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余热生辉 “墨趣”盎然——读刘建成散文集《笔情墨趣》

    余热生辉 “墨趣”盎然——读刘建成散文集《笔情墨趣》

      □林闻功

      作家刘建成的新著《笔情墨趣》年初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他赠我一本。我摆放市关工委办公桌上。可能是有兴味的书友看到了,眼睛一亮,爱不释手就带去读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该书颇有磁性,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有趣味性、可读性、魅力。显然,许多作者最欣慰的也正是自己的力作被人喜欢。

      本书是作者的第3本文集,可谓“笔情”丰盛,“墨趣”盎然,让人开卷有益,引人入胜。全书6辑,即“童真童趣”“乡野逸趣”“见闻生趣”“凡人谐趣”“闲聊说趣”“悦读寻趣”。还有一辑附录,收进了几位名家对上一本散文集《岁月有情》一书的评赏,共90多篇,内容丰富多彩。

      《笔情墨趣》一书,作者脚踏实地、就地取材,如《童年的除夕》《飘扬吧,红领巾》《故乡的炊烟》《床垫的变迁》《温老的健身球》《一本感人肺腑的散文集》等,都以时代改革开放、好人好事为题,尽情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描画着时代催人奋进的新篇章。

      作者之前撰写的《人生如歌》《岁月有情》两书,笔者均得悦读,并特地同其交换见解。他认为文人切磋琢磨,相互探讨,推心置腹,很有裨益。本书可以说是其生活实践的续篇和延伸。其中多是回眸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实践和感知,并精选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夹叙夹议,有的侧重于叙,有的叙议结合,有的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有的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有的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有的篇末点题、鞭辟入里,皆恰到好处。正如作家吴建华先生为之作序所评:本书与作家前两部散文集相比,“彰显出不少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深度的挖掘、广度的拓展、高度的提升、力度的增强上。”

      这当然是得益于作者的辛勤耕耘,俗云“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作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舍得费时用劲。笔耕和农夫耕田一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篇作品都是用心血换来的。没有一位作家能言不由衷地说:“那是轻而易举,不费吹风之力的。”古人曾有“为求一字妥,耐得半宵寒。为得一句稳,捋断数根须”之说。《红楼梦》的伟大作家曹雪芹有“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感叹,大文豪鲁迅先生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而刘建成的感受是“书里所汇编的文章,大多为‘挑灯夜笔’的结晶。”正如一些爱岗敬业的劳模标兵所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而刘建成年过古稀,退而不休,不仅忙到熄灯,还要挑灯夜战,可见其辛劳的程度。

      为什么能如此不惜劳累,“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呢?他贵在对笔耕意义有深刻的理解,他在“悦读寻趣”的《闪光的生命线》篇中直白:“古稀之年,生命线在延续……我会像保尔那样,在生命最后阶段,坚持不懈于文学创作,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贡献。”在他的《夕阳拾趣》(代后记)篇中又道:“我已过古稀之年,犹如夕阳很快就要下山了,想抓紧时间多写点东西,总结人生道路上的点滴体会和感悟,传承后代,启迪后人,兴许有保存和纪念之价值。”

      他还引用了方言俗语表白自己乐天的情趣:“本土有句俗语:太阳下山柴刀利。说的是上山砍柴,到太阳即将下山了,快点抓紧时间,用尽气力多割些柴草,急迫的时间化作催促的动力。”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