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邓姓:临水“南阳”千古秀
钟山镇临水村邓姓古厝
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南),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国所灭,子孙后裔遂以国名邓为姓。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邓氏在历史上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据《莆田姓氏志》记载,有春秋末思想家“名辩学”创始人邓析;元朝思想家、著有《伯牙琴》的邓牧;清朝大臣政绩卓著的邓廷桢;海军将领、被誉为“中国海军军魂”的邓世昌,以及当代革命家邓颖超、邓子恢、邓小平等,他们的高风亮节为邓家树立了良好家风。
仙游邓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钟山镇临水村,在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分布,堂号“南阳”。据邓氏后裔邓顺林介绍,仙游邓氏从永春石厝里迁到此地繁衍生息。谈到先祖何时迁来,邓顺林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也走访多地核实查证,但是具体的时间无法确定,只知道是1778年之前,先祖两兄弟为了生存,离家出走,来到临水村,见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便在此处扎根生存。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1947年,永春邓氏邀请他们前往参加邓氏宗祠的竣工仪式,由于记错了时间,他们到达时仪式已经结束,错过了参与邓氏文化研究的讨论,从而导致他们的族谱断层,因此仙游邓氏从1778年到1947年的发展情况,至今无从获悉。
临水村过去曾名峰临,即与山峰相邻,地处偏僻,离县城有四十公里,距离钟山镇也有十五公里。八旬老人邓玉地告诉记者,临水村有500多人口,邓姓户主占了约一半以上。邓氏为官者寡,先祖来到这里以种田为生,也把艰苦朴素淳朴的民风流传至今,邓氏宗亲之间团结友爱,不管喜事丧事也都互帮互助。
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邓氏宗亲之间联合赶走土匪的事情。邓玉地说,解放前,土匪一年会多次来临水村抢夺粮食牲畜。每次土匪来到村里,牛被牵走,粮食被掠走,吓得群众房子都不敢住,晚上都跑到山上去住,白天才敢从山上下来干活。其中不少群众千里迢迢到菜溪一带做挑工,赚的辛苦钱也都被洗劫一空。为了能让群众们安居乐业,宗亲里两位名叫邓圣、邓义的人站了出来,不惧土匪的长枪短炮,拿着大刀勇敢地与土匪打了起来,这也极大鼓舞了邓氏宗亲的信心,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将土匪赶走。不幸的是,邓圣腿部中弹导致终身残疾,但他的精神在邓氏的发展中流传了下来,也让宗亲之间变得更加团结。
如今,临水村年轻一辈大都外出打拼求生存,当地的交通更加便利,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在村里,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出工出力对临水宫翻新重建。邓顺林告诉记者,据祖辈流传下来,临水村是邓氏的发源地,也是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出生地,陈靖姑的故事也在邓氏宗亲之间广为流传。
“临水南阳千古秀,日新月异永远红。”族谱的断层让邓氏宗亲异常遗憾,记者了解到,在邓顺林等宗亲的努力下,他们编写了一本关于临水邓氏的红色族谱,记录下了邓氏的发展,目的是让邓氏后人记住邓氏先祖的好品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邓姓图腾
邓由“登”(建鼓)和“步天的脚印”组成。两边站立着猴面人身的图形,代表夸父,在建鼓下面的两个脚印代表夸父步天,古史传说为“夸父逐日”,两个大脚印上面是设立中天建鼓的灵台。建鼓来源于伏羲氏的后裔有蟜女安登。邓地自潼关至三门峡,为300里桃林塞,南及南阳盆地。
