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江城隍贯乾坤
在涵江,应当说鲤江城隍庙,是一处颇有规模有影响的道教活动场所。莆田市道教协会就设在该庙,牌子就挂在庙门前。因此,对该庙,我是相当熟悉的,尤其是对那些老有所为的管理人员,我是非常佩服的。
鲤江城隍庙坐落于涵江鉴前,坐南朝北,偏东向。从外面看,红柱碧檐,层台叠翠,古朴端庄,典雅华丽。
庙大门是两扇红漆大门,门外有一对雄雌狮子。门廓前檐柱是一对石雕降龙盘柱,雕刻工艺精巧。大门楹联“善行此地心无愧,恶过我门胆自寒”。或许,这就是城隍行善积德的诫令。
进入大门,回向大门顶上挂着一架13归的巨大黑漆算盘,粒粒算珠有碗口大。寓意着人算不如天算,人间善恶,冥冥之中皆给你一笔笔算清。莆田民谚“城隍庙算盘13归,有人领51,无人领49”,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整座门厅进深5间,除大门框为圆柱,其余都是青石方柱。门左中间壁上奉祀石刻泗洲文佛像。在我的老家屋后河对岸,就有这样的一尊佛像,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据说,泗洲文佛亦称泗洲大圣、泗洲菩萨,其真身乃是唐朝的僧伽大师。国人对泗洲文佛的信奉,历经唐、宋、元、明各朝,未尝间断,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
进入门厅,有一个大天井,使门厅、中殿、两廓排水顺畅,采光明亮。中殿两边钟鼓神各建有歇山顶殿式神龛。门厅柱上楹联:“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中殿与后殿之间有一个小天井。门厅内的大天井两边廓壁上画着八班爷,左班爷为张、陈、吴、李,右边爷为程、黄、萧,完全是县衙衙役打扮,手执竹板或木棍。坐班爷前左边是皂隶与黄大爷,右边是皂隶与李大爷。皂隶是阴司小鬼,黄大爷和李大爷是无常鬼。中殿门柱上有2副楹联:“传御寇,鲤化白袷日月;公平倭,雁封黄袍贯乾坤”、“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 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核心是歌颂城隍爷的功和德,劝人行善莫作恶。
门厅左边是西使者,右边是白马将军,白马和东使者。东西使者是阴间小鬼,为城隍办差。白马是城隍神的坐骑,白马将军是专司管理城隍坐骑的偏将。
中殿左边为钟神将,右边为鼓神将,都是武将装束,他们的职责是鸣金擂鼓。中殿前部两边是六尊将爷,左边称文符使、梅将军和翁将军,右边称武符使、柳将军和胡将军。中殿前廓左右是牛头马面。他们是牛首、人身、武士打扮。牛头马面原是佛家语,指地狱里的鬼卒。城隍里察理阴阳,就由他们扶佐。中殿楹联:“宽严从来不爽,何必空祷告;善恶至此难瞒,莫用假虔诚”。
主殿中间主祀奉城隍大神,共有两尊,其中一尊为真人大小。城隍大神红面长须,三撇长须飘在胸前,手执白折扇,大度儒雅,头戴金翅冠带,缀满珠宝缨络,身着黄色蟒袍,绣着金龙海日,威风凛凛,一身正气。涵江城隍庙按祖庙莆禧之制,没有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为城隍神。所以只称城隍大神,没有具体姓名。因莆禧城在明嘉靖年间抗倭有功,城隍大神被明朝廷“诏封城隍大神,锡以黄袍”的殊荣。
城隍的主要属员是施胥和蓝中军。施胥长须官服,文职打扮,书生模样,左手捧图轴。蓝中军武将打扮,全身盔甲,左手捧令箭。蓝中军边另放一尊中军木雕小像,坐在中军椅上,是城隍爷出巡时为前导而准备,中军椅是清代原物,雕工极佳。城隍神像两边站立的是城隍主要帮手:左边为文判,面净无须,软翅纱帽,身着官袍,左手捧着厚厚的书册,应该是掌善恶簿判官;右边为武判,环眼虬髯,左手拿着善恶簿,右手执着生死笔,应该是掌刑掌生死的判官。主殿有3副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世流芳”、“暗室亏心神目如雷,人间么语天闻若雷”、“万里江山呈寿意,千年日月照忠肝”。
涵江鲤江城隍庙曾是从莆禧城迁移过来的,因为涵江本来没有城池,自然就不会有城隍庙。据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了防备倭患,在莆田近海修筑了规模不亚于兴化郡城的莆禧城。莆禧既有城池,同时也就建了城隍庙,莆禧一名鲤江,故别称鲤江庙。清初截界时,沿海边界流寓在涵江的莆禧士民,为了纪念故乡,于康熙五年(1666年)在涵江鉴前(当时叫凤岑)别建鲤江庙(即今涵江城隍庙),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了。
莆田民间有个陋俗,若有黑白不明的纠纷,一时无法解决的双方,就到城隍庙请城隍爷“主宰”,抽签问卜、咒誓。所以,百姓很信仰城隍爷。据传,农历五月十九日是城隍诞辰之日,各处城隍庙都请梨园戏演出,以示祝贺。目前,在莆田市境内就有8座城隍庙。
在涵江鲤江庙主殿正中最高位的一尊神像,他头戴宋代翅上方下圆乌纱帽,圆领蟒袍,面目清俊,三撇长须。他就是司马圣王,也称司马圣侯。史载:张巡,邓州南阳人,唐玄宗开元进士。历清河、真源二县令,后迁睢阳太守。是时,唐帝国的版图很大,边境线很长,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唐政府在平卢、范阳、河东、朔方、河西、安西、北庭、陇右、剑南、岭南等地方设置十个节度使,全面掌管一个地区的军队、财政和行政。安禄山叛变,于至德二年从范阳起兵,带领兵士十五万人向长安进攻,攻占洛阳后,在洛阳自立为帝。唐玄宗匆忙向四川逃走。时任睢阳太守的张巡,起兵讨之,与雍丘太守许远合兵坚守这个军事与经济要地的睢阳。叛军至,张、许率领军民与之进行共大小四百余战,杀叛军约十二万人,阻止叛军侵扰江淮。后被围困数月未解,粮尽,掘鼠雀以食。城陷,张巡血战被执,骂贼遇害。张巡牺牲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守土功绩,尊称他为司马圣王(即统兵元帅之神),故有“忠勇称司马,英烈号圣王”的联句,并纷纷立庙以祀之。涵江鲤江庙除奉祀张巡外,还附祀其著名部将雷万春和南霁云,其二将与张巡同时殉难。于是,张巡成为保境安民之神了。在莆田民间元宵时,有不少地方抬着司马圣王张巡的神像绕境行傩,热闹非凡。
农历五月十九日是城隍大神诞辰。这一天是城隍庙的重大节日,多年来已经形成为涵江鲤江庙每年的盛大庙会。庙会活动有演莆仙戏、点烛山和为城隍淋浴更衣、弄大仙等。济世度人是道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涵江城隍庙自建庙以来,每年都举行“腊月放米”,一直延续不断。每年施舍发出的大米都达三万公斤左右,发出的钱额2万元左右。这个活动符合道教济世救人的教义,得到广大信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涵江鲤江庙也因此善举,更加名闻遐迩。 张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