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捶钱歌”说起——兼谈“踝”在方言的具体部位名称
□陈锦
捶钱捶一指,
正月变果子。
果子青,果子红,
先生放子去逮虫。
逮无虫,逮臭人,
臭人哥,担耳锅……
这是旧时流传在莆仙某些小地区的《捶钱歌》的前半部分。首句之“一指”作文读,可能只是用来凑句押韵,无具体含义;“果子”作平读,为“水果”的方言叫法;“先生放子”有人说是“先生放假”,谓塾师放假让学生“去逮虫”。其实这里“先生”在民间指的是一种生活在水稻田里的管巢蛛。这种小型蜘蛛光滑无毛,最突出的行为特征就是会把稻叶折叠并卷起来做巢。民间认为这种蜘蛛不但是益虫,还是治疗雏鸡鸭消化系统疾病的良药,故民间以“先生”称之,此“先生”应指医生。笔者犹记得儿时经常去水稻田里找“先生”,看到稻叶折卷起来的就掐下,里面必定有“先生”,然后带回去给小鸡或小鸭吃。原句的意思就是“先生”放出孩子去捕捉害虫。“逮”即方言之“捉”;“担耳锅”就是挑着砂锅。
《捶钱歌》是玩“捶钱”游戏时集体吟诵的“歌”。“捶钱”的字面含义就是“捶击脚钱”,是一种小儿游戏。在介绍这种游戏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方言之“脚钱”为何物。
“踝”在方言没有对应的总称,而是分为外踝和内踝两个具体部位,外踝曰“脚目”。这个“目”字不是指“目睛”,其含义与“节”有关;内踝曰“脚钱”,盖谓内踝部位基本呈平面凸起,形如铜钱。
所以,“捶钱”的字面含义就是“捶击内踝”,指的是旧时小儿常玩的一种游戏节目。其具体玩法为几个小儿席地围坐,或对坐,盘曲双腿,内踝朝上,大家共同指定某只脚为捶击的起点,然后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逐只脚地捶击过去。与此同时,大家按照捶击的节奏一只脚一个字地齐声念诵《捶钱歌》,应在歌词最后一个字的那只脚就算出局,要收起来等待游戏终局;接着,从出局那只脚的下一只脚为起点重新捶击,直到另一只脚出局……依此反复捶击若干轮,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只脚,这只脚的主人就是终局的赢家。
这种小儿游戏在旧时各小地区的民间普遍流传,也见于省内的其他方言区。其中,《捶钱歌》的歌词可能不尽相同,但游戏规则和结果基本相同。该游戏的特点是多人参与行动一致,通过齐声念诵朗朗上口的《捶钱歌》和逐只脚点数,可以达到训练孩子语言和数数能力、节奏感,以及数字与实物对应的认知能力。在学龄前幼儿教育近乎空白的旧时期,这个游戏显得非常有意义。