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曲之渊源
莆仙戏曲与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剧种一样,它萌芽于莆仙文化,扎根在闽中大地,它在闽中地区开花结果,它是莆仙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说活跃在中国戏剧大舞台上的京剧堪称华丽,越剧不失秀丽,黄梅戏可谓绚丽,豫剧实属亮丽,那么我们的莆仙戏则完全无愧于清丽两字。它凄楚委婉,慷慨大气,发育于民间,活跃在民间。它与祖国西南的倮戏一样,是中华民族民间戏剧的活化石。
我们知道它既然萌芽于莆仙文化,那么诸如莆仙文化究竟发生于什么时代?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催生出莆仙剧种?而莆仙戏剧又是如何能在百花齐放的中华民族戏曲之林中一枝独秀且长盛不衰等等问题,则一直是困扰莆田学术界以至于遍布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莆仙籍学者的一份浓浓的莆仙情结。它既斩不断,而且理还乱,不是吗?有人认为它发源于唐明皇送给黄石江东村的爱妃江采频之父的唐代宫廷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人们不禁要问:江采频父亲当初带回来的到底是唐室王朝的哪一个剧种?是莆仙戏吗?肯定不是!因为唐代宫廷剧目就象现在一样,根本就不止一种,而且任是哪一种也都不像莆仙戏。第二种说法是它源于元明时期发展起来的木偶文化,但这种说法似乎也不堪一击。用莆仙戏剧作家杨美煊先生的话说:“木偶是人操作的,人都不能表演的艺术,木偶凭什么创作?”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晚唐王审知带领中原五十六姓入闽时一起进入莆仙大地的剧种。要是这样,那么至今为止,在当年的中原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地区根本就不存在类似于莆仙戏的地方剧又说明了什么?换个角度判断,既然闽王王审知及其部属能顺便带来剧种,那么为什么由于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其它大乱诸如春秋问鼎、东周逐鹿、三国争雄、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金虏霸北乃至于元占宋巢、清据明基等一系列乱世,来莆定居的中原望族大姓数以百计,而他们为何竟对莆仙剧种无丝毫影响?所以王审知入闽顺带莆仙戏曲来莆一说显然也有失偏颇。更何况即便此说成立,王审知封王于福州,他也只对闽剧起作用。所以今天我们讨论莆仙戏剧源头究竟在哪里,似乎应该放弃历来所形成的那些成见,包括瑞云祖庙尊奉雷海青为戏祖一说在内均属民间臆测,不足采信。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起源于厚重的莆仙文化。当然,要想知道莆仙戏剧种的源远流长,必须首先了解莆仙文化的博大精深。
莆仙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闽中地区。而六千年前的闽中地区涵盖了福州乌龙江流域以南和漳州九龙江流域以北的所有范围。山海经说:“闽在海中”。的确,当时的海平面比今天高了五六十米,所以即使是当初的闽中地区也是大多数地方都浸在海里。栖息在沿海的原住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结网捕鱼。根本就没有我们现代人常念叨的回归大自然问题。他们生在自然,长在自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数十万年以来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所累积下来的丰富情感基因,造就了他们驾轻就熟的嬉笑、怒骂、哀哭、乐歌的传统美德。也由于天性使然,在劳作之余,他们根据当时的喜怒哀乐标准,随性随机地演绎出星星点点的颇为连贯的表情动作,再佐以很自然的哭声笑声便成就了莆仙戏剧的萌芽阶段。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编辑整理,再配以用树叶、草根、木板、陶器等做成的吹奏打击乐器发出来的声音,于是今天莆仙戏雏形便自然而然地在闽中大地上横空出世了。当然,伴随着原住民的不断发展壮大,以比现在简单得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也相应发展。只是由于它们不属于本文话题,恕不讨论。而单就莆仙剧种立论,可以断言,它胎生于闽中文化,成长在祖国东南,它经过无数战争洗礼和长期文化熏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才子长啸,佳人漫舞,不断淬砺优选的结果,成就了莆仙戏的恢宏气势、优雅身影。它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它独立寒秋,笑傲中华。
