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回墓前
□赵鲜明
王回(1048~1101年),兴化军仙游折桂里汾庄(今榜头云庄)人,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他少事亲孝,勤奋博学。初任湖北松慈县令,处事公正,爱民如子,严禁淫邪迷信,大胆革除以往当地常年以活人(童男童女)祭江等陋风恶习。后改任濠州鹿邑县令,因政绩斐然,有口皆碑,而名闻朝廷,被擢升为宗正寺主簿。他将赴京上任的那天,鹿邑万人泪别远送。哲宗时,经徽猷阁直学士叶祖洽举荐,荣任睦宗宅讲书。在朝廷任职数年间,王回看透了朝中人事的曲直是非,不仅不与同乡、同龄又同朝为官的权臣蔡京同流合污,还力挺忠诚邹浩奏书反对皇上贬后另立等等。为此,邹浩被定罪,王回也被罢官,并列其罪状,谓之“奸党”,刻石端礼门,以“元佑党籍”为罪名公布天下。五年后“诏除中外党碑”,王回官复原职,加封武骑尉。不久,擢升为监察御史。但新命才颁数日,饱受宦海浮沉之累的王回,终因积劳成疾,在回京途中病逝于柏台,终年五十三岁,归葬于邑西善化里乌台(今为大济乌头)村左鸡鸣山(今奎山)。传说乌台曾是王御史办公的地方,村因御史而得名,附近原有王御史建的御史桥和王氏后裔建的御史祠(也称王回祠),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史迹早已荡然无存了。
我出生在大济,与乌头是邻村。这位为人忠信、孝悌慈善、执政为民、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晚节不改,被世人称为“元祐名臣”所播下的贤良甘露,曾经滋润着我心灵上的荒漠。负疚的是,却从未到过回公墓前一趟。
九九重阳日,敬仰之情驱使我登上奎山,去寻访回公的墓莹。秋风萧萧的奎山,只见一棵棵绿油油的果树,一丛丛刺尖锐如针的荆棘,一片片点缀着五颜六色野花的荒草地,除此再没有任何起眼的长物。倒是诸多的莆仙方言称为“刮母”的茅草,像一件名贵的獭裘,披在回公安息的山间,但却无从知道他的莹地当在何方。
幸运的是,从乌台吴氏祠堂到山上有一条新开的山路,虽然还未砼上水泥路面,但路基还是比较宽敞的。经附近村民指点,我沿着蜿蜓的山路,安步当车,一直往上爬,至近300米处,有棵生机勃发、高耸入云的大松树,旁边露出一条羊肠小径,顺着小径往前走,不到50米,可见两座新建的用水泥混凝土筑成的尚未装修好的六角亭。
位于亭间下方的回公墓莹湮没于荆棘之中。风云北宋政坛的“监察御史”的莹地,周边竟无明显的标志可鉴,连墓碑上也不见的有雕过回公名字的痕迹,仅在两旁“墓手”斑驳苔蚀的石头上有后人新刻的“奎山灵萃地”“御史葬奎山”“王氏思始祖”“子孙共繁荣”等与墓莹并不协调的字迹可辨。不胜唏嘘之余,我想:古代的贤良仕宦或名人追求的是政治和事业上的造就和对社会的奉献。这一切,和回公是完全吻合的。
令人欣慰的是,从山脚到山顶,绝无“X人到此一游”之类的使人恶心的踪迹。回公墓前新辟的小径和一簇簇刚被割下的野草,却在现身说法:回公的墓莹已然引起众多虔诚的崇敬者重视,甚至不乏外地学者纷至沓来造访。这里虽无车马喧嚣的荣耀,却独得安谧的倾倒。不妨说,这也是回公过人之处吧。
漫步山顶,放眼环眺,怎能忘却今日中华大地清正廉明的精神风貌,曾有回公昔日一份丰厚的奉献!回眸那座布满荆棘的墓莹,我的心中豁然开朗——那,不正是巍巍奎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