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仙游边界行:点点河星叙乡情

    仙游边界行:点点河星叙乡情

      河南先祖,夏夜观星……岁月荏苒,百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乡愁,即便新村建设,也要打造一个承载着“乡愁”的新山村——

    点击查看原图

      山村中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忽而山风醉人,云雾缭绕,忽而响雷阵阵,雨水婆娑。第13号台风“苏迪罗”过后,接连不断的雷雨天气阻止不了我们“边界行”的脚步,8月14日上午,仙游边界行大型系列活动第55站,记者一行来到游洋镇河星村。

      河星村海拔500多米,地处游洋镇东南面,全村土地面积10.9平方公里,耕地796亩、林地面积13736亩,东邻兴山村、西邻龙溪村、北连金石村,南与城厢区常太镇相接。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596户,人口2286人,其中,常住人口近千人。

      在游洋镇,以山、水、石、树命名的村庄居多,看到河星村这一名字时,不免让人想起一首儿歌,“河里的星星一闪一闪是螃蟹的皇冠:河里的星星一闪一闪是虾儿的眼睛……”多么浪漫有趣,而令人感到遗憾、不解的是,河星村没有一条河,有的只是稻田沟渠旁窄窄浅浅的小溪。

      那么,河星村哪来的“河星”呢?村里74岁的老人陈启成告诉记者,据祖上流传,古时候河星村名为外埕地,所处的位置是清源、兴化、永泰三县交汇处,当时三县农副产品贸易交流十分频繁,作为往来必经之地的外埕地便吸引了不少南下移民前来定居。相传当时共有7个姓氏的外来宗族到此,但始终辗转不定,只有来自现河南颍水一带的陈姓后代在此处开祖,并延续至今。加之此处多面环山,夏夜星云密布,点缀山谷,风景甚是怡人。不知从何时起,后人将此处称为“河星”,一是感恩河南先人在此宝地开祖,二是唤起乡愁,提醒后人祖宗的根源所在。

      作为一方宝地,长期以来,河星人靠山吃山,凭借天然优势,不断创造价值,积累财富,形成了分散居住的特点。2000年后,这里一半以上村民出外谋生,其中大部分承包学校食堂,另有一部分从事电商及其他行业,因此,每到寒暑假,也就是这个时候,村里才最热闹。

      当日,穿行在蜿蜒的村道上记者发现,有两处连排集体建筑特别引人注目,一处是位于河星村偏西北部的新湖洋,还有一处是建设中的上厝新居。

      据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晃介绍,1999年,遭受第14号台风袭击后,作为地灾点的湖洋自然村老房全部成为危房,根据上级安排,湖洋自然村选址重建,村民根据旧房面积领取补贴,接受统一规划建起了自家小洋楼。一年后,11幢新楼建成,湖洋村22户村民全部搬进新居,从此过上邻里街坊招呼即来的热闹生活。这些人也成为了其他村民羡慕的对象。

      2012年,市发改委干部到河星村挂职第一书记,资金补助及一系列规划设计为河星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项硬件设施逐步建设完善。当年开始,村两委决定再次争取补助资金,为上厝自然村建设新居。2013年底,河星村被列为市级美丽乡村,今年3月,又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凭借一项项荣誉补助、趁着一股股发展热潮,上厝新居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这18幢新楼已经全面建设完成,每幢占地180㎡,分割成2户。借着暑期回家,人们请来装修工人开始安装门窗,粉刷外墙,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在新村1号楼屋内看到,一楼空间已经隔出了大厅、厨房、餐厅、客房,房间北部有一道通往二楼的楼梯,设计简约合理、采光性好。今年47岁的林奇华是1号楼的户主,记者到时她正用铁锹平整屋内的石头。林奇华告诉记者,她与丈夫常年在外承包高校食堂,尽管如今也买得起房子,但听到村里有这种统一规划建房的政策,夫妻俩想都没想便回来盖房了。

      岁月荏苒,百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乡愁,千百年后的今天,新村建设为河星村烙上新的时代印记。像林奇华夫妻这样,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希望河星更“新”的村民不在少数,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

