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古迹探幽
学士古街亦称学士里,包括今之学士居委会及耕丰长坝桥,位于枫亭镇东南部,枫慈溪南岸,北接繁华商业区兰友角头街,南至五里岭,承接福厦公路,与泉港区接壤,街长2000米,平均宽度8米,居住人口上万。
学士街历史悠久。早在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唐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陈政率部入闽,途经锦屏山驿道。观其风光秀丽,山川锦绣,便将眷属安置在陈卢园(今枫亭中心小学旁)居住。宋时,蔡襄幼小时就读于南市尾蓝岭学馆。尔后,蔡襄举进士,官居端明殿学士。南宋状元王十朋守泉州时,途经南市尾,留题“庆历名臣乡,端明学士里”,学士街名称由此得来。
古时,学士街是枫亭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福州往泉州、漳州,都要从此经过,故此商业兴起。从角头至蓝岭,商贾云集,店铺、钱庄比比皆是,经营有山货、布匹、粮食等等。二十世纪上半叶,学士街兴旺发达,名闻遐迩,是当时枫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福厦公路穿境而过,镇公所、海关、税务、汽车站、货物储运站等均设在境内,形成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商业区。所经营的山货、布匹、肥料、纸业、果品、蔬菜、大米等,畅销闽东南,成为莆仙惠三县交界的商贸中心。枫江公学(枫亭中学前身)、铸青、培青、培元等小学(枫亭中心小学前身)先后创办,寿民医院、基督教堂、真耶稣会亦在境内开设。文化繁荣,中西并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霞桥大桥的建设,福厦公路改线,不再由太平桥、鱼街、角头经学士街往闽南,而由北门经霞桥、候揽往漳、厦。汽车站改设北门,在太平桥北霞街设农贸市场,政府机关也迁往北门,学士街商业从此萧条。但它仍是枫亭农械、铸造、木器、铁具的主要产地,是枫亭地区的工业中心。学士街的农械、木器、竹器等销售红红火火。每天几卡车的货物进出、莆仙惠周边群众的往来购物,枫亭农械厂“工业学大庆”的火红热潮,令学士街成为枫亭最具活力的地带。
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创设于学士街的枫亭中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连续几年高考上线率居全县一、二名,成为斐声八闽的优质学校,吸引了莆仙惠周边的大批学生前来就学。加上面向全省招生的中专学校——湄洲湾工业学校也在学士街设立。学士街在原有的“工业街”头衔上又添上了“学生街”、“文化街”荣誉。以教师、学生为服务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一举成为学士街的主导产业,辅之以原有的铁器、木器加工,传统的灯笼、棉絮、金银、糕点制作,新兴的电机、铸锅生产。学士街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农工学商齐发展,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
潮起潮落,沧海桑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学士古老的街道已难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由枫亭农械厂基础上发展的仙游铸造厂、仙游电机厂无奈搬迁到工业新区白蛇过路,湄洲湾工业学校也随之搬迁。学士街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也因受现代工艺的冲击,对外的吸引力也大大减弱。目前惟一风光的是以枫中、枫小师生为服务主体的第三产业,饮食、图书、文具、大头贴、饰品、自行车修理,店铺林立。不过据店主反映,竞争激烈、生意平淡,不如从前。总之,学士街的经济与邻近的兰友、霞街、霞桥、铺头近十几年的发展,算是滞后了。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振辉煌千年的学士雄风,淳朴善良的学士人民该为之深思了! (肖天清)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