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婉啭兴化腔 百味莆仙戏

    婉啭兴化腔 百味莆仙戏

    点击查看原图

      你看得到“久问优场脱戏衫”的服饰、“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的戏妆,你数不清“兴化七子班”、“八仙子弟”多少行当,分不出“三步”、“云步”的区别、“姜萼手”、“香橼手”的异曲之妙;你听得到“澜翻辩吻矜群愚”的乡音唱念、笛管梅花锣鼓吹的乐器演奏,却辨不出歌舞、大曲、声诗的曲牌唱腔;你因“未妨优场开口笑”“先生滑稽腹如壶”的科诨捧腹开怀,也惊叹于寸坪呈台演绎“效牵酷肖渥洼马”“恍惚象罔行索珠”的杂技……却说不出,你爱莆仙戏的原因。婉啭兴化腔,且看百味莆仙戏剧人之生活掠影。

      一门手艺:从小就要练的老行当

      16岁的淑琼来自黄石,初中一毕业就进了剧团,刚来2个月已经会给自己上妆,有上台当婢女的机会。剧团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边演出边学习,紧凑的剧团演出日程她适应也快。还只是跟着师傅学“走路”和台上姿势的淑琼,静坐在忙碌穿梭的演员们中显得有点怯懦,带着戏剧妆娴静地端坐着竟像戏里的“小姐”。剧团偶尔有人来兜售饰品珠花,这时候的淑琼就会释放出花季少女的活泼和兴奋,挑挑拣拣对着镜子一件件试戴过去,而最早点亮小女孩梦想成为戏曲演员双眸的正是这些锦衣华服珠钗步摇。“当一门手艺去学,没有上班的感觉,体验生活吧。”介绍自己名字时说,“琼花的琼”的女孩,希望跟着师傅学2年能出师,到时候家人就可以来看自己的演出了。

      18岁的谢运兵跑龙套跑了一年,士兵甲、下人乙、小书童,台下也是团里的开心果。老师说他“有悟性,枪棒都耍得极到位”。谢运兵自己说,“莆仙戏要学的东西好多,一半是戏一半是音乐,把耳朵练好,跟上动作,这是一项很需要时间的手艺活。”

      同样从16岁开始学莆仙戏的黄敏,却是出生于戏剧世家,师从父亲,继承家风。受到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黄敏对莆仙戏钟爱有加,他的悟性也高,勤勉学戏再拜名师,26岁就已是非常优秀的“台柱”。立志当莆仙戏演员的黄敏深谙手艺学得好,功夫就要下得深的道理。从跑龙套到当主角,一路练功一路学习,一有机会就拜访老师,请老师指点。“如果说我哪里做得比较好,那都是跟老师们学来的,特别是莆仙戏,越是传统的越有舞台魅力。”

      一份工作:演好每一个“角儿”

      在微博、微信上致力于宣传莆仙戏的郑勇,乍看是戏迷一枚,实际上他是一名来自仙游榜头的莆仙戏演员。11月26日,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选送的莆仙戏《魂断鳌头》在福州凤凰剧院举办的全省第26届戏剧会演中精彩开戏。郑勇显得尤其兴奋,不停转发信息并前往福州观看,不忘作为一名莆仙戏演员宣传莆仙戏的使命。“莆仙戏应该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原属福建兴化戏剧院的演员,因为剧团经营收入不佳,即使非常热爱自己工作的郑勇还是失业了。但他并没有受到失业影响,日常最关注的依然还是莆仙戏。

      自从莆仙戏市场化后,私营剧团随之越来越多,当戏剧演员的门槛也低了许多。莆仙戏演员大多以场计薪,每个人的薪酬是不一样的,100元到数千元不等。他们往往和剧团签约一个周期,短的一年,长的三年,有书面合同也有口头协议。各司其角,缺一不可,所以莆仙戏演员们都能自觉遵守剧团演出安排,一个剧本谁演什么角色都是固定的,基本不会变,实在有人临时有事,剧团就要提前找人替演该角色,戏剧圈论的是戏中的“角儿”。