      1988年出生的池志衔十多岁便跟随父母到福州生活,2012年大学毕业后,村里需要几名大学生参与处理新村建设相关事务,他便放弃城里的就业机会应邀回乡,直至今日仍默默地为新村建设出力。今年39岁的陈振锋在南京承包食堂,多年前已在外买房,虽然在院口自然村的家仍然是土坯房,但是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带着一双儿女回到老家。“家里风景美、空气好,有父母亲戚在,感觉还是比较亲切。”陈振锋说,他很羡慕湖洋、上厝自然村的村民能够享受集体建房的福利,村民们省钱省力,新房整洁美观,大家毗邻而居,氛围十分融洽。

      如今,要求统一建房的呼声越来越大,陈庆晃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了发挥美丽乡村的优势,多年来,他组织村两委成员前往涵江区坪盘村、社硎乡白洋村等地考察学习。“农村建设一定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村实际情况,打造一个承载着‘乡愁’的河星村。”陈庆晃说,河星村海拔虽高,但是有小山丘、小平原、有怡人的田园风光、丰厚的自然资源,今后新村规划中,要注重建筑风格要与自然景观协调,人口分布要与资源开发、创收相结合,要强调邻里间的和睦,体现河星村独特的魅力,让在外乡亲时常想起河星这个家。

      ◎我是村长

      为发展筹资1600万

      为发展农村经济,改造村容村貌,多年来,游洋镇河星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晃,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发动企业家集资,累计筹集资金达1600万元。

      陈庆晃50岁,今年是他担任村主干的第15个年头。年轻时,他在游洋中学当过数学教师,还下海经商,从事木材加工生意。2000年,陈庆晃当选为河星村村主任,2010年当选为村支书。

      陈庆晃坦言,村里要发展需要资金,他争取资金主要有2个途径:争取上级补助和发动企业家集资。15年来,陈庆晃四处奔走争取资金,日夜坚守在项目一线,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泥泞难行的黄土路变成了平坦水泥路,并通往各个自然村和村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视频监控;村里的土坯房、危房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居民小区;村里建成了排水渠、引水沟;河星小学也修葺一新……

      多年的经验,让陈庆晃总结出争取资金的方法。他说,向上级争取资金,要及时了解、吃透上级党委政府最新决策,以及新近出台的惠民惠农政策。除了每天关注新闻外,他还向儿子请教,自学电脑技术,以便上网查询各类政策信息。而发动在外乡贤集资,就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为村里的发展服务,必须作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大家才会信服。

      ◎有事找你

      盼饮水工程立项

      在游洋镇河星村采访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晃告诉记者,河星村总人口2286人,常住人口近千人,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不少外出的村民纷纷回来,而此时一幢幢新房子的卫生间却无水可用,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

      据介绍,河星村海拔600多米,而游洋镇海拔大约三四百米,地势较高,又与游洋镇相隔7.5公里。“从游洋镇集镇区直接引水,则需要逐级抽水,工程投资量大。”陈庆晃告诉记者,该村原有的山后水库,蓄水量几万立方米,只可满足河星村中心地区的农田灌溉及生产生活用水,而其他片区的自然村只能引山泉水进行饮用,只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在河星村村庄规划里,已规划选址建设古峰水库饮水工程,该饮水工程可满足河星村以及兴山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陈庆晃说,该村已对该区域地形进行前期勘探,希望与有关部门协商,根据村庄实际情况,争取早日立项,解决群众过年、过节生活用水需求。

      ◎特产

      高山茶走出新路

    点击查看原图

      记者来到游洋镇河星村白石林山头上,只见片片茶园郁郁葱葱,其间点缀着一群群茶农。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他们正在对茶树进行修剪(如图)。

      “今年10月秋茶即将上市,这一季茶叶长势良好,一亩地可采100公斤。”该村茶叶种植大户张美新介绍。目前,他共承包经营了300多亩茶园。

      由于独特的地质和气候环境,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村就有茶农种植茶叶。张美新回忆说,当时由于茶园规模小、制茶技艺落后,茶叶品质不高,导致收入也不高。后来茶农们纷纷转行,村里大片的茶园都荒废了。

      张美新前往安溪学习取经后,大受启发,回来和村干部一合计,决定做大做强该村茶叶品牌。2003年,张美新在村里开垦荒山近百亩,引种铁观音等优质茶苗,并成立了米升茶叶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向茶农传授良种推广、加工包装等技艺。

      “俗话说高山产名茶,河星村海拔高,所以合作社一开始就定位为培育优质茶、打造高端品牌。”张美新说。在他的努力下,村里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第一家茶叶加工厂建起来了,还引进先进设备和烘制工艺,实现了茶叶生产、加工、精制、销售一条龙。连续几年下来,都取得良好效益,也渐渐打响了品牌。

