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八百年历史文化名村盖尾镇前连村
据史载,南宋年间就有前连地名,形成村落。前连村最大的特色,就是19座占地二十几万平方米较完整地保存着清代传统风貌的大型古民居群。这片以“丁”字形格局排列的古民居群,全国仅前连村一处尚存,堪称中国南方红砖文化的典型代表。
站在前连村“丁”字形古民居群前,一眼望不到头。19座古民居坐北朝南偏西,毗邻而建,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门前墙壁下部砌以磨光花岗石,中部镶有人物、花鸟,几何图案装饰的砖雕,檐下垂莲吊蓝,雕梁画栋,贴金描彩。厅堂则悬挂历代朝廷敕封连姓先贤以及高官名流所赠的匾额。还有少见的砖雕对联、大量的石刻和木雕、连战的题词……整个古民居群不仅融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为一体,连氏一族旧时的辉煌,由此亦可见一斑。
走进古民居,一进一天井,一进一灶台。灶台上,老人备着午餐,炊烟袅袅里,仿佛八百年的时光不过是一缕青烟,一晃而过。烧着柴火的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古民居面宽有五间、七间、九间、十一间,最多达到十九间,进深都是三进,而且都有左右护厝。祖辈盼着人丁兴旺,因此将老屋建成了“丁”字形,而今到了他的孙辈一代,光是“阿五”、“阿六”的后代子孙就已繁衍了一千多人。“也可算是人丁兴旺了。”老人笑着道。
前连村的连氏家族现有一万多口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目前连氏古民居里多是老人居住,全村常住人口5000余人。当地村民都很保护这片“丁”字形古民居群,他们自觉地把房屋建在这片古民居群的外围,因此,在一片绿林和洋房的中央,前连村的旧街、古民居群、古宫庙和古桥梁得以基本保存原有的布局和历史风貌。2012年,福建省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前连村成为莆田唯一入选的历史文化名村。
前连村位于仙游县盖尾镇东部,全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几乎以连姓族群聚居。据史载,南宋年间,先祖连治丞率子孙从连坂移居到前连,连氏开族。到了清乾隆年间,他的后裔连春侯公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庶生、次子熙生、三子驾生、四子敬生。这四兄弟子孙繁衍,俗称四子二十四孙,九十九曾孙。连氏子孙继承祖训,辛勤创业,清中后期,连氏经营干果(龙眼干为主)行、糖行和杉行,糖和龙眼干销至省内外,由此致富,大兴土木。在建大厝时,兄弟房屋连成一片,并有意识地排列成“丁”字格局,期盼人丁兴旺,子孙发达。最早的阿头祖厝及田厝等6座建在“丁”字形横笔画上,尚存明代古建筑风貌。紧接着旗杆厝、旧厝、中厝、阿毛厝、仙公厝、下张厝和阿五亭、阿六亭等8座,均建造在“丁”字形的竖笔画上。最晚建的下过溪厝、顶过溪厝等则建造在“丁”字形的钩笔画上。
在前连村“丁”字形古民居群中,竖笔画大厝群是最成规模的一片,其中有两座“大户侯”大厝,则较其他各座更有气魄。据现今仍然生活在其中的老人介绍,这是阿五和阿六建的大厝。阿五是庶生的第五个儿子,名叫连文芳,他建造的大厝面宽三进,左边有仓库、书堂、护厝,右边为二层三间护厝楼,称为“听涛楼”,俗称公子楼。这也是前连古民居里少有的“亭厝”。
在钩笔画的大厝群上,有着前连大厝群最大的一座古民居,称为“顶过溪厝”。大厝里有大小天井11个,规模庞大,构造雅观。墙面上装饰着大量的石刻和木雕,大厝外墙上形式多样的砖雕以及大厝石柱上用红砖雕刻成的对联精美绝伦。随行的前连村村干部告诉记者,目前砖雕艺人已经绝迹,遗留下的砖雕对联更是少见。这些遗存的砖、木、石雕刻艺术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有人说,连氏出儒商。的确,连氏商家致富不忘兴学,前连村几座清代学堂以及科甲联芳的事实就是连氏儒商的最好注释。据载,前连村曾走出南宋右丞相、镇南大将军连沿公,文韬武略,名扬朝野;科场摘桂,竖旗立匾的文亚魁、武首魁,则是连上进、连上拔兄弟;而登进士第的榜昭连元灿,学贯古今,能诗善赋;担任一方教谕的连谦、连文显、连原清等人,一生桃李满天下。
如今,前连村不少古民居的厅堂正中仍悬挂着历代朝廷敕封连姓先贤以及高官名流所赠的匾额。在“仙公厝”,一幅“萱堂燕喜”匾额悬挂在厅堂正中。据悉,这是老大的房子,这块牌匾是连家老母亲林氏八十大寿时,朝廷的达官贵人送来道贺的。这座大厝正对着“文笔峰”,村民都说这是块风水宝地。的确如此,前连村迄今大专以上学历就有千人,其中博士27名,硕士28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教授、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等90余名,而在党、政、军、企、校等领域任各级领导干部者,更是数以百计。最值得一提的是,单是从“仙公厝”大屋就先后走出硕士、博士30多名,可谓书香传世誉满门。
除了“丁”字型古民居群,前连村的其他各种文物遗存也很丰富。例如南宋丞相连治墓,规模宏大,占地近1000平方米,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仙游、惠安、德化三邑连氏后裔必聚此致祭;又如凤阿祖祠,始建于南宋末年,殿堂绘有连氏祖宗肖像壁画,记载先贤历史功德。此外,还有凌烟岩、放光岩、昭灵宫、清兴宫、调元庙、山尾庙、会仙阁、顺天阁、捉元轩等名胜古迹。同时,诸多民情风俗和古老民俗文化至今也还在前连村保持下来。这里的传统文化相沿至今的有耕读、商儒文化,以及十音、八乐、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产业惟今保留下来的仍有干果行还盛行;而像手工打铁、竹制、弹棉花等传统行业至今也仍在前连村沿袭下来。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