      穿上戏服就是戏中人,嬉笑怒骂演绎跌宕戏剧,脱了戏袍回到生活柴米油盐。“最辛苦的是夏天,炎热的天气依然要穿上厚重的戏袍,还没有开演就汗流浃背,中暑长痱子过敏都是常事。”阿猛在剧团里饰演大花。26岁的李峰烽除了台上的演出,她还兼职演出后的道具整理,全剧20多副帽冠、长髯、刀枪一一收进道具箱再拆卸桁架,往往都是最后几个走,“一个月有几百的补贴。”有个儿子的小李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的生活。88年的阿娟来自梧塘,生完孩子一断奶就来上班。演了10年戏,如今她的片酬一天有200元。86年的陈碧琪来自莆仙戏福建莆田第一团,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初中毕业就学莆仙戏,如今她大多数角色是演旦角。11月22日晚上,在莆田南门龙脊山原定演出神话剧《追鱼》,她主演鱼。精心画好妆戴好头饰,还未轮到上场,却接到改剧本的通知。“观众反映已经看过了,我们就要临时更改剧目。这种事比较少发生,全部演员都要改妆。”退下场和未上场的演员们轻车熟路地脱衣、卸妆、再上妆、再戴顶饰,一切有条不紊。他们也称彼此为同事,上台后,既相互“飚戏”也默契搭戏,几声鼓点落下,生旦老末丑即刻进入戏剧人生。

      一个舞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幕落下、大幕开启,舞台从不寂寥。上一场的精彩收获下一场的喝彩,戏演地到不到位,评判都在观众心里。又是一个人满为患的露天戏台,饰演《汉宫风云》里的青衣旦戏份不重,但是扮演角色的演员的分量却很重,前一天晚上就有戏迷透露,“明晚吴丽卿有演出,她的片酬一晚至少1500元。”这位“腕儿”正是1985年参加北京举办的戏剧比赛福建选手第一块金牌获得者,福建省优秀演员金牌奖获得者。其父亲正是国家二级演员、莆仙戏非遗传承人吴镇勋。

      出生于1962年的吴丽卿16岁学戏,就接受了非常专业的培养。“练了5年基本功,每天都要练习唱、练、打,一大早就到山上田间吊嗓,因为当时剧团统一管理,演员每年都要考核,所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演出名气的吴丽卿90年代趁着改革开放创业热潮下海经商了,商海沉浮让她多了历练,创业成功后的吴丽卿心中依旧不舍莆仙戏的舞台,“还是特别喜欢上台的感觉,既然我有这身本事,就应该不遗余力发挥。”刚从舞台上唱罢的吴丽卿身段柔媚,透过浓妆可见她的容貌端庄美丽,和所有演员一样,演出结束后就着一桶水开始卸妆,53岁的吴丽卿卸完妆气质尽显,一头干练的短发。个性豪爽的她待人热忱,剧团同事都喜欢她,观众们也爱看她的戏。“尽管现在的舞美越来越好,但是莆仙戏就是讲究原汁原味,观众才爱看。我时常会跟同事们聊天,讲以前我们年轻时候唱的戏,没有现在的LED背景板,门窗都是虚拟的,就要靠演员演出开门、开窗的动作,不仅能考验演员的技巧也提升看戏的趣味性,这些东西恰都是观众所喜爱的部分,戏剧在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把精华传承下去。”

      女儿有演出了,父亲有空就跟着,79岁的吴镇勋是国家二级导演,曾经导演了不计其数的莆仙戏,如今耳背的吴老依然是女儿背后的技术指导,父女二人对艺术的追求尽显艺术家的风范。

      同样应邀来给学生指导的陈先镐老前辈,曾是莆仙戏一团的团长、莆田艺校的前校长与黄宝珍、王少媛都是莆仙戏非遗传承人。老先生今年70岁,气质清矍。陈老在这个舞台奉献了一生,影响了数代人。他远远坐着听着从远处戏台传来年轻演员的唱词,“莆仙戏的曲调非常丰富,音与音之间的转换演员把握得当就会动听,老是一个高音声部听久了就不舒服。”“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莆仙戏里的叠步就符合古代传统女性的特征……”听戏的人们痴迷台上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讲戏的老人忆古思今倾吐一番“老马恋栈”的情怀。

      一念回忆:镌刻故土里的乡韵

      莆仙戏植根于兴化大地习俗文化,有多少次民俗活动,就有多少场莆仙戏演出,演出戏文与民俗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宫庙落成、信众还愿、祈福祝祷、迎神赛会、逢年过节等等例必演戏,只要人们发愿心在,莆仙戏就会在。“莆仙戏现在市场很大,很多人都爱看的,但是市场化就会使得很多传统流失了。”吴丽卿说。

