状(还不 包括其散见于全国大展及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大量书法、篆刻作品)中,能深切感受到他勤奋认真的创作 态度、广博的学养以及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

      在逆境中,他总是能找到练笔的机会……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居然只有高中文凭。说起自己的前半生,黄景中感慨不已。5岁 时母亲就因病早逝,父亲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从小就懂事的他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小学毕业 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莆田二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刚好是1966年,中国历 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憧憬中的初中生活还没正式开始,他就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轰轰烈烈的“文革”洪 流中。之后的整整3年,他加入了“毛泽东时代红卫兵总部”,从组织上领了纸张和印刷设备,每天做 的事情就是印大字报,印完了从古谯楼上往下扔,向过往群众宣传毛泽东思想。

      一直到了1969年,迟到3年的初中生涯才真正开始,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他当上了班长。接着他顺利上 了高中,可是高中毕业后又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从市区被分配到了山区大洋,这一呆又是7年 。

      到了1980年,他回城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莆田机械总厂,这是一个国企,许多人羡慕的好单位。进了新 单位,黄景中又干劲十足,什么都抢着做。他是造型工种,干的可是重体力活,但是因为大家知道他有 才华,厂里画海报,写组歌什么的事情一样也少不了他。领导看到他的能力,也有意识地提拔他。正当 他雄心勃勃的时候,又一个打击到来了。因为体制陈旧,厂子渐渐跟不上改革开放的脚步,他下岗了。

      直到这时,他才正式开始他的书篆生涯。其实他对篆刻和书法的兴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因为父亲是职 业雕刻匠,从小他就开始接触书法和篆刻艺术,当红卫兵的时候,为了赶进度,大字报经常等不及写完 才贴,于是他便拿一只毛笔跟在同学身后,同学贴一张白纸到墙上,他就直接往墙上的纸上“填”内容 。在机械厂的时候,他也从未丢下笔杆子,厂子围墙上的好几部农用拖拉机的广告画,都是他亲手制造 的杰作。“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可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没有丢了父亲给的手艺”。他笑着告诉记者。

      桃李芬芳,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篆刻也是他所擅长的,在他获得的两届兰亭大奖中,篆书和篆刻平分秋色,各得一方,这也是福建省唯 一的例子。篆刻有篆刻的特殊语言,书法有书法的基本要求,它们受各自创作规律的制约,虽可互相借 鉴,却不能完全代替。然而作为既是篆刻家又是书法家的黄景中,无疑是两者兼备的,而篆刻功底更是 为他的书法创作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艺术元素。他把篆刻中以刀镌石而表现出的那种坚挺、圆细又有厚度 ,盘曲如铁的线型质感用在了篆书书法中,使书法作品充满了浓厚的金石气息。用毛笔在纸上来表现这 种金石气息是不太容易的,而他的这种对用线的感受,无疑是从长期的篆刻经历中衍化而来的。

      因为黄景中的书艺才华,近年来,莆田学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聘他为教授,为艺术系学生授课,解说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他也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现在的他不但在课堂上讲课,还经常在家 里为慕名求学的学子精心讲解,用更丰富的资料和更直观的方式来熏陶学生的书法涵养。很多人慕名前 来拜师,学生从大到小都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是坚决不要的”,因为他有自己的看法,学书法 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兴趣,有修养,否则一切皆是枉然,最终只能成为一个书匠,而不是书家。

      凭借艰辛的努力,在书法家、篆刻家黄景中的身上,早已看不到任何“下岗工人”的影子。他以丰富的 学养、扎实的功力和艺术才华,在艺术创作中左右逢源、推陈出新,使得篆书园地百花竞艳,万紫千红 。 汤谧琼 林双华]{nextpage}

    跻身兰亭奖——记书法篆刻家黄景中

      莆田是 “文献名邦”、 “海滨邹鲁”,仅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莆田的林蕴、林藻就占有一席之地,在宋代,莆田的蔡襄又是 “宋四家”之一,到了清代,邑人郭尚先、江春霖的书法也享誉京华。篆刻方面,明末的宋钰 “以八分入印”开创 “莆田派”,而在当代的书坛上,莆田市书协副主席黄景中又脱颖而出,其书法篆刻作品数度跻身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

