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与妈祖信仰
□林劲松
在妈祖信仰发展史上,宋徽宗关心妈祖信仰,重视政治思想建设,功不可没。本文准备分以下几个部分逐步探讨。
一,宋徽宗赐额
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下诏敇赐宁海圣墩神女祠“顺济”庙额,圣墩神女祠也改称“顺济庙”。27年后,该庙重建, 特奏名进士廖鹏飞,在《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所记述的关于妈祖救给事中路允迪的事迹,我们今天一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人为编造的,是在开历史玩笑。这是因为人死了不会显灵,妈祖离开人世后,也不能例外。这是21世纪绝大多数人基本认识。
但是妈祖信仰,学习妈祖优秀品质却不一样,灵得很,让你兴高采烈,赞叹不已,宋徽宗赐额“顺济”就说明了这一点,说明湄洲墩庙因为有妈祖信仰而闻名天下。这是因为我国宫庙众多,湄洲墩庙竟然得到了赐额,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湄洲墩港口经济繁荣,不仅是莆田首富,而且在海内外富有影响力。宋徽宗在肯定湄洲墩人成绩的同时,对广大信徒提出了厚望,要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忠君爱民,保一方平安。这是因为“顺”,时刻听从朝廷召唤,服从命令听指挥也;“济”,同舟共济,去争取胜利也。所以,这显然是对广大信徒提出的厚望。与此同时也说明,宋徽宗担心信徒受人欺骗,背道而驰,起来造反,所以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上引导。因此,在妈祖信仰发展史中,宋徽宗关心妈祖信仰,重视政治思想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廖却是个有神论者,认为神主宰一切,他的妈祖“显神”论一出来,宋徽宗赐额的真正意义也就被他一笔勾销了,失去了教育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历史研究中,要反对迷信,拥护科学,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这是一件十分光荣而又艰巨的事情。要是像吃汤圆那么容易,宋朝历史还需要我们今天花大力气研究吗?
二,给事中路允迪很有可能到过湄洲墩庙
网上查询一下,给事中,神宗元丰改制后,复为职事官,正四品,四人,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审读内外出纳文书,驳正政令、授官之失当者,日录奏章以进,纠治其违失。下设上、下、封驳、谏官、记注五案,分理杂务,领通进司、进奏院。
根据给事中权限,宋徽宗褒封妈祖、赐额一事,是一件大事,首先由给事中负责操办。整个过程很有可能是,路允迪出使高丽途中,有人讲起湄洲妈祖信仰故事,引起重视,回京后写成奏章呈上。后奉命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把这件事办好。很有可能这个人还到过湄洲墩庙实地考察,为宋徽宗褒封、赐额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好好一件事,却被廖办坏了,不仅语焉不详,而且还添油加醋,似乎是因为妈祖救了路才引起皇上赐额。这不是在开高级政治玩笑吗?或者是时间久了,27年间湄洲墩人传来传去,失去了真实,廖也只能那样做,含糊其辞。这是因为湄洲墩庙得到宋徽宗赐额,来之不易。在那里,妈祖信仰历史悠久,湄洲墩日新月异发展快,最终发展成为莆田首富,1123年,宋徽宗为湄洲墩庙赐额“顺济”,充分肯定了湄洲墩人在政治、经济、海防、外交等方面所取得优异成绩。这也是给事中路允迪称职的具体表现,使默默无闻的妈祖信仰有了新的起点。
三,湄洲墩庙有了升级版
李福生先生在《李富与圣墩顺济庙》中说,《白塘洋尾李氏族谱》中有一篇我国最早记载妈祖生平圣迹演化与圣墩立庙赐额的文献资料:廖鹏飞撰记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十一日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这篇撰记对朝廷赐额“顺济”的历史背景、庙址、奉祠等,均有十分明确的描写。重点记载圣墩赐额二十七年后,李富承继父志,不但捐资重建宏伟华丽的顺济祖庙同时,力排众议,毅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新的位置调整,彻底改变了“湄洲神女”百年以来一直处于低微的传统位置,从而把妈祖推向郡城木兰溪流域,促进妈祖信仰在内陆的传播。(莆田文化网2020-3-23)
又说:“李富扩建圣墩顺济庙的同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位置调整,移原祀西侧的妈祖像于正中,把原祀的王者像移于左,原祀于左的白面郎移于右。妈祖从偏殿配享神成为正殿主神,这是妈祖信仰的一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妈祖的信仰力度,为推动妈祖信仰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是说,湄洲墩庙从此开始有了升级版。
过去湄洲墩庙没有妈祖灵位,后来应海内外妈祖信徒的请求,进驻了妈祖金身。公元1072年市易法施行,熙宁兴商,古老的北洋平原 不仅有水市,而且还有对外贸易的大港口,商业繁荣,今天的白塘镇一带成了那时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一站,而且名声大,比熙宁桥和元丰桥两个水市还更加响当当。客商把各式各样的海船开进湄洲墩码头,装卸货以后,还要前往湄洲墩庙,去跪拜妈祖,因为他们许多人也是妈祖信仰者。