随着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走马灯式的兴衰交替。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以及不下数十次的天灾人祸导致的中小型移民潮流,不断地改变着闽中大地上的人类群体结构。和历代南下的所有人群最终都被莆仙语言同化一样,伴随着南移群体而来的多元民间文化尤其是宫廷艺术不断冲击、挤压莆仙剧种,它们按照外来族群的意愿,无不希图重塑进而改造莆仙戏剧。但是由于莆仙戏本身的根深叶茂,它非但有效地抵御了这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且毫不客气地吸收、消化了包括历代宫廷文化在内的所有剧种。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兼收并蓄,包罗万象。既丰富了自己的内涵,又锻炼了自己的筋骨,使自己容光焕发,风流倜傥,让自己潇潇洒洒地从远古走来,大大方地向未来走去。
走进莆仙戏剧,你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心灵震撼能力。它那曼妙的舞姿,雄浑的举止,恢宏的场面和圆润的唱腔,能让你即时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留连忘返以至于回味无穷。它的演奏器乐直接发端于三皇五帝时期,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五帝本纪”章记载:“舜曰:……诗言意,歌长言,声依韵,乐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其中的“八音能谐”意指使八种乐器的声音都能和谐。至今,莆仙戏曲的主要器乐便叫八乐,整个莆田市现存的八乐乐队可以三、五百队统计便是明证。加上由于莆仙剧种产生于海滨,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莆仙地区自古重文轻武。莆仙戏曲深受此种文化影响,以轻柔委婉见长。数千年以来,尽管莆仙地区经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战争洗礼,但莆仙曲仍然婉转平稳,高低跨度极少超过四度音阶。如果一定要将中国民间乐曲以阴阳区分,那么莆仙曲更应属于阴性,此种属性也可直追莆仙大地上很长一段的母系社会时期,至今莆仙人喜庆嫁娶时,新娘花轿中必须设有新娘妈牌位,而轿马到夫家后,其新娘妈牌位必须置放于夫家大厅福堂与其列祖列宗共祀便是佐证。因此,莆仙戏曲在近海趋柔及母系传统偏爱的双重影响下,整个莆仙戏曲体系历来以宣扬忠君爱国为主,以尊母事孝为辅。其表现形式以阴柔为纲,阳刚为目,但又能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以举纲张目为最高标的。而且莆仙曲直至六十年代后期在农村尚沿用古老的“工尺”谱,也足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莆仙曲生命力的强大,以及莆仙戏影响的深远。
莆仙戏曲发展至今,再也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地方小戏。它逐鹿中原,问鼎京都,驰骋东南亚,放眼全世界。它身着东西南北中的五彩盛装,披挂汉唐宋元明清的缤纷战袍,带着莆仙大地的泥土芳香,背负三百万兴化人民的殷切期望,传播文化,申报世遗。它是绚丽多彩的莆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戏剧大舞台上的一个光辉亮点。作为文化遗产它属于人类共有,它已经圆满成功,它也必定更加辉煌!林元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莆仙戏曲
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艰难,莆仙民间戏景日趋衰落,两县各地戏班陆续解散,班数暴减。至40年代末,总共只剩二十多班。因此,当时莆仙各界人士都在慨叹:古老的兴化戏曲几濒绝境!