      回忆里,莆仙戏注定是属于年代,过去的。从前没有其他娱乐项目,听一场戏就成了那个年代最热闹的事情了。“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横跨几代人记忆的万人空巷盛景。谢丽榕的爷爷今年85岁,子女都搬到城里后,即使老伴去世了他也不愿意随子女迁往城里住,住在埭头镇的老家里,一台电视机只要醒着就放莆仙戏;仙游县平安养老院里,几个老姐妹围坐一起,一台小小的卡片机咿咿呀呀播放着莆仙戏;朋友慧子奶奶去世后,她唯一留下了奶奶生前随身带的收音机,里面有奶奶最爱的莆仙戏……

      “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时间冲刷故乡的过去,却带不走这支流动在莆仙大地特色的乡韵。幼年不懂鲁迅,而今却懂——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上个月莆仙戏第一团接到演出邀请,在外创业的信众为还愿请大戏给乡里乡亲看,在城厢区龙德井社区露天搭台演出连演2天。市民观戏热情高涨,把原本不宽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道路中间绿化带都站满观众,车的车、步的步都停下来看戏。

      很久没看戏的老刘从外地回来,发现如今戏台上都有了LED显示屏了,但是他用手机拍的照片里,怎么拍演员的脸都还是糊成一片。资深戏迷退休的教师老张说,如今对大部分演出的莆仙戏提不起兴致了,台上台下都是凑热闹,就像很多电视观众爱看86版的《西游记》一样,翻拍技术再好就是不如原版的有戏。

      莆仙戏爱好者郑庆晓打算送14岁的儿子去莆田艺校专业学莆仙戏。“我从小就听喇叭广播里的莆仙戏,很可惜没有走上莆仙戏这条路。可能是受到我的影响,儿子也爱上莆仙戏,所以我打算让他接受专业学习,以后从事莆仙戏艺术。”

      为了推广和普及本土艺术精粹,莆仙大剧院专门在周末两天和节假日都安排了莆仙戏专场演出,票价仅为15元,尽管观戏环境好很多,但是绝大多数场次还是不卖座,近500人的场,有时候买票进来的不到100人。

      莆仙戏百花剧团团长张建峰说,“民营剧团太多了,竞争激烈,很多戏班都在亏本运作,演员工资得不到保障,有些甚至下岗了,未来市场一定是优胜劣汰。”

      上周,上百个民营莆仙戏剧团报团发展,众筹成立海强文化传媒公司,吹响市场化集结号,欲把莆仙戏市场的无序化变成有序发展,无监管状态变成有条件的约束,这一动作有人看好也有人评论实则系“绑架莆仙戏市场所为”。

      无兴不成嬉

      过去人们常说“无兴不成镇,无莆不成市”赞扬了莆田人果敢进取的精神,敢为人先四海创业,有所建树的聪慧。莆仙戏非遗传承人,莆田艺校原校长陈先镐老师则对莆仙戏概括为:“无兴不成嬉”。植根于莆仙文化,以莆仙音乐、表演形式为载体的莆仙戏,离了这些文化土壤,就不是莆仙戏了,这也说明,它的兴衰责成的都将是这片热土。

      有业内人士说,从音乐、表演、剧目三个条件看现在市面上演出的莆仙戏,严格地说都不是莆仙戏。莆仙戏编剧莆田艺术教师方晓认为,人们对莆仙戏这个优秀的剧种认知匮乏,导致它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莆仙戏作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它的独一性,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上,反观如今的莆仙戏,发展错位和环节缺失,导致如今看戏的少,演戏的多,传统的少,坏习性的多。

      陈先镐老师介绍,民营剧团演员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科班教育,只是经由民间艺人简单指点后仓促登台,边演边学,学习的脱节导致所饰演角色与剧中人物脱离,大多演员只学到传统的科介舞步的“形”而丢失了“神”;其次是演员迫于繁重的演出任务,许多演员只能应付完成。据莆田市第一团团长卢炳宜介绍,剧团一个月的演出时间平均在24天左右,一年500多场。如此高频率的演出,导致演员难有余力去深入学习、琢磨传统表演艺术的精粹;再次,观众群体文化底蕴的滑落也使得演员不再十分关注表演艺术水平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需要一个非常负责的工程,尤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最低要求师生比在1:3甚至要达到1:1的比例,戏曲教学又有它的独特性,生旦净末丑、前台后台、声乐、武功、理论等课程需要的老师种类太多了,而现状是我们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有资历的年轻莆仙戏演员都忙着演戏。同时,生源基数也不够,一般来说艺术类别的人才100个人中培养10个,但是目前的生源也缺失。”在莆田艺校执教的方晓如是说。