寻根问祖
邓氏以国名为姓
据《中华邓氏族史》载,“邓姓乃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之后裔。商王成汤十世孙曼受封立国,其后以国名得姓,是为邓姓之始。”文中记载,邓姓始于公元前1315年,商王成汤帝十传孙曼公德阳。殷武丁丁已年(公元前1324年),商王武丁即位后,封其叔父曼季于河北曼口,曰曼侯。曼口,在今河南省伊川市伊河北岸。十年后,又移封其为邓侯,建立邦国。其后以国名为邓氏。自此得姓之始,距今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历史原因及修缮族谱断层,在钟山镇临水村《邓氏族谱》中记载,早在1778年以前,仙游邓氏族人就经由泉州永春县湖洋镇播迁而至,至于迁移具体的时间,已无从查起。根据族谱及有关史料记载,泉州邓姓大多始于明洪武元年(1308年)以后,为闽沙始祖邓光布、三明支祖邓克谐之四、八房后裔,先后因宦游、经商等原因,迁往泉州,后再由泉州分迁至莆田仙游。
播迁到仙游的邓氏族人,开枝散叶,几经繁衍,足迹逐渐遍布我县龙华、榜头、赖店及三明市明溪县等地。
家风家训
邓氏家训
正人伦
骨肉至亲,务宜孝悌,奉亲友爱,祖为先,切不可悖逆,横行乱伦,无理取闹,以至同室操戈,干犯法纪。
正名节
兄友弟恭,孝顺和睦,切不可逞凶斗殴,秽言凌辱,污伤大义。至于称呼,也要有序,不许混言无忌,伤了和气。
正心术
为父兄者,须教以礼貌,训以义方,勿至心术变坏贻误终身,即父母之道毕矣。正人君子,不怒自威;狂嫖烂赌,自取灭亡。
正品行
人贵至诚,不可欺诈;贵守信义,不可奸险;贵在厚道,不可浪荡。如此则品行端正,事业有成矣。
谨言词
嘲语伤人,痛如刀割,以至口角成仇,官司结怨,大则倾家丧身,小则败坏名节。谨言慎行,切切此戒。
慎交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得其人可以同患难,共生死;失其人而玷名节,坏天性。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洽邻里
邻里友好,出入可以相守望,疾病可以相帮扶。洽比也者,有无相通,患难相顾。斯邻里之赖有我,而我亦赖有邻里。
忍气忿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此言虽浅,必当力行。何况怒气伤神,即不犯法,亦暗损天年。和谐为贵!
制酒狂
酒以合欢,圣人不废。但多饮必醉,醉则发狂。故宜节饮,节则血脉调和,不致有疾病之生,亦不致有失德之事,何乐而不为!
传家之宝
古物“帐前”显匠心
近日,记者在钟山镇临水村邓姓旧宗祠大厅的墙壁上发现这两块古老的“牌匾”(如图)。“牌匾”高约75厘米,宽20厘米,漆木质地,做工精巧,层次清晰,上面雕刻麒麟与财神,金漆彩绘色彩艳丽,匠心非凡。如果不见实物,很难想象出古时木工会有如此巧手。
正当记者陶醉欣赏古物时,村民邓阿美纠正了记者的错误叫法“牌匾”。据邓阿美口述,此古物叫做“帐前”(方言音译)。邓阿美说,自己父辈还在时,几扇“帐前”就已经放在宗祠里,以前它并不是挂着的,是用多块如图一样的扇拼合成像屏风一样,立在祖宗牌位前作为遮挡物,也像门一样用来隔断空间,既有一定的庄严神秘之感,也起到了应有的隔断作用,实用又美观。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帐前”也难逃一劫,因此也就剩下现在看到的这两块了,邓阿美告诉记者,因为不能像从前一样立着放,所以大家就把它们挂在墙壁上了。
“以前的东西就是宝贝,放置了这么旧的时间了,‘帐前’还是保存完好,除了缺些角之外,并没有遭受腐蚀或白蚁蛀蚀。”邓阿美说道。
采访手记
愿居深山守乡愁
从钟山集镇再驱车至临水村,还有11公里。盘山而上,一路蜿蜒曲折,我们的车子在深山里穿过,约半小时后,到达临水村。村居依山而建,星散地分布着。在冬天的早上,老人们安详地坐在门口,热情地跟鲜见的客人打招呼。
村民告诉记者,临水村邓氏族人约有400人,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深山,现在留在村里的只剩百来人。“年轻人带着孩子出去了,我们就在这里守着这块土地。”村民邓瑞全说。