新中国诞生以后,时代中然变化,然而新的发展方向不明,莆仙原有许多名班“董督”(班主)和著名艺人,都在猜测,观望,等待新政府有亲政策导向,不敢擅自恢复或重新组班巡回演出。及至1951年5 月5 日,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和“改人、改戏、改制”的具体政策。当时莆仙两 县文化主管部门,迅速组织戏班编、导、音。演知名艺人,学习新的文艺方针政策 ,并分别 成立“戏曲改进会”,主持两县兴化戏的恢复和改革工作。此后,兴化戏犹如枯木逢春,获得了新生。两县陆续恢复戏班50多个,其中莆田县有“新共和”、“益华风”、“赛凤凰”、“新汉宫”、“庆长春”等 30多班;仙游县的“新雅音”、“新仙和”、“建新”、“新泉春”、“新玉和”、“订升平”等 10多班。在两县文化主管部门引导和戏曲改进会推动下,各戏班都分别移植 ,改编上演一批来自老解放区的新鲜剧目,诸如《林冲》,《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九衣件》《血泪仇》等 。本地作者亦开始更新理想观念,根据时代需要和观众的需求,从古典小说中广泛选取素材,编写一大批新戏,在剧中赋以新的时代精神。给古老的兴化戏舞台演出开拓了新路,注入了新鲜血液,普遍受到具有爱看新戏传统 的莆仙民间观众欢迎。
当时的“三改”政策,乃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改人”是指改造人的思想意识,更新时代观念,“改制”是指改革戏曲团体组织管理机制和艺术生产制度 ,“改戏”的中心主题是“推陈出新”,将长期为封建主义服务的传统戏曲改造其为人民大众服务。根据“三改”政策精神 ,原莆田县于1951年7月25日,率先成立了典型剧团(翌年改名实验剧团),属集体所有制性质,这是兴化戏有史以来,第一个推翻封建旧班主制,实行艺人民主管理制度的新型戏曲艺术团体。1952年间,仙游县先后成立实验、鲤声两个专业剧团,当时在新型 剧团 的影响 和推动下,许多旧班不断组合筹办新剧团,不久两县计组建了十多个专业剧团,民间职业剧团出现新的繁荣景象。
当时由著名生、旦演员王玉耀和黄宝珍表演的《千里送》在观摩大会期间一场献演,兴化戏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锋芒初露,深受与会各级领导、专家和代表们普遍赞扬。并多次参加各级别会演,1952年10月12日至20日,莆田县典型剧团到福州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在这次会演中间,与会专家及代表们一致认为:“兴化戏”剧种旧时乃沿用府名之俗称,兴化府于1913年已经撤废,现在兴化戏应当改定一个最合适的剧种名称。最后,经过两县有关方面洽谈,并报请省文化局批准决定:兴化戏改名莆仙戏,与闽剧、梨园戏、高甲戏、乡剧并称为福建省五大剧种。
此次莆田县典型剧团参加福建省戏曲观摩会演,显然是莆仙戏剧种后来被 中外戏剧界和学术界广泛瞩目的一个起点。之后迄今,莆仙戏连续多次上省参加戏曲 会演,各艺术 门类先后获奖几百人次。其中,以本省获奖后又被推选上京或出省会演的剧作,最为成功。
一、老树新花映沪城
莆仙戏剧种定名之后,1953年和1954年的两个春节之后,莆仙戏两县专业剧团,各自排出一批传统剧目,参加晋江专区第一 、二届戏曲观摩会演,都获得可喜成功。1954年8月1日至23日,福建省在福州举行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全省13个剧种演出78个剧目;莆仙两县专业剧团都上省参加会演。
同年9月25日至11月1日,华东区在上海举行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莆仙两县就上述赴省参加第二届戏曲会演剧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 剧种代表队,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同外省各剧种艺术较量媲美。当时莆仙戏代表队在沪演出的所有剧目中,古朴典雅的表演艺术特色,给上海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火相传扬古艺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莆仙两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专业剧团“改戏”工作重点放在两个方面:其一,大抓优秀剧本的整理改编,以供各专业剧团上演,通过演出实践,从中择优加工参加各级会演;其二,有组织,有计划地发掘,抢救,收集传统戏曲艺术遗产。当时两县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培养莆仙戏接班人。仙游县于1956年7月,莆田县于次年3月间,先后自办起“莆仙戏艺术训练班”。后来莆田于1958年夏间,率先改为县办“戏曲艺术学校”(简称“艺校”),由萧金城任校长。不久之后,仙游亦改为县办“戏曲艺术学校”,张森元兼任校长。1957年,为了适应艺术教育的需要,担任莆田县艺校校长的黄文锹先生,组织教师和流散民间的名老艺人15人,将莆仙戏各行当的传统表演科介分门别类,编写著述,于1961年初夏编成《莆仙戏传统科介》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全书18万字,附图813帧,为莆仙戏表演教学的一部系统的教材,也是一部全国少有的由老艺人编写整理的戏曲 表演著作。此书初稿曾经投寄到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审阅。
