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历史变迁话“学校”

    历史变迁话“学校”

      □郑银华

      学校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的花样年华。每个人对学校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所以人们把自己学习、生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

      中国古代学校一般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有太学、国子监、府学、州学等,私学有书堂、书塾、书院等。除此之外,还有民办官助、官办民助的书院、社学、义学等。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学,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培养人才、宣传教化的基地。自古至今,教书育人是学校的特殊使命,多少千古伟人便是从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于是就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官学的演绎变迁

      我国古代学校的设立大致起源于虞舜时期。虞舜时代有上庠、下庠,夏代有东序(大学)、西序(小学),商代有右学(大学)、左学(小学)。庠、序是当时最高的学校名称,就是早期的教育场所。

      周代学校教育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古今图书集成》载:“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胶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庠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泮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由此可见,西周的学校,大致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级。国学包括京师的四学和泮宫,乡学指“庠、序”。“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体”。“礼”包括政治、道德、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训练,“御”是驾驭战车技能培养。上述四项称为“大艺”,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需,是小学阶段必修课。“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辟雍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泮宫是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国学,其规模小于辟雍大于乡学。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为庠,在聚称为序。太学的主要教学人员,汉代称经师、博士。秦代的博士掌图书,议政事,备顾问。汉代的博士在太学传授儒家经典,兼任国家顾问。东汉设都讲,是博士的助手。晋代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分立。国子学祭酒成为高等学府的校长。又设助教,协助博士的教学活动。

      唐代以后,正式设立国子监,作为高等学府的主管机构。祭酒以下设司业、监丞、主簿、教授、直讲等教职人员。

      汉代诏令,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皆可遣子受业。西晋专为皇亲国戚子弟设立国子学,唐代的国子学只吸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宋元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皆可入学。明清两朝国子监从全国各地学校的生员中吸收监生。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诏谕曰:“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在朝廷的推动下,学校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地方有州学、府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选送学子到国子监的资格。

      私学的演绎变迁

      中国古代私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官学教育衰废,私学兴起。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以新的办学形式聚徒讲学,从而开创了私人办学、传播学术文化的先河。齐国的稷下学宫以“不治而议论,学无常师,自由辩论”之特色,更是引发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稷下学宫还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到了汉代,私学分成两部分,一是以启蒙教育为主的书馆、学馆,另一是传授经学的经馆、精舍等。唐代,有些儒者受佛、道寺庙的影响,“往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在这些私学的基础上又催生了另一种教育形式——书院。书院到宋代开始兴盛起来。书院以讲道明理为宗旨,学术研讨与教学相结合,通过“会讲”,开展学术交流。“会讲”是书院交流不同学术观点的主要形式。“会讲”遵守“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原则,以求同存异为目的。书院提倡师生间诘难。如《礼记·学记》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书院有一套较成熟的教学行政组织,主持人称山长、山主、洞主、洞正或堂正,还有副山长、助教、书讲等教职人员。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诏令,由政府向书院委派山长,把书院纳入政府控制之下。明代的书院分为考课式书院与会讲式书院两种,其中以会讲式书院影响最大。清代前中期,书院是在清政府严密控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清代的书院可分为四类:一是考课式书院,以习八股文、应科举为主;二是以习古文义法为主的书院;三是以考据经史、整理古籍为主的书院;四是以“经世致用”为主的书院。书院在宋代得到发展后,到明清时期,有些书院向官学转化。

      清代,私学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般士子的预备学校,更是基础教育的场所。有富贵人家在自己家设立的“私馆”,也有贫寒人家联办的“村塾”,还有教师自己开办的“门馆”。从知识程度来看,大致可分为启蒙教育的“私塾”和专经教育的“经馆”。清代地方学校比较有实际作用的还有社学和义学。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奉诏立社学。境内乡村凡50户立为一社,每社设社学一所,收农家子弟于农闲时节入学教读。《社学要略》称:“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明清时期,社学、义学得到发展,并开始与县学、州学衔接。

      清末,1898年的“维新运动”,带来废科举、倡新学的浪潮,在欧风西雨的冲击下,随着西学东渐,历经几千年的封建官学、私学日益衰亡,各地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读西学”的情景,新式学堂随处可见。光绪二十八年(1902),《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学堂”一律改成“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莆阳学校演绎变迁

