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宫支部旧址成为红色旅游新景点
山旮旯的仙游县上宫支部旧址成为我市新的红色旅游景点。据了解,自启用以来,共已累计接待了百余家单位组织的新老党员、团员宣誓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承办了县级党建会、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等10多次,接待学生夏令营1000多人次、部队官兵1000多人次,以及自发前来参观的游客。如今的上宫第一支部旧址己成为开展党建活动的品牌基地和弘扬主流文化的“红色场所”。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位于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境内的原兴山书院,始建于宋代,既有客家土楼式的古堡建筑,又保留宫廷式的皇家建筑风貌,且总体设计成“回”字形结构,使书院更具建筑艺术特色。历经多次重修得以一直保存下来,成为古时莆、仙、永三县山区士子负笈求学的学府。1927年4月,经闽中特委一年多的考察而在这里秘密成立了中共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仙游革命火种,使该县革命活动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但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书院部分房舍被风吹雨晒成危房,揪住各级党委的心,在市里极力支持下,仙游县积极推进上宫第一支部旧址建设。仙游县采取部门出一点、上级支持一点、党员捐款一点和在外乡亲、企业家慷慨捐助等方式,先后筹资130多万元完成一、二期修复,修缮后重现古色古香特质的支部遗址,布置有革命斗争活动图片长廊、革命先辈题匾、革命图书室、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夏令营场所等,每年接待瞻仰缅怀的游客上万人。如今,修缮后的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确定为 “仙游县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仙游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眼下,总造价355万元的第三期红色旅游区及学生夏令营场所工程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将于2013年底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共上宫支部旧址的恢复重建中,坚持修旧如旧、简约节省、生态环保、革命传统等“四个原则”,努力还原其历史面貌,并从民间收集革命历史的实物素材,充实到第一支部纪念馆,使其不断完善,逐步打造成为综合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功能,仙游县注重发挥中共上宫支部旧址弘扬时代旋律的独特作用,修缮一新后的纪念馆设上宫支部发展史展厅、中国革命发展史展厅、革命诗画展厅、革命实物展厅、电教室等,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实景和模拟进行逼真展现,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闽中革命战争的艰苦卓绝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让每一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都得到零距离的革命传统教育。此外,仙游县委依托上宫第一支部旧址基地,坚持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团委、妇联、教育等县直有关部门和18个乡镇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广泛进山开展多样化主题活动,如县委组织部每年组织新党员到上宫第一支部参观、入党宣誓、为党再创佳绩活动;每逢“五一”、“五四”、“十一”等节日,各中小学、机关单位前往举办“学雷锋”、“祭先烈”、“党在我心中”和义务植树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陈国孟 徐春民 魏建华
——————————————————————————————————————————————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东北部兴山村馨山书院,始建于宋代,清光绪6年(1880年)重修,1889年戊戌变法后改为馨山小学堂,五四运动后改称兴山小学。兴山村与莆田常太接壤,交通闭塞,山高林深,是开展隐蔽斗争的理想场所。
1927年4月8日,莆田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查抄了设在哲理钟楼的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因特区委领导人事前获悉福州事变消息,及时撤离城区,转移到郊区隐蔽,使党的力量未遭损失。由于特区委书记陈国柱在大革命中公开暴露共产党员身份,莆田四八事变发生后在莆田城镇难以立足,由吴梦泽陪同从莆田常太转移到仙游兴太山区上宫,进行掩蔽革命活动。
1926年冬大革命高潮时,仙游县还没有建立中共地方组织,只有个别在外求学时入党的共产党员在知识分子和学生中进行革命动员工作,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组织。陈国柱到上宫后,利用当地农民生活艰辛、反抗意识强的有利条件,进行革命宣传,开展建党工作,引导有觉悟的农民骨干加入革命队列。他先后吸收了当地进步农民林锦棠、林步庭等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4月底在上宫馨山书院成立仙游境内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隶属中共莆田特区委领导,支部书记林锦棠。
中共上宫支部成立后,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展革命斗争活动。通过创办夜校,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革命思想;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开展减租抗税斗争,开创古邑第一个红色基层村,推动仙游县革命斗争的发展。
馨山书院历史悠久,即是兴学的摇篮,又是革命的遗址,1990年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定为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仙游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仙游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馨山书院历经沧桑,虽经多次修缮,但风雨侵蚀,仍形貌斑驳。2007年6月,为纪念建党8 6周年暨中共上宫支部成立80周年,中共仙游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对馨山书院进行全面的修葺,并建立中共上宫支部纪念馆,以详细反映中共上宫支部成立后仙游县党组织领导革命群众,坚持斗争,百折不挠,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史。让后人在参观游览中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其不畏艰难,前仆后继,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2010年6月,中共上宫支部旧址被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授为首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9月18日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第二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
气势磅礴的檐角,一整排的红瓦白墙,呈现回字排列的古建筑气势宏伟。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游洋镇兴山村,探访中共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上宫支部旧址,回顾那一段光辉的历史。
中共上宫支部可追溯至 1927 年,由时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的陈国柱创立。该支部 1989 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仙游县评为“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命名为“仙游县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仙游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7 年,在其旧址上成立了中共上宫支部革命斗争纪念馆。
随行的村主任刘文新告诉记者,中共上宫支部建于该村兴山书院内。兴山书院是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宫殿式回字形建筑群,历经多次修葺,基本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
从正门进入书院,踏着中央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穿过一片芬芳的小花园,行人裹着花园中浓烈的桂花香迎面走上五个台阶,面前就是一个一丈见方的平台,由平台再上一个 台 阶 便 是 书 院 的 正殿———大礼堂。殿前悬挂“中共上宫党支部纪念馆”
匾额。从正殿沿两边青石踏道绕到两边走廊,“支部发展史展厅”、“革命前辈题匾展厅”、“革命诗画展厅”、“革命实物展厅”等内容被翔实地展示出来。
作为全县第一个党支部,上宫支部一直作为我县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谈及今后的发展,刘文新告诉记者,因为建筑年代久远,一些建筑梁子出现腐蚀,如今政府一直在修缮上宫支部,努力将上宫支部打造成更具历史韵味的载体,吸引更多的人来上宫缅怀先烈,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业。
程志英 余立凡 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