文革之前莆仙两县艺校只办三届,文革 后又复办一届。及至1978年,莆田地区创办了“福建艺术学校莆仙戏班”(今称“市艺校”),后来两县艺校便停办了。市艺校开办以来毕业了四届学生,并经常为全市民间职业剧团,定期培训戏曲各门类艺术人才。只要薪火不尽,代代相传,莆仙戏剧种必将永葆青春。
三、一度晋京震剧坛
1959年10月,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团圆之后》剧组演职人员
1959年4月1日,福建省举行第三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莆仙两县专业剧团各自精心排练若干个重点项目,赴榕参加会演。当年七月份,以仙游鲤声剧团为主,莆田大众剧团为副,组成莆仙戏剧种代表队,与闽剧代表队一起合成“福建省巡回演出团”,一路巡回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演,开莆仙戏剧种晋京演出之先河。当时《三打王瑛》获得大 家盛赞,《三》剧只有两个主要人物由大众剧团演员上京演出,其余配角均由鲤声剧团演员兼扮。大众剧团的后台人员亦只有鼓手和主音乐师随队赴京演奏,莆仙戏代表队1959年7月下旬,集中在福州西湖宾馆礼堂,与闽剧《六离门》《夫人城》等剧目,连续彩排演出,然后启程北上,经过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巡回演出,9月上旬到达北京,先后被安排在首都戏院,文化部,公安部,后勤部等十来个剧场,演出大、小数十场戏。此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周年之际,莆仙戏著名艺人陈金标(1917___1982)年,根据传统剧目《瑞兰走雨》表演艺术再创造的《伞舞》舞蹈,当年亦由省民间歌舞团移植上京献演,获得舞蹈创作奖;作为特邀导演随同晋京的陈金标,受到周总理接见,并会见了梅兰芳,筱白玉霜等京剧艺术大家。这位当时还是文盲的莆仙戏著名导演,是全国第三,第四届文化表。
1959年月10月,周恩来、彭真等中央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三打王英》剧组演职员。
四、二度“神移笑语前”
中国十大喜剧之一《春草闯堂》,是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根据莆仙戏传统忧剧目《邹雷霆》改编的。1978年,鲤声重新排演“文革”中被批判为“大毒草”的《春》剧,并在过去演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加强二度创作力量,导演林栋志,朱石凤,音乐设计谢宝桑,舞美设计薛国平,徐鸿海,黄金德,主演许秀莺、王国金、陈开扬。当年深秋时节,福建省文联组织恢复,鲤声应调到福州演出《春》剧。当时彭真,康克清、阿沛阿旺晋美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福州观赏《春》剧演出,谢幕时他们上台接见全团演职员。第二年2月,《春》剧便就荣调晋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这是莆仙红剧种,也是鲤声有史以来第二晋京献演。同年3月间,鲤声载誉南旋,途中应邀在上海,杭州两地演出《春》剧,并又重演《团》剧,上海电视台作实况转播。
1979年4月14日,鲤声载誉回榇,《福建 日报》以《春草闯堂誉满京沪杭》的醒目标题,如实概括报道莆仙戏鲤声二度上京献演,以及轰动和闹腾了大半个中国的盛况。剧团受到省、地、县各级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春》剧曾被香港改为《假婿乘龙》拍成电影广为放映。
莆仙戏《春草闯堂》
五、剧坛盛赞 《秋风辞》
1985年5月下旬,当时担任莆田县文化局副局长的周长赋(长福)创作的新编历史剧《秋风辞》,由原莆田县莆仙戏一团(下称“一团”)排演,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7月中旬,由中央文化部组成的华东片选戏观摩团一行12人,来莆审看《秋》剧等,选进京会演剧目。后来经过华东片观摩团评选,《秋》剧当选入围,报送全国综合参选。10月16日,中央文化部调演大会正文件通知,莆仙戏《秋》剧上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大奖赛大会”演出。这是莆仙戏四度上京献演,但是,前三度上京献的都是传统剧目改编成功的精品,这一次却是莆仙戏第一个新编历史剧应调上京献演,也是莆仙戏第一次在首都参加“全国戏曲大奖赛”。大奖赛的结果,莆仙戏又获得了巨大胜利。之后,这位才华横溢的莆仙戏青年剧作家,不断努力求索,奋进,几部力作精品又连续获几个代表我国最高水平 的戏剧大奖。当年一团《秋》剧上京参加“大奖赛”凯旋回闽之时,随同晋京的《福建日报》记者张玉钟发表了以《秋》剧一出动京城为主题的综合报导。