      莆阳的学校教育,要追溯到南朝梁、陈间,儒生郑露及其弟郑庄、郑淑在凤凰山麓创办了“湖山书堂”。这是福建第一所民间学校。当时,甚至尚未有莆田的行政建制。所以后人将其称为“开莆来学”“倡学闽南”。郑露三兄弟在莆田首建学堂,改变了“莆人不知学”的落后面貌,开创了莆田办学之先河。正如《莆阳文献》所说:“自是莆人化之。而后之‘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皆以湖山之绝响振之……”后来其弟郑庄定居仙游,筑“浔阳书堂”授徒训子。郑淑定居仙游巩桥,筑“巩桥书堂”授徒课子。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诏许百姓设立私学,境内涌现出一批私人兴办的书堂、书室、精舍,如澄渚书堂、灵岩精舍、福平书堂、北岩精舍等。据史载,唐代福建有书堂40多所,而莆田就占了一半,呈现出“人家不必论富贵”“读书声里是吾家”的喜人景象。

      莆田官学始于唐代贞观年间,在县治所在地设立的夫子庙学,唐代名臣张九龄还为之题写门额。官学具有较完整的教学设施和正规的教学秩序,是莆田古代教育的中心。

      蓬勃兴起的官学和私学,促进了莆田教育的普及,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官员政要。欧阳詹、黄滔、徐寅等以诗文名重当时,林蕴、陈峤等以治绩蜚声遐迩。

      宋代,莆田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宋咸平元年(998),兴化人方仪、陈翊等诸生带头捐资30万缗,购地于郡治东南处创办兴化军学(今莆田擢英中学校址)。后屡经扩建,到宋绍兴十九年(1149)办学高峰时期,有学舍480余间。此时的兴化军学“制度宏伟,雄冠一时”,“学宫壮伟,甲于闽郡”。尽管官办学校规模宏伟,雄冠一时,但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则根植于民间私学教育之中。宋代,莆田书堂、书院之盛冠于全闽。或称精舍,或称草堂,或称义塾,或称学馆,皆由名儒讲学授业。大学者杨在尧、林迪、林光朝、郑樵、郑厚、朱熹等都曾在莆田一些书院收徒讲学。据方志记载,宋代莆田规模较大、影响较远的书堂和书院有30多所,如郑耕老的郑氏书堂、林光朝的红泉义学、郑樵的夹漈草堂等。

      明代,莆田官学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共有府学1所,县学3所,卫学1所,书院10多所,学馆20多所。明正统四年(1439),兴化知府奉朝廷礼部令,复设社学,仅莆田一县就有社学62所。清代,书院、私塾更盛,并且布点逐步向偏僻的农村扩展。正如清代诗人林津在诗中所赞:“文献邦称古有名,参差红蓼映江城。海滨邹鲁遗风在,何处不闻弦诵声?”

      清末,在欧风西雨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体制已日益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维新运动”,废除科举,推行新政、新学,进一步促进了莆田教育的发展。随着西学东渐,清同治六年(1867),西方传教士在莆田南日岛设立“草湖义学”。此后,教会先后在莆仙各地创办了10多所教会学校。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美国传教士蒲鲁士改培元书院为培元西学堂(后为哲理中学),这是莆田第一所新式全日制中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莆田知县吕兆璜在城里凤山寺创办官立小学堂。莆仙两县还积极鼓励私人办学,有志之士创办新式学堂风靡一时。据《福建教育发展史》统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兴化府有小学堂26所,约占全省百分之二十三。随着教会学校、官立小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学的兴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郡中学堂”(莆田一中前身)成立。它是兴化府第一所官立中学堂。至辛亥革命前夕,莆田县共有各种学堂32所,仙游县29所,初步形成了近代教育网络。民国元年(1912),学堂易称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公立、私立学校实行“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并在农村倡设民办小学、农村夜校,鼓励广大工农大众学习文化及科学知识,群众性办学热情空前高涨。莆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统计,1965年莆田共有学校2062所,在校学生37万人。20世纪50年代,在“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精神激励下,莆田学子勤奋刻苦,努力奋进,高考成绩连年名列全省前茅,荣夺“高考红旗”桂冠,再现文献名邦风采。2002年3月21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莆田学院成立,终于圆了莆田人世代期盼的拥有本科大学之梦。

      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学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也随着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并不时飞溅出一朵又一朵绚丽的浪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