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岩与南通南北京果行
郭松岩(1892—1951),名文揪,莆田县西天尾镇官塘村人。
松岩的父亲因家境清贫,早年就到福州当伙计,后开设懋聚行,专营溪货(闽西北土特产品)生意。民国初年,又与友人合资在涵江镇前街开设新记南北京果店,由松岩住店经营。后因友人退股,乃独资经营,改名为南通南北京果行,仍由松岩负责经营。
至20年代,松岩因父亲年老返居家园,在福州的懋聚行由其四弟文录(号少纪)负责经营。不久,又在香港开设永隆行,专营香菇生意,由其五弟文献(号徵甫)负责经营,逐步形成以懋聚行为主的鼎足而立之势。
松岩负责经营南通南北京果行后,正当年壮,颇有抱负,极力扩大业务范围。又在后街开设八达南北京果行,与前街南通行前后相连。前者专营零售业务,每日营业额达五六百元银元。后者专营批发业务,销售的范围除莆田县各地外,还远销至仙游和福清、惠安两县的部分地方。
松岩善于用人,两处共有伙计30多人,对其中有真才实干的,都托以重任。如有一位精于土特产品行情的人,以重金聘为总盘,成为行内实际的决策者。由于全行伙计的同心协力,业务日益发达,从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多年间,其所经营零售和批发的业务,均居涵江同行之首。因此,“南通四八”亦成为涵江工商界中一位知名的人物了。
在福州负责经营懋聚行的四弟郭文录,因经营规模过于扩大,资金不足,依靠贷款维持;加上又受到普遍性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暗中亏损至巨,自己亦积虑成疾,终至倒闭。
在涵江镇负责经营南通和八达南北京果行的郭松岩,虽然业务可以维持,但也不能不受到波及,遂告收盘。
在香港的永隆行,亦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南通和八达南北京果行收盘后,他们在涵江镇从事其他的商业活动。
郭松岩在涵江工商界中也是一位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人士。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法币不断贬值,米价暴涨,人心惶惶。在陈杰人的倡议下,他亦积极参与集资向芜湖等地购回大米,多次在保尾善德堂举行平粜,对抑平米价,安定人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他还同中医李国英等在西天尾镇开设义诊所,为贫苦群众免费治病。
1951年,郭松岩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镇压。1983年,经莆田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平反。
其五弟郭徵甫是莆田人到香港从事商业活动的第一人。永隆行收盘后,不久,他又与仙游人合资开设荣佑公司。他虽是一位商人,但思想进步,对国民党迫害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深为不满,因此,在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期间,都能大力支持人民的解放事业。解放后,亦曾多方捐资,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涵江华侨新村就是在他们倡议下兴建起来的。 (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