      1954年,黄景中出生在莆田城内的一个刻印世家。他5岁习字,7岁刻字,1973年插队山区大洋乡,1980年回城当工人。这期间,他一直痴迷于篆刻,缺少印石,他竟掰断有机玻璃的牙刷柄来刻印。

      治印必先明篆,他买来许多书法集子和篆刻图谱,一面研读临帖,一面挥毫奏刀。1993年4月,他进河南书法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师从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先生。周先生看到黄景中的篆刻基本上沿袭清浙派的风格,具有较深的功底,在鼓励他保持这种特色时,又指出要一方面多临古代名印,一方面探考隽雅风格如何出新意。他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临结业前,他向老师呈上自己两方颇为满意的篆刻作品,周先生看后在印笺上批示: “两印均比以往有明显进步,白文尤佳,朱文二字可再大些,二印放在一起,视觉上白文大得多,朱文线条有些肉,缺少涩与刚劲意味。”他深感自己离老师要求还相差甚远,于是1994年底他又只身去青岛,参加由中国书协与中国书法进修学院举办的书法创作培训班,接受王镛、王澄、石开、李刚田、王冬龄等名师的指教,从而对篆刻理论与创作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同时自己的篆刻技艺也有了突飞猛进。

      结束在青岛的培训后,他回到家里依然勤奋刻印,且不时把习作寄给老师评点。1997年正月,他的老师、著名篆刻家李刚田在他的习作上点评:拟白石(齐白石)得其天真,抚牧父(黄牧甫)得其妙思,学而能似,各造其微,难能可贵,然若能讨千家米煮成一锅粥,自家风格当从中出矣。老师言下之意就是要他博采众长,熔于一炉,形成自家风格。

      天道酬勤结硕果。1998年,黄景中终于在中国书坛上崭露头角,他的篆刻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书法作品获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优秀奖,入选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1999年,他的书法获第四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优秀奖。进入新世纪后,他的篆刻作品在北京举办的迎接二十一世纪 “民族情”书画展上展出,荣获三等奖后被民族文化宫收藏。此后其篆刻作品又先后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十回日本篆刻展、福建..日本篆刻展,还获得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书法作品也获得 “爱我中华弘扬国粹书法艺术世纪大展”一等奖、中国书法美术赴澳展铜奖、中国龙文化艺术节书画展银奖等。

      黄景中入展首届兰亭奖的篆刻作品是四方朱文与二方白文,其中三方附有边款,朱文印 “万马奔腾”取晚清进士王福庵家法,下刀稳健,线条纤细如发,透发出金属般的力感,而文字造型平稳流丽,落落大方。其边款用冲刀刻出,字体规矩清秀。白文印 “司徒弘道,太史书年”又吸收清末著名篆刻家黄牧甫章法造诣的精髓,住重配字效果,不作残破,排列整齐,形成强烈的装饰美,部分结构参差组合,整个印面平正而奇险,精巧而拙朴,挺劲而秀逸。他的篆刻还广采博取,如白文印  “八闽艺风”就汲取齐白石的篆刻艺术,其刀痕线条一面光滑,一面毛燥,气势雄壮,猛烈苍劲。

      黄景中精于篆刻,且能书真、草、行、篆等各种字体,尤擅于篆书,宗法吴昌硕,朴茂雄健。他入选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并获艺术奖的作品是自撰联句 “怃学古圣有彝铭可考,欣事先贤唯道德为师”,用金文写成,排列工整美观,线条纤细匀称,如铁画银钩,极具金石之味,联句两旁又各有两行汉简行书,以增添壮观气势。

      著名书法家刘正成为黄景中作品选作序曰: “印宗秦汉乃因宋人金石之学,盛力推汉印,其间赵孟頫又大力倡导,终成明清流派。印学今人学明清者,终不能弃汉印也,虽然又文以时为大者,一代便有一代之艺术,又为学者所拟以成时风,岂又可厚非哉?景中先生每拟一时大家蔚为大观,庶几敢创必可名世矣。”景中的篆刻与书法艺术已日臻成熟,他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还获得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首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  (陈金狮)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