许多专家认为,该剧选材好,开掘深,是一出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和血腥统治的大悲剧,有气势,有宏观壮阔,惊心动魄,具有阳刚之美,有较大历史跨度,给人经丰富的联想有深刻的哲理启示,其原因在于剧作者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史观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塑造出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秋风辞》在京演出期间,也得到新闻界的有力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报纸、电台的记者接踵前来采访,《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戏剧电影报》、《中国文化报》等都为该剧发表了评论,新闻,剧照等。
当文化部决定 选 派《秋风辞》进中南海怀仁堂 ,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的消息 传来后,剧组全体同志都激动万分,这是第一轮演出的六台戏中唯一被选进怀仁堂 汇报演出 的,大家为能得到这一崇高的荣誉而欣喜若狂。
六、阿丑赶鸭上燕京
1986年11月中旬,仙游县编剧小组组长郑怀兴三部剧 本,应邀赴京展演并召开学术研讨会,是莆仙戏五度晋京献演,也是仙游县鲤声剧团(下称(“鲤声”)第三次上京献 演。莆仙戏每次上京献演,各有其独特的因缘。这一次是由一个剧作家的三部名作,专调剧团上京展召开学术研讨会;这不仅是莆仙戏历史的第一次,而且在中国戏剧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之邀,福建莆仙戏鲤声为首都观众送来了郑怀兴创作的历史剧《新亭泪》(下称《新》剧)、《晋宫寒月》(下称《晋》)和现代戏《鸭子丑小传》(下称《鸭》)。中国戏剧家协会创委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于11月17日就这三部戏召开了郑怀兴剧作探讨会。会议由创委会副主任李钦主持。研讨会就郑怀兴剧作的艺术特色,创作特性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历史剧和现代意识的关系,现代戏曲的发燕尾服趋向以及历史反思,文化反思等问题。
在会上发言的有郭汉城,刘厚生,李恍,简慧,刘致翔等同志。专家们充分肯定郑怀兴创作成就的同时,对这三部戏的不足提出了宝贵意见。
七、六进京都奏古韵
1998年冬天,鲤声剧团(下称”鲤声”)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作为莆仙戏第六次,也是鲤声四度上京参加福建古老剧种晋京汇报演出活动,献演了郑怀兴改编的莆仙戏传统剧目《叶李娘》和新编历史剧《乾佑山天书》,因而在京演出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福建日报》、《福建文化报》等纷纷报道,发表评论文章;王安葵、苏国荣、颜长珂、廖奔、周明。章诒和等著名评论家都踊跃撰写评论,在北京各报刊,杂志发表。《乾》剧和《叶》剧本子分别在《剧本》月刊和《新剧本》刊登;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都报道了鲤声晋 京展演的盛况。
八、江上行舟会古城
半个世纪来,福建省举行过20多次专业 剧团戏剧会演,全省民间职业剧团亦会演多次;莆仙戏一般都有剧目参加会演,每次都获得一些奖项。其中在本省得奖后又被 推 选 出省(不含上京)参加会演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前述1954年莆仙戏代表队赴沪参加华东区六省会演,另一次就是原莆田县莆仙戏一团(下称“一团”),2001年赴山西参加“中国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下称“民戏节”)会演。
新编古代戏《江上行》(下称《江》),是当时升任莆田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周长赋创作,由原莆田县一团演出。先是1999年《江》剧参加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曲会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剧目奖等多个奖项。2001年该剧又入选“民戏节”会演,该节是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央戏剧家学会、湖南省“民戏节”组委会和中央组委会和太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当时一团除了重新排练《江》剧参加会演,又按组 委会规定自带一台“看家戏”——姚清水创作的《母子惊魂》(下称《母》)参演。会演地点在并州 ——山西省太原市晋剧院大舞台。2001年10月4日全国戏剧界大家和有关领导郭汉城,何孝充,王蕴明,王安葵,刘厚生等观看了演出,并于该剧终谢幕时上台祝贺演出成功,与全体演职员全影留念。10月6 日上午,组委会在太原泽宾馆为《江》剧召开专题座谈会。中国剧协副主席何孝充主持座谈会并对《江》剧给予高度的评价。说《江》剧是一出“寓教于美”的成功之作。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和领导同志们异口同声赞扬《江》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