      “观众断层严重,80年代民间观剧热情高涨,观众不仅欣赏戏曲艺术美,还能判别优劣,将欣赏和表演融为一体,现在的观众以乡镇留守老年群体为主,他们看戏往往偏重剧情,甚至舞步科介,懂戏的观众现在也很少看戏了。”方晓认为,目前莆仙戏的舞美专业性差,刻意迎合观众求新求异。如舞台上烟雾大量使用,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表现虚幻境界,以弥补和掩饰表演方面的不足,这样舍本逐末的表现形式使得西方系表演艺术精华日趋没落。

      从外部环境看,莆仙戏赖以生存的民俗演出包含了诸多不稳定性。随着观众审美趣味、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二十年前的莆仙戏是“阳春白雪”,而今似乎成了“下里巴人”,尤其是年轻观众沉浸在手机、电脑等自媒体时代中,对传统莆仙戏没有兴趣。即使票价很低,人们还是不愿意进大剧院,观众还缺乏对莆仙戏艺术价值的鉴赏能力。

      守望与传承

      近年来,为抢救和保护濒危的莆仙戏艺术,市政府也启动了一系列保护莆仙戏艺术工程,专门成立了艺术工程专家委员会对莆仙戏的传统曲牌曲谱进行全面挖掘、汇总、整理,对一些老艺人的示范性表演进行录音和录像。2006年莆仙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莆田市在试点小学开设莆仙戏唱腔课、表演兴趣班,极大增加了学生对莆仙戏的学习兴趣。文化惠民,莆仙大剧院延续着传承传统文化目的,每周末都开放莆仙戏剧场,以低票价方式鼓励广大市民多进剧场,支持本土艺术精粹。“我们努力打造让各剧团以进大剧院为荣。”莆仙大剧院办公室主任林建通希望通过多渠道宣传,多打造莆仙戏精品和莆仙戏剧团。

      为扭转莆仙戏发展困境,12月5日由114家莆仙戏剧团自发组建的海强文化传媒公司举行隆重的开业仪式。总经理汤文辉介绍:“莆仙两地戏班有130多个,超过了市场需求量,为了经营就会存在竞争,为统一团结莆田各剧团,筹划成立这样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司。”  新开业的海强文化传媒公司是我市第一家以莆仙戏为载体的传媒公司,借鉴于北京一家大型的文化传媒公司,看得出他们市场化的决心和野心。莆田百花莆仙戏剧团团长张建峰说,“由公司统筹安排、监管,保障民间剧团稳定发展,剧团和公司签约保底一个月演出几天,不足天数由公司发工资,超出规定天数按一定比例收取抽成。这样演出有保障,剧团都欢迎。”

      通过商业化集团化的运作,结束各自为战、告别内耗竞争的局面,也解决部分小剧团可能会解散尴尬处境,刚成立的海强文化传媒公司作出了净化莆仙戏市场的一份尝试。然也有不同声音表示,这个动作无疑绑架了莆仙戏所有剧团,不得不听命于某几个大股东。方晓表示自己的担忧:“市场自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如此受制于人,不见得利于莆仙戏发展,反而有可能加重目前已经存在的莆仙戏异化危机。”

      采访后记

      “可爱莆仙剧,风流时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春光芳草碧,莺啭艳阳天。”这是老舍先生在《春草闯堂》观后写的五言律诗。精辟地概括了莆仙戏的风韵和古老特质。我们有诸如这样优秀的剧目不计其数,从这些传统剧本的内容情节里可以窥探我们祖辈的生活现实,甚至想象到他们曾经的身影,这样一种直接且亲切的遗传唤起的是人们对祖辈生活的地域文化的归属感。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但却是似曾相识。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关注研究莆仙戏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民族地域性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莆仙戏表演始终满怀热情与兴趣的根本原因。 ◇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