邓瑞全说,年轻人出去了,村中一应大小事务都是老人们扛起来的。几十年前,邓氏族人到泉州寻宗亲、修族谱,五个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们克服交通、语言、身体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在泉州住了五天,回来钟山后又历时四个多月,终于完成族谱的初编。村里新修水泥路、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也是村里老人齐心协力一同完成。如今,老人们正在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守护“临水十四娘”。
“早年有说要整村搬迁出去,到离集镇更近的地方,很多人不愿意,一来这是我们的根,还有就是十四娘也在这里。”坊间相传,临水村是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出身地,远离村子几公里外的一处洞口,曾经被考证为陈靖姑脱凡成仙之处。村民们时常会到此处烧香拜谒,以寄托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只要有客人远道而来,老人们就会热情地介绍起陈靖姑的事迹和精神,他们希望这个僻静的小山村和陈靖姑的精神能为越来越多人所知。
凡人优品
夫妻齐心种蘑菇巧致富
在钟山镇临水村尾洋自然村,菇农陈丽清正在忙于包装一批即将送往涵江区的蘑菇。他们用生态模式种植出来的蘑菇,价格在市场上要比同类产品每斤高出三五角,不仅有商贩主动来购,而且采摘当天就一销而空。
今年52岁的邓瑞聪和妻子陈丽清一起种植蘑菇近20年,近6亩的蘑菇大棚里只种植香菇。这些年,一心一意种香菇不仅种出了经验,还种出了知名度。“坚持生态种菇,这种模式对环境也好,对蘑菇的种植也好。”邓瑞聪笑着说。邓瑞聪所说的生态种菇除了利用木屑、甘蔗渣等生物废料作为生产原料外,最主要的就是利用牛粪、羊粪作为肥料。
为什么要用牛粪、羊粪?陈丽清说,这相比单一用稻草、化肥做成的培养料,营养更全面,肥效更持久,能让每茬蘑菇的生长期都拥有更好的营养供给。“通过发酵后的蘑菇培养料,产量比传统的培养料提高15%,而且质量也能提升,色泽洁白,肉质厚实,是市场的抢手货。”有了更好的营养供给,旺季时菇农每天可采摘蘑菇300斤左右。
除此之外,两夫妻还把原来的菇棚改造成了蘑菇大棚。改成大棚后,首先提高的是棚内的通风性能,第二是能够做到冬暖夏凉。这样,到了高温季节一通风温度就降得快,而冬天棚大散热慢,保温性好,蘑菇出得好,冬季蘑菇的产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老支书服务山村二十载
说起钟山镇临水村的好人好事,村里的文书邓文杰说,老书记邓金秀是当之无愧的好人选。一个人、一辆旧摩拖车以及数不清多少的公里数,几十年来,邓金秀跑遍了村里每个角落,带头修路、建自来水,山外去、山里来地为村里建设争取资金,从没有一句怨言。这就是老书记留给他的形象。
邓金秀今年65岁,1994起开始担任钟山镇临水村党支部书记,并且一干就是20多个年头。
站在临水村临水路上,看着这条宽敞整洁的公路,邓金秀告诉记者,自从有了临水路之后,从村里去钟山镇上,不仅路好走了,时间也节省了不少。邓金秀说,以前,这里并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成了山路。1986年下半年,扶贫修了土路,到了2006年才将这条路修缮成为了今天的临水路。这中间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也很艰辛。
临水村地处偏僻,路难走,因此当初修路时,资金上常遇到难题,他总是自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到处走访各个部门争取资金。现在每看到村民们出行方便了,他就特别高兴欣慰,同时也很感谢各相关部门的帮助。
在山里,村民们一般都是饮山泉水、担溪水回家,为了让村民们吃上自来水,2002年,邓金秀带领男同志开山炸石,运送土石,在山上建了一个自来水过滤池,饮水隧道打进山里,让村里每家每户都能喝上一口放心健康的自来水,这项充满凝聚力的饮水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老不泯忠贞志,退休不忘公仆心。今年5月份邓金秀退休了,但村干部们遇到事情还是向他请教,村民们有事也经常找他商量,邓金秀说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大家。 今报记者 黄剑普 郑丽 朱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