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中不少熟语描述物产美食,指导人们时令饮食
“莆仙方言熟语中隐藏了不少大智慧,总结自然规律来指导农作活动,指导人们时令饮食。”昨日,读者张老太与本报乡音栏目分享了方言中部分描述物产美食的熟语。这些熟语是莆仙人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形象生动。
三月三,当被食马鲛。这句熟语中,“当”为典当的意思,“被”即棉被,“食”指买。农历三月天气开始回暖,马鲛鱼已经形成渔汛,此时味道鲜美但是价钱较贵。意思是冬天已过,暂时把被子典当了也要买一些马鲛来尝尝鲜。
正月虾蛄二月蠘。
虾蛄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鲜,肉质含有较多水分。每年春季(正月前后)是虾蛄产卵的季节,其未产卵之时,肉多肥美,是食用的最佳时节。蠘,就是梭子蟹,沿海很常见的一种海蟹,每年春夏之交产卵。在莆田沿海,梭子蟹在二月前后最为肥美。三月以后,蠘排卵之后就没有了蟹黄,壳内空空,身价骤降。
处暑,取取;交秋,抽抽;白露,拢总戽。
“取取”为少量选取的意思,“交秋”为立秋,“抽抽”指适量抽取,“拢总”代表全部。“戽”是借用字,指大量摘取。这句熟语的意思是莆田的龙眼处暑时已有少量上市,立秋时数量增多,至白露时绝大部分都成熟采摘了。
二月二,蚮臭味。
“蚮”为方言字,代表牡蛎。“臭味”指味道不佳。农历二月初二为一年首次牙祭日,俗称头牙,这以后的牡蛎味道就不鲜美了。民间相同的熟语也叫“豆四耳,蚮臭味”,“豆四耳”指黄豆苗长出四片叶子的时候,大致也是二月上旬时节。
香菇油流流,伓如蜀个带鱼头。
出自莆仙戏《目连救母》。刘贾喜欢大鱼大肉,不喜吃素,这是他到傅府劝姐姐刘四振开荤的道白。刘贾解释,素菜香菇煮得再油再香,也不如一个荤腥的带鱼头好吃。后来这句熟语就成为喜欢吃荤不喜欢茹素的人的口头禅。海都记者 陈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