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经过传说多——社硎乡古迹述略
社硎乡地处县境北部山区。据传,明代谢姓族人,避乱肇居于此。庶民在溪边、丘陵地带开荒造田,因锄头镰刀等不锋利,往溪边那块磨刀石上磨磨生利,果真生效。由于是谢姓族人的磨刀石,取名谢硎。谢与社方言同音,后改为社硎。宋至元属归德乡,明至清属兴贤里、安贤里,民国属兴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八区、社硎区,1958年9月,成立社硎公社,1984年12月,改称社硎乡。社硎风景幽美,有延绵几十里的天顶山,更有七星坠地、石狮保口、石镜、仙帽等自然景观。
境内名胜古迹有建于明朝的西国寺,历史悠久,坐落在塔头顶北麓,与闽中革命根据地旧址相依而座,与菜溪岩仅一山之隔,与九仙溪三级电站大坝相映成趣。西国寺位于塘西村境内的白沙溪,生态环境优美,林木参天,九云寨峭壁悬崖,几十米石壁拔地而起。
社硎的各个村都有传说。如白洋村,据说五百多年前,一支刘姓先民,走过一山又一山,寻找理想居住地,当来到尖峰山下时,见到有一片小平洋,就留下居住开发,世代繁衍,因此就叫“外洋”村。后来改名为“白洋”村。白洋村村民历代勤劳能干,民风淳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福建省的一面林业红旗,受到省政府、省林业厅的多次表彰,改革开放后,本村也多次获得林业先进村、文明村的光荣称号。古半岭相传有十八座大房子,即“半岭十八厝”,留下许多传说,如谢国棋化鞋为船渡溪救母的故事,说的是谢国棋家在坝头溪畔,善法术,有次谢外出,突觉得家中有难,速回,果见洪水大发,波涛滚滚,吞噬其家,家中有老母,谢施展法术,化鞋为舟,轻松渡溪,救出老母。
有关资料显示,上旱村始祖自永泰县秋垅迁入仙游,定居上旱繁衍,至今已有600多年。清光绪丙午年钦命卢绍本为二品顶戴福建提学司使提学使,御赐“优贡”木匾,至今仍悬挂于卢氏祠堂大门顶。田楼村却传说上祖有多个兄弟,派小弟到该村一边开荒种田,一边管理开发山林,就在田头搭房居住,因而得名田楼,因该村只见山峰和树林,又得名田峰。据说厝洋村的林氏源出九牧长房苇公,传至第二十二代长裕公之次子九成公时,于明万丙年间由莆田赤柱迁往仙游安贤里湖峰前山柳宅,居住三代,后又移往厝洋定居至今,已历十九代繁衍。仙头村的传说是,过去仙人经过并居住这个地方,就叫仙头,仙人走后,群众在这个地方建起了一座仙公楼,至今还存在。沈楼村以前从上旱村迁来一户人家在现沈楼村盖一个田头楼种田避雨的地方,后在田头楼居住,生下三个孩子,所以名叫沈楼村。白硎村旧称“白走村”,因旧时地主到该村讨债,村民无法偿还,使地主白走一趟,所以按莆田仙游方言转变为白硎村。修园村和田利村上一辈曾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上一辈老同志苏华、黄国璋在这一片红土地上革命工作过,是闽中特委机关所在地。还有十二仕,十二仕这座大宅共出了十二位进士,后人为纪念这十二位进士,就把这座大宅称为“十二仕”等。 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