根据有关记载分析,从妈祖金身进驻湄洲墩庙起,到1150年李富重建,时间长达100多年,说明在湄洲墩,妈祖信仰历史悠久,传承妈祖优秀品质是海内外商人的共识,有着共同语言。这是湄洲墩首富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所以,妈祖信仰洋溢着自律内涵,这是湄洲墩最终发展成为莆田首富的根本原因。
妈祖金身早就已经进驻湄洲墩女王庙,为各地商人在这里开展妈祖信仰活动提供方便。该庙香火也因此越来越兴旺,名声越来越响亮。这是1123年宋徽宗下诏敇赐于宁海圣墩神女祠“顺济”庙额的客观原因。在那时,虽然湄洲墩庙神主是女王,但是妈祖金身却随着海上谋生人们的需要而进驻了该庙。
而且,每年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湄洲墩庙特别热闹,整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除了本地人以外,还有许多人来自海内外,他们不是来做生意,而是专门为庆贺妈祖诞辰而来。
1150年李富重建湄洲墩庙,对诸神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让妈祖为神主,在军事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海岸线长,海防任务重,要是各地都能像湄洲墩那样,传承妈祖优秀品质,全民皆兵,勇敢不怕死,保家卫国立功劳,那就万无一失了。所以,这次调整意义重大,妈祖入主湄洲墩庙,标志着湄洲墩庙有了升级版。继圣墩顺济庙以后,我国沿海港口陆续建造妈祖庙;建造妈祖庙,成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海防建设等的重要措施。这是宋徽宗赐额的重大意义。
四,东方哲学开路
妈祖的生平说明,她的出生地贤良港、羽化地湄洲岛和她的世居地西天尾镇龙山村有贤良的人,他们有先见之明,懂得采用立祠奉祀的方法,把妈祖的那些优秀品质保存下来,供人们学习和借鉴,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否则,名不见经传的林默,怎么会入主湄洲墩?!这是因为孔子信仰,依靠的是人们传承孔子教书育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老子信仰,依靠人们学习和掌握《道德经》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妈祖优秀品质,则依靠妈祖生前做好事地方人们言传身教,把她的精神发扬光大。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虽然时间长,130多年后才得到朝廷第一个封号,但是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影响却是同样显著的,妈祖优秀品质在海内外有许多传承者。
《道德经》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这一章认为,优良传统及其规章制度等的传承与普及,对于促进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意义。这就是说,妈祖优秀品质的传承找到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宋人好读书,遇到问题请先哲帮忙,那是经常的事。例如木兰建陂,仅仅是到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就花去了两年时间。拙作《东方哲学与木兰建陂》说,”木兰建陂,来之不易,光是李宏熙宁六年(1073)应诏,带着家干来莆实地考察,学哲学,用哲学,到处访问,了解水情,进行方方面面调查研究,就花去了两年时间,到了1075年才动工。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学习东方哲学最为盛行时期,《论语》、《孟子》是少儿读物,后来又加了《大学》和《中庸》两本。
“东方哲学讲究道,即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发展变化规律。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万物都有自己发展变化客观规律,顺之则生,失之则亡。《道德经》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意思是说,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否则,谁背离了这个客观规律,即使是老天爷也要受到惩罚,大难临头。在公元前5世纪,老子就能说出这样高水平的话,很不简单。
“究其原因,发现自然界变化规律,这是春秋时期我国人民生产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大发展。春秋争霸则是中国人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大演习。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一靠的是齐国社会经济雄厚实力,二靠的是管仲改革,三靠的是得到了广大平民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所以,老子说: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即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所以,春秋时期生产实践和诸侯争霸推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到了后期,《道德经》应运而生,成为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居世界先进行列的一大标志。
