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梧塘古村东宫太和庙

    梧塘古村东宫太和庙

      梧塘镇古村东宫村位于东宫山山麓,村后到处是果园丛树,掩映着一座巍峨古老庙宇———太和庙。

      民间流传“先有太和,后有太平”,其实就暗示太和庙创立时间。这里的“太平”是指太平陂,创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4年)。据史载,早在唐代,有个叫何玉的太守关心民生疾苦,捐金在山下开凿一口大水塘,灌溉周边农田,造福百姓,时称“太和塘”。当地民众为纪念这位爱民太守,便在塘边山坡上兴建庙宇。何玉系太和人,人们就把此庙称为“太和庙”。这座唐代创建的庙宇,如今是梧塘地区最古老庙宇。

      太和庙背靠青山,俯瞰山下田野、村舍和波光鳞鳞水塘,尽得一方形胜。它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面阔三开间,为单檐歇山顶抬梁穿丰式混合结构,庙前有一片开阔平整大埕。前殿共有左、中、右三个门,中门高悬“太和庙”门额,两侧悬挂木质黑漆楹联:“正气浩然充宇庙,崇严庙貌峙乾坤。”

      前殿后隔一口天井,就到了正殿。正殿前方横梁高悬一方“浩然正气”大横匾,十分醒目。屋顶大梁书有“皇清道光崴次乙巳年榖旦重修”字样,道光乙巳年即是1845年,至今保存完好。正殿正中神龛供奉唐代名将司马圣王张巡,左右两边神龛分祀郑、刘、陈、邱四大太保,据说,都是司马圣王部将。靠近天井石柱上对联字迹端庄高古:“德绍乾元钦保合,灵昭震位庆生成。”

      据乡老相传,太和庙早前比现址地势要高得多,后来才下迁山麓,这当是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当时兴化知军刘谬在萩芦溪上游拦水筑坝,兴建太平陂,又开挖水渠灌溉兴教里、延寿里农田。而水渠需从庙边山坡上穿过,先民们便把庙宇下移。这便是太和庙重建时间。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总管张安节重修太和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毁于战乱,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又行重修。到了清代道光乙巳年(1845年),太和庙因长年失修,崩坏严重,村人多方集资重修。相传,当年莆田遭遇特大旱灾,溪水断流,农田干裂。全县村村举行祈雨活动,当地村人也到太和庙拈香求雨。当看到庙宇倾倒残破,心中愀然不安,于是全村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终于重修一新。

      上世纪60年代,太和庙被拆毁,木料砖石改做他用。直到80—90年代,村里华侨及善信联合发起,捐资在原址重建太和庙,里里外外粉刷油漆。同时在前殿大埕左侧增建戏台,每逢菩萨诞辰日,村人都要在此举行庆典,会戏演出。后来,乡人又在前殿廊檐下增立一对大龙柱,使这座千年古庙更显壮观。(黄黎强)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