      据悉,自2010年开始,河星村的茶叶连续4年在全市名优茶品鉴大赛中获奖,还获得“福建省优质茶”称号。

      ◎乡村故事

      百年“枪楼”说记忆

    点击查看原图

      在游洋镇河星村当地,有一座村民们熟知的古建筑——枪楼(如图)。8月14日,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见到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枪楼。

      枪楼位于该村院口自然村,在一片老房子中,三层楼高的枪楼十分抢眼。这是一座方形土楼,每层的木制窗户大小不一,而且枪楼的墙角上还有两三个小洞。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些是当瞭望口和射击用的,便于楼里的人观察外部情况,因此这座楼被称为枪楼。

      曾在这座枪楼中居住了50多年的82岁老人陈文晃介绍道,这座枪楼在他出生前就出现了,是河星村最古老的房子。当初是村里的陈姓族人为了共同抗击土匪而建造,里面可以住着七八十人。“70年代以后,土匪少了,房子也慢慢老化,村民便渐渐搬出了枪楼。”陈文晃说,他是5年前最后一批搬离枪楼的人,现居住在枪楼旁的一座民房中。

      百年以来,这座枪楼以坚守的姿态于风雨中巍然屹立,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河星村民。

      “山歌”悠扬绕乡间

    点击查看原图

      “千年山歌千载韵,一曲乡音一段情。山歌好比春江水,千古传唱唱到今。” 正准备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洋山歌是我县目前唯一现存的山歌,山歌音调中带有中原古音的味道,流传至今已近千年。

      “第一相送出校门,梅花香味情意绵,爱折一枝给兄插,想兄不是插花人……”在河星村青山古厝间,50岁的陈素香和邻居用方言浅唱轻歌(如图,右一),唱出了这首质朴婉约的游洋山歌——《十八相送》(这是一首讲述梁山伯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山歌),吸引来周围不少了村民。

      陈素香原为游洋镇天马村人,在小的时候,她就爱听大人唱山歌,自己也会跟着学。“年轻的时候在竹器厂工作,很多姑娘聚在一起,一边编竹篮子,一边唱山歌。大家还一起对歌,你一句,我一句,很有意思。”陈素香笑着说,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唱山歌,不过她嫁到河星村后,就基本上没再唱过山歌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陈素香在车上听见有人在用手机播放山歌,亲切之余便与对方攀谈开来,“这种山歌,我在小时候唱得可多哩”。得知陈素香是山歌能手,对方便邀请她一同参加文庙“仙游非遗文艺精品展演”。借着演出的机会,陈素香重新唱起了游洋山歌。在一场场的排练中,她结识了一群同自己一样喜爱山歌的朋友,沉寂了几十年的歌声再次缭绕游洋乡间。

      今年6月13日,在文庙“非遗”展演上,陈素香一行6人演绎了原汁原味的游洋山歌,展现出了经典悠远的山歌文化。

      ◎采访手记

      美丽乡村,要留得住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在外游子记得住乡愁。”采访中谈及新农村规划时,河星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晃一席话,让人激情澎湃,更是勾起了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诗中描绘山水田园的佳句,成了传颂千年的中华民族的诗意宜居梦。曾几何时,那“蓝蓝的天空,清清的小溪,老老的民宅,浓浓的乡土……”都深深印烙着乡村美好的画面。

      得益于政府推进和群众支持,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许多农村实现了“华丽转身”,住房、道路、生活设施等得到明显改善,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大拆大建、盲目跟风造成的千村一面,让我们寻不到美丽的乡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从面上美起来,更要构筑“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家园。在规划和实施中,切实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尊重自然,就是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留地域特色。我县广袤的农村地区风光迤逦,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秉承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好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让新村建设融入大自然。尊重历史文化,就是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好宗庙祠堂、石碑牌坊、古井老树、古桥老宅等历史遗存,传承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承载我们浓浓乡愁的“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我们儿时记忆中的村庄,还应该是天更蓝、水更碧、地更绿、村更洁、人更美的现代新农村。

      今报记者  陈慧贞    薛燕辉  唐伟  卓良建  实习生  傅平凡  郭慕丞  摄影  今报记者  蔡晨晖  唐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