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鳌城记

    鳌城记

      □游荔生

      秀屿大道,梦想的大道,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胜利大道,许多美丽的风景,演绎闪闪发光的中国梦。鳌城小区,2020年底,附近又房地产开发,已经有人气了。鳌城小区的游氏,秀屿港搬过来的。

      莆田游氏,紫霄第十代,分涵江。宋末,由涵江再分秀屿港。

      青峰深根蟠厚地,嵩华连鳌隆国址。秀屿近醴泉半岛,潮水退而不流,泥浆沉积。年长月久,泥浆满海底,把过去连接两地的长石桥也淹了。

      醴泉半岛,就是今天的东庄半岛,填海,修路,分大屿在北,小屿在南。

      小屿的莆田话的谐音,就是秀屿,三面临海,风光奇特,晨夕可观日出日没,夜晚能望月明星稀。凭栏远眺,渔舟点点,依窗休憩,风涛声声,给人以梦幻,遐思, 诗情,画意……

      秀屿港,一颗明珠,“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庶民物蕃,文运维新,风光秀美,气候宜人。青峰岩位于东庄盐业码头之北,树木长青,故名。有山,形似狮子,故又称为“狮子岩”、狮山。因为三面临海,狮山不近情理,文人说:此鳌山也。鳌能驾海,狮焉能驾海?故名“鳌山”。

      鳌,龙之九子的老大,相传“龙生九子,鳌占头”,为龙头,龟身,麒麟尾,可镇海,又可“独占鳌头”。莆头村,大意如此。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鳌山据莆醴泉之南,嘉靖间,因倭乱,谋筑堡以拒。守群得龟,碓水中银,不费公帑,遂以成城。“鳌城”跨长桥以济之,潮满则槛桥不渡,城浮海而出;潮退则城北犄鳌尾,東拥黄沙,西簇白石,海附城而露,惟城南枕石,藉沧海湍涛,泊湧无底,

      鳌城,固海宇一奇观也。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鳌城有青云殿、青莲寺、青莲殿等,创建于唐,兴于宋。明嘉靖24年倭寇占秀屿,古建筑遭毁。清代重修。抗日时,又被日机炸毁,文革期间又遭拆除。1979年,旅新侨胞资助重修。

      “鳌城”内两山起伏,居山尾者多游姓。落日孤烟过秀屿,游氏祠畔白苹汀。顺着朴实的文字,那些科甲及第,光宗耀祖的明清时期的诸多事迹,一直光耀着秀屿港。 “莆田游氏”一族在明朝温暖的时光里,繁衍生息。

      明代中后期,游氏一族叔侄两人在万历年间先后登进士第。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游应龙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登张懋修榜进士,入仕后出任广州府增城县知县,留下《重建蘖谷公祠碑记》。

      游云鸿,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钱士升榜进士,先后出任安庆府知府,迁两淮盐运使、云南澜沧道右参政,官至湖广按察使,三品高官,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

      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鳌背上三仙岛。“鳌城”自兹而庶,庶而富,富而教。

      “鳌城”内商船、渔船逾四百余只,岁得海利二十万,韶华甲宇,莆之东南嗣是人文尉起,相继登科甲第者彬彬,举乡科者济济,游国学、列明经者拔茅而汇进。

      至明崇祯年间,游泮水者计七十余人,其襍职並武弁辈,加都督、总兵官衔者指不胜屈。大抵山石峭奇,钟灵毓秀,所以降生皆人杰也。

      明时秀屿港,非常繁荣。明莆田,掀起海上贸易热风,带动港口商业。东方千船随帆出,南国佳人夹路看。秀屿港坊市有千余家,牌楼酒肆林立,运载的龙眼干、丝布、妈祖像等“尤不可计”,销往日本、琉球及东南亚等。明时秀屿港,是“海丝”的生动见证。

      秀屿,风光秀美,气候宜人,许多庄稼相当好,蔬菜收成也可以,到处绿油油的。春天的菜园很美丽,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秀屿人,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青峰深根蟠厚地,嵩华连鳌隆国址。秀屿风光中,有爱国主义色彩的,是游氏报功祠。

      嵩山下的小屿(前云)游氏,不仅是象山书院络绎不绝的门生,也因为嵩山护国寺独步江湖的南拳北腿,几百年的氤氲与熏陶,在清朝,游氏家族四品以上职官达二十多个,领朝廷俸禄的达百人以上。

      为“鳌城”游氏打开一条灿烂的荣华富贵之大道,是一代名将游观光。

      游崇功也是一个一生戎马生涯的战将,世袭拖沙喇哈番,荫其次子游金阙云骑尉、石码副游击。还有平阳总兵游灏,平阳参将游祖镇,琼州参将游宗琠,台湾水师协左营游击游崇功,金门镇右营游击游全兴等。

      《游氏报功祠》的代表性人物是台湾总兵游金辂。

      游金辂(1703-1763),字君载,正一品,清康熙四十四年,生于莆田东庄镇前云村。

      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高宗皇帝召见游金輅,颁旨“今用汝为台湾总兵,即宜速赴新任。此最要地,一切勉之”。乾隆二十六年,为台湾总兵。爱国平生岂有心,解甘身与世浮沉。乾隆二十八年,游金輅于台湾鹿耳门外妈祖庙终,61岁。

      “鹿耳门妈”,见证了莆田游、林的渊源。游金辂陵墓,在今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石梯寺。2019年春天,游金辂陵重新修缮。圭门晓日山河丽,报国春风草木香。游金辂生前,一直以为自己是福建省莆田市的“圭浦游”的后代。为此,特意在清朝的皇宫档案。兵部档案做文字记录。

      “圭浦游”的后代游观澜,清末民国初的莆田名士,精书法,工篆刻,行楷沉着雍容,古劲绝俗,诗载台湾《全台诗集》,游观澜为同宗台湾总兵游金辂书匾。

      倒指于今四百年,鳌城祠宇尚依然。《游氏报功祠》,乾隆旨谕的全国十个“报功祠”之一,也是鳌城游氏宗祠。鳌城游氏始祖游拔之公,游植公第十代孙,南宋初自涵江徙居山美(即“鳌城”、秀屿),距今已八百多年,传三十代。

      明代秀屿建筑鳌城,游氏宗祠建在鳌脊东麓,清乾隆十年建“游氏报功祠”,公元1998年中央粮库(今天的秀屿港)征地拆迁。

      先世家风传不断,游祠香炉喜重温。公元2008年夏,《游氏报功祠》与鳌城游氏宗祠在前黄山重建,总用地8.4亩分,总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

      春夏秋冬辗转,游氏报功祠记录了莆田游氏的功绩。此身生死国兴亡,摇落年年本是常。莆田游氏,与“台湾”有关系的,风风雨雨,万水千山。

      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新时代,游氏报功祠,恢复了当年风采,建筑风格富丽堂皇,有一定气派。

      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圭浦游”的游氏重视读书,以刻苦名。成绩也不错。更添宿雨催花润,一声夏雷起游威。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莆田一中游威,以原始分683分,在莆田市理工类成绩摘冠。 “鳌城”游氏,独占鳌头,好!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