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后路32号
□陈金狮
1981年冬,我结束了近十年的漂泊生涯,把新家安在城内衙后路32号,那是我妻子出生与居住之处。
衙后,顾名思义就是县署衙门之后。据载,宋太平兴国八年(983)七月,兴化军移治莆田县,知军段鹏改都巡检廨署并尚书员外郎陈仁璧旧宅为军治,初筑子城,再建谯楼,城覆以瓦,环以通衢,于是军城内便有了最早的县巷、县后巷,以至后来的“九头十八巷”。
衙后即县后巷,东西走向,自“鳌石头”至“社衙头”,长约二百米。“鳌石头”亦称“鳌桥头”“衙桥头”,方言中同音。相传古时此处是块高地,矗立着好多形似鳌鱼的巨石,人称“鳌石”,后辟路经过此处,地名就称“鳌石头”,又因地处莆田旧县署衙门之后,故又习称“衙后”或“衙后头”。
旧时能在衙后落户定居的,大多是有名望的人物。有则史料上载,清末海军提督、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1859—1952)的旧幕僚陈元璋(1885—1959)是城内衙后人,为此我曾沿街寻觅其住处,却无从得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不期然在家中看到一份房屋契纸,才知道我所住的衙后路32号就是陈元璋的旧居,于1954年7月19日以壹仟叁佰万元(旧币)卖给我妻子的祖父。
陈元璋在民国时期历任古田县长、长泰县知事、省行政干部训练团讲师、福建省财政厅总务科科长等职。他是最早参加莆田壶社的诗人之一,1946年4月6日亲陪萨镇冰自福州到莆田,并寓衙后自宅,尔后与壶社诗人一起陪同萨游木兰陂、东岩山、梅峰寺咏诗唱酬。
壶社早期成员游定远(1878—1966)亦住在衙后路,与陈元璋是近邻。游定远字介园,是清末秀才、一等廪生,是莆田知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与鉴赏家,还把明清莆田篆刻家的作品汇编为《碧藏楼印存》,计16家百余方。游定远也善篆刻,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他为311位抗日将士各治一印,编成一部《抗日印史》,清末翰林进士张琴作序,省内外名流萨镇冰、商衍鎏、马公愚、王毓祥等人题词题诗。
1923年后,福建时局动乱,莆田地方多事,壶社社集活动渐趋式微以至停止。1933年陈元璋回莆任税务局长,发起壶社重集,活动和宴饮地点就设在衙后游家小花园中碧藏楼。碧藏楼上下两层,十分别致,1984年秋我到过此楼,看到游定远遗下的一箱篆刻石章,其裔孙游祖武还特地选了二十多章用宣纸钤印一张送我留念。
壶社中的吴台(1880—1960)是个传奇人物,与张琴、关陈謩、林翰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同科举人,被誉为莆田“四才子”。张、关二人后中进士,而吴台在废科举后考上大清法律大学堂攻读国际法。辛亥革命后,他出任民国政府会计核算司行走,后转任外交部总务厅科长兼庚子赔款清华大学基金保管委员主任,1916年被外交部派驻朝鲜仁川领事馆领事、汉城总领事馆领事。1934年,吴台出任国民政府司法部文化司长,1948年退休回家。吴台的故居就在衙后路中段,两进院落,庭院前后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间厢双层楼,其后座更显洋式,而前座为建国后的莆田县邮政局,两楼至今保存完好。
与我家为邻的张启国(1905—1991)早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上世纪30年代中期曾任涵中(莆六中)校长,后辗转于湘、桂、黔、渝西南铁路局任财务会计,直到1966年退休回家。张老的长子张金鉴是著名画家,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系,是美术大师傅抱石的门生。张金鉴今年92岁,依然在著述与作画。
张家旧居亦是清代建筑,结构与陈家大致相同。张家大门左侧有个三门井,井水清澈甘甜,每逢断水时,周遭的人们都到这个井台打水。那井台左侧有座神龛称“王母宫”,隔着一片空地是刘家的“可少停”客栈,大门朝着雷山巷。
衙后路东端的社衙头是繁华地带,旧时有许多老字号的店铺,人流熙攘。而衙后路西端的鳌石头在1958年建起一座三层石构的百货大楼,在当时城中可称最高层,故被誉称“高楼”。上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的浪潮卷到了衙后路,百货大楼首当其冲,大片民居也被拆迁。在衙后路中段原有一座两层的工人俱乐部,每到节假日,礼堂里充满欢声笑语,人们又是猜灯谜,又是赛象棋,打乒乓球,可谓是莆田城内的文化中心。
跨世纪后,衙后路成了专卖家具一条街,因被列入荔城区六条保护古街之一,去年开始重新修缮。尚未完工,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