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边界行:铮铮铁骨铸石山
一个村里,有兰、雷、郭三个少数民族,有一家三兄弟皆投身革命;“八一”前夕,记者走进大山深处,倾听往昔峥嵘岁月稠,感悟——
瞻仰烈士侯斌武之墓。
兰炳富向记者讲述战斗故事。
兰炳坤的孙子展示他爷爷的志愿军胸标和纪念章。
竹海深深,蕴含无限生机。
7月31日,“八一”前夕。伴着清晨柔和的山风,“仙游边界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来到第53站——游洋镇石山村。一路空山鸟语,车外飞逝而过的清凉翠绿,以及耳边轻声低吟的清风泉水,为本应枯燥的近两个小时车程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
位于游洋镇东南部最偏僻山区的石山村,东与涵江区庄边镇松岭村交界,西接游洋镇兴山村,南毗游洋镇鲁头村,北至涵江区庄边镇黄洋村,距离莆田市区36公里,距仙游城区70多公里。全村由申田、赤水、下楼、汾头、水井斜、长垅、山崙7个自然村组成,10个村民小组,有兰、雷、尤、方、林、宋、伍、钟、候、郭、邱、柯、李等十多个姓氏,其中兰、雷、郭皆为少数民族。该村总人口1836人,常住人口300余人,山林面积1.4万亩。
石山村有一座采石山,其村名由来与这座山息息相关。据村里的老人方文瑞介绍,采石山石多且奇,山顶有一块巨石,因其形如石壶嘴,又称“石壶山”。石山村位于采石山山脚,从前村民们住房的石料大多取材于采石山上。石山村的村民,生于石山旁,住于石山中,流淌着石山的血脉,也传承了最坚韧不拔的石山品性。
石山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石山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投身革命的英雄儿女。提起那段峥嵘岁月,村党支部书记尤永锋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一位位曾经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谱写壮烈篇章的战斗英雄:参加过长征的方冬梅、雷天保,参加革命斗争、时任莆田县公安局侦察员后在剿匪中牺牲的侯斌武,以及一家三兄弟皆投身革命的兰炳雄、兰炳富、兰炳坤。
“一家三英雄”,兰家三兄弟的革命事迹至今仍为村民所津津乐道。三人年仅十几岁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兰炳雄于1933年参加地下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仙游县农会主席等职务。在堂哥的表率带动下,兰炳富、兰炳坤也先后投身革命。兄弟三人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始,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诗篇。
当日,在方文瑞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三兄弟中唯一在世的兰炳富,这位革命老英雄如今已88岁高龄。兰炳富告诉记者,他于1948年加入游洋游击队。参加革命的第一年,在一次游击队的剿匪斗争中,大腿处不慎中弹,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只能对伤口进行简单的消毒包扎,子弹遗留在腿中并未取出,至今行动仍颇有不便。谈及此,兰炳富感慨道,“在那个年代,哪个革命战士没有受过伤?流过血?只要仍能行动,便会义无反顾地继续投身战斗!解放事业在战士们的心中,大于一切个人利益!”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兰炳坤家中,见到了兰炳坤的孙子兰开异。听闻记者一行前来探访爷爷的革命事迹,兰开异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他爷爷于1948年参加革命,在沈阳军区担任气象测报员;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复员,而后便在家乡一带担任教员,直至退休。
在兰开异的印象中,爷爷是一个沉稳、低调、老实的人,从未主动跟他提及自己革命时期的事迹,他也是在亲戚、村民口中得知后问及,爷爷才会跟他分享当年的故事。“爷爷从来不会主动说起这段在别人认为是无上光荣的经历,在他的头脑中,这只是一段稀疏平常的事情而已。”兰开异说,爷爷在个人的简历上都略去了曾经参加革命的经历,只是以一名教员的身份退休,他从未想过要以这段革命经历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舒适。
今年32岁的兰开异如今在外地承包校园食堂,生意略有小成。自十多岁开始便外出打拼的他,很少刻意去触及爷爷的革命事迹,但是他爷爷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那种不畏挫折、敢闯敢拼的精神却一直浇铸在他的脑海中,也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一路前行。
石山村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区村,却不是一个甘于落后的山村。近年来,村里一个个年青人相继外出打拼,这些人,揣着铭刻于骨骼里的革命精神所赋予的顽强品质,怀着石山千百年来独有的坚韧品格,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镌刻下一块属于石山的印记。
◎有事找你
回家的路期待“安抚”
“我们村和涵江区庄边镇相邻,有道是田耕左右块,山种上下片。”持着涵江区口音的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从游洋镇石山村去莆田市区比去仙游城区更近,村里人大都往市区谋生,可是从村里去市区却有2段三公里长的路让村民们纠结多年。
村村通工程造福了革命老区人民,然而无论是从石山村去市区,还是从石山村去涵江,村民们都先要经历一段颠簸的土坯路。石山村到游洋镇鲁头村、石山村到庄边镇松岭村各有三公里的路,前些年村里自筹资金,已将路胚修好,可是由于资金问题,至今没有硬化。
村党支部书记尤永锋告诉记者,在外或是在家的村民们,都迫切希望这两条路能早日硬化,村里也想通过发动村民集资来解决这个问题,无奈资金缺口太大。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给予一定支持,和老区村的群众一同修好最后一段回家路。
◎胜景
柳杉四人不能合抱
听闻游洋镇石山村山仑自然村的竹林间,屹立着一株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柳杉,是村中一景。记者一行前往探访。
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前行,不一会就到了一片竹林中。时值盛夏,这里却是浓荫蔽日,凉爽宜人。只见这株巨大的柳杉位于竹林中央,树干通直粗壮,枝干弯曲遒劲,树顶仍枝繁叶茂,远望似一片翠云,近观如绿色巨伞,蔚为壮观。
