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厨下“南风”
莆仙民间有句 “灶厨下‘南风’”俗语,其中蕴藏着许多科学的道理。
所谓的“南风”,乃是温暖的代名词。冬季,一旦遇到天气变热、气温升高的时候,莆仙一带的民众都会说,今天很“南风”。这是因为冬天寒冷气流南下吹北风,人们觉得寒冷,若有南方暖湿气流北上吹南风,这里一般会变暖。所以人们就凭着“吹北风与吹南风跟天气变寒变暖有关”的直觉经验,就把天气变暖就认为是“吹南风”,日久语言发生了变化,就把“吹”省掉,直接称为“南风”。
过去,甚至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莆仙一带民众家中都砌有砖土炉灶,不少人家还砌着“双延灶”(这种灶就是两个炉灶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连在一起。)莆仙人砌的炉灶是选用当地上好的粘土,把粘土敲捣或碎块后浇上水,让它湿透再用脚踏匀,用“土格印”制成一块块的土格,土格晒干后用来砌灶。砌灶时,灶膛的顶面最为讲究,先是根据锅子的大小,细心地用瓦刀敲击灶板砖中无用的地方,使灶板砖铺设时刚好成一个圆形锅的形状,留作摆放锅用。之后选专用的灶板砖来铺设灶膛顶面,铺设时灶板砖时特别用心,不但要用泥浆或白灰浆压实,而且要使锅装上时大小合适,不得有一点空隙。这样的炉灶使用起来不仅会使灶膛的火苗喷出来,而且还会节省不少燃料。
砌一个炉灶,之所以要像上述那样选材和铺设灶膛顶面呢,这是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由于组砌炉灶的材料是土格、板砖、泥浆、白灰浆等这些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煮饭、烧水后,这些物体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故此在很长一段时内整个灶膛仍是热乎乎的。停止用灶后,被烘热的灶膛就把吸收的热量慢慢地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中,使整个厨房变得异常暖和,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日子里,人一走进厨房会觉得全身暖烘烘的,便会不由地说:“灶厨下‘南风’。”(郑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