“《道德经》引起了诸子百家的共鸣,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所以,论性质,他们的著作都属于老子式的东方哲学著作。
“宋朝好读书,少儿就开始学哲学,用哲学,是条成功经验。这些书学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优越性也就显示出来了:比较成熟。他们年纪小小就懂得尧舜禹之道,受到了人生观、方法论的教育,反复学习和应用。所以,许多人‘十年寒窗’,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信任不同等级的官。即使是七品芝麻官,即县令,能信任也不容易。”
五,活动内容讲究
妈祖信仰活动内容十分讲究,例如忠烈祠祭祖和谒祖。过去每年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妈祖信徒都要把妈祖神像从贤良港、湄洲祖庙接驾回忠烈祠祭祖。与此同时,海内外妈祖信徒朝拜团仪仗队也要先到忠烈祠谒祖,后到忠门的出生地和羽化地祭拜妈祖。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状况直接关系社会安定与否。妈祖成为时代榜样,连她的老祖宗林蕴都脸上有光。这样做,显然是在唤醒人们对子弟教育的重视。“不能治家,焉能治国?”特别是远方来的仪仗队,他们来莆的目的,就是想取回真经,以便回去报效祖国,这个活动对他们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所以,忠烈祠实际上成为了人们长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基地。
万事开头难。1123年,宋徽宗给湄洲墩庙赐额,关心妈祖信徒政治思想建设,意义重大;后人讲究妈祖信仰活动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比之下,李富重建湄洲墩庙,对诸神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军事上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海岸线长,海防任务重,要是各地都能像湄洲墩那样,全民皆兵,勇敢不怕死,保家卫国立功劳,那就万无一失了。所以继圣墩顺济庙之后,妈祖庙在我国沿海各个港口先后建立,这是历史上各地学习莆田先进经验的历史见证。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湄洲妈祖又被请去保驾护航,为什么?因为妈祖爱国爱民,敬业奉献精神,会激励着远航将士们努力奋斗,去争取胜利。
六 结束语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过去是用迷信解释科学,今天则是反过来,用科学解释迷信”。容易吗?不容易。我的体会是东方哲学如《道德经》、《论语》等一定要认真学,增强“古为今用”本领,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例如,我认为,“妈祖信仰对外传播者主要是兴化商人。他们深刻认识到,以妈祖为榜样,共同努力奋斗,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市易法才能由纸上的东西变成客观的现实,中国才能在经济文化上跃居世界前列。所以,兴商,不是王安石一人的事,而是农工商改变落后被动局面的大事情,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赢得胜利。因此,兴化商人把传播妈祖信仰作为头等大事。马克思称商人是革命者,兴化商人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朝兴商局面是依靠全国广大商人艰苦奋斗,带头打出来的,他们是王安石变法的中坚力量”。这是符合当时莆田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对于商人来说,对他们经济威胁最大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朝廷那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们,这些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妖魔鬼怪。面对现实的斗争,之所以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无不是因为切身利益,只有以妈祖信仰为武器,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才能赢得胜利。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妈祖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科学,祖祖辈辈向妈祖学习优秀品质,历史奇迹层出不穷。这也是我学习了东方哲学《道德经》以后才有的宝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