这株大柳杉,胸径2米左右,树高近30米,4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如图)。该村72岁老人方文瑞说,听老一辈的人讲,清朝康熙年间,该村开族建村,这株大柳杉就已经存在了,到现在树龄至少在400年以上。长期以来,村民把它作为风水树世代相袭,所以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护得很好。
可惜的是,这株老树,至今没有相关部门前来鉴定、保护。村里人希望林业技术人员能够前来挂牌,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
◎乡村故事
朝天宫的人文历史
在游洋镇石山村,有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朝天宫,房子略矮,但保存完好。而宫门口的一幅对联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幅对联上联是“汾山新螺长松天水瑞”,下联是“雷方尤伍郭林邱柯兰”。分别对应的是石山村的自然村和姓氏,姓氏之多之奇,在全县都较为少见。
记者不禁疑惑,在这个2000人不到的小村庄中,为何有如此多的姓氏?村里88岁的老人方金火告诉记者,由于石山村地处偏僻,自古以来便有许多外来人口为避难迁移至此;且石山村自然资源丰富,符合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许多人便聚集于此生产生活。
而朝天宫缘何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方金火介绍说,朝天宫在上世纪60年代曾被改为小学,文革期间,为了防止文物损毁,小学里的教师曾悄悄将宫内的一些文物收藏起来,故朝天宫的牌匾等文物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竹海中的竹编老人
挑着编好的竹筐找买家。
游洋镇石山村地处山谷地带,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在这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成片生长的毛竹林,整个村庄仿佛都徜徉在“竹海”之中。石山村也是我县毛竹生态加工基地,这漫山遍野的毛竹成为当地居民创收的重要来源。
在石山村中,仍有许多老人以编织毛竹制品为生。65岁的方步迎便是其中一位。在村民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方家小院。只见院子里四处晾满了长长的竹篾,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淡淡竹香。屋子里,方步迎和他的老伴正在编织竹筐,一条条竹篾在他们手中灵活地抽送着,划出悠扬的线条。据方步迎介绍,现石山村编制竹筐以长垅生产队为主,目前只剩下约10多户人家从事竹筐编织工作,其中老人占绝大多数。
“手艺是祖传的,我从记事起就一直编,也记不清编了多少年。我的两个儿子,老大还会点,老二则完全不会。”方步迎说道,平日里,他和老伴常去自家的毛竹林里,砍两棵毛竹一起扛回家,劈竹、削篾片、缠细篾、穿篾针、编织、捆扎……从处理毛竹到编织成筐需要十几道工序,都是手工操作。方步迎告诉记者,挣的钱不多,但就是舍不得将手艺荒废。以前种田的人多,销量大,而现在大多销往我市沿海地区,用于海产品养殖等。
“农民对土地有感情,有一片自己的毛竹林,日常里编编竹筐,能让我们感到踏实、老有所依。”望着远处成片的竹海,方步迎笑着说道。
◎我是村长
窝在山里做点实事
尤永锋今年50岁,在2011年当选为游洋镇石山村党支部书记。“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没有大的矛盾纠纷,群众很配合村干部工作。”他说,村两委干部们也兢兢业业、踏实能干,给他减轻了不少压力。
作为老村干部,尤永锋见证了村里这些年来的变化。他当选村支书时,村里基础设施还是很滞后,主村道不但没有水泥硬化,也没有路灯和视频监控。尤永锋便四处奔走争取资金,通过上级补助和村民集资,泥泞难行的黄土路变成了平坦水泥路,村里还安装了路灯、视频监控。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建成了排水渠、引水沟,石山小学操场也修葺一新。
“在偏远山区当村干部,根本没法兼职做生意。”尤永锋说,去一趟城里要一整天,村里事务繁琐,分不开身。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亲戚朋友劝他外出做点生意,“总比一辈子窝在山沟沟里强吧。”可是,尤永锋都婉言谢绝了。“我就想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做点事,看到大家生活越来越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采访手记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
石山村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石山村英雄辈出。记者采访时,就有当地一家三兄弟参加共产党游击队的光荣事迹。
我县是著名革命老区之一,还有许多个像石山一样的革命老区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区儿女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赢得了“红旗不倒”的美誉。饮水当思源,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今天,更不能忘记老区群众。而帮助老区尽快脱贫致富,是至关重要的。
我县大部分革命老区村地处偏僻山区,山高路远,基础条件差,是容易被人们遗忘的地方。近年来,由于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与其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甚至很多地方依然“走的是黄土路,住的是土坯房”。
修路架桥、发展教育、培育产业……社会在进步,老区人民对发展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改变现状,渴望未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就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需要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去帮扶、去关爱。同时,致富之路就在脚下,老区人民更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发展路子,培植自身造血机能。我们相信,只要心往一处想,上下齐发力,老区人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今报记者 陈祖强 彭丽程 唐伟 实习生 傅平凡 郭慕丞 摄影 今报记